天真与世故的对话
伦敦的圣玛丽医院,是威廉王子和乔治小王子出生的地方。
有一天,我去圣玛丽医院看病。
在等候区,遇到一家英国人。
妻子来看病,丈夫陪同。丈夫怀里抱着一个刚出生没几天的小婴儿,身边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
小女孩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爸爸站在她对面,小心呵护着怀里的婴儿,一直没坐下。
小女孩很漂亮,典型的洋娃娃脸,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但是,小嘴一直不闲着,除了吃零食,就是不停地问东问西,爸爸则耐心地一一回答。(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妻子检查结束后,回到椅子上等结果。坐到女儿身旁,伸手接过丈夫怀里的婴儿。
“我想坐那儿!”小女孩指着爸爸挂在胸前的婴儿背带说。
“很抱歉,宝贝儿。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坐背带了,”爸爸说。
“那,我要坐那儿!”小女孩又指指爸爸的脖子。
“我太累了,不行。”爸爸摇摇头,疲倦地说。
小女孩有点失望,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
转头看了看坐在身边的妈妈,又看看妈妈怀里的小婴儿。
“我想要个花园!”
小女孩忽然转换话题,自顾自地宣布说。
“我想在花园里盖个房子,在房子里按上好多百页窗。”
小女孩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描述房子和百页窗的样子。
提到百页窗时,她的声调明显提高,仿佛担心爸爸忽视她的想法。
看她那快乐的表情,显然是完全沉浸在想像之中。这想法一定在她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
“要花园?那我们得先有自己的房子才行,”
爸爸看着女儿,没有一点热情地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钱买房子,”爸爸继续说。
“为什么没有钱?”小女孩不解地问。
妈妈在旁边用奶瓶喂小婴儿,听着父女俩的谈话,并不参与。但会偶尔转过头看看女儿,再低头继续喂婴儿,嘴里时不时地感叹:“oh,my God!”
“等我们挣够钱了,才能买。”爸爸的表情比先前更严肃了。
“那你就快挣呀!”小女孩很着急地说。
“这事快不了,得慢慢来,我还没有能力挣快钱。”
爸爸的语气中流露出无奈和无力。
“怎么快不了呢?你去取款机取钱就行了!”
小女孩仰起天真的小脸,很不解地盯着爸爸,很果断地对爸爸说。
“取款机?!你是说取款机吗??”
爸爸有点哭笑不得,声音局促,脸色涨红,心头的压力又增加了。
爸爸正打算说什么,护士喊了妻子的名字,父女的谈话暂时中断。
看着这一家四口,我忽而被小女孩的天真感染,忽而为父亲的无奈着急。显然,这是一场天真与世故的对话。
孩子是天真的,父亲是世故的;
天真有天真的原因,世故有世故的理由。
孩子天真,因为她眼中的世界是简单的、表面的、彼此不关联的;
父亲世故,因为他必需面对的世界是错综复杂的。
天真与世故之间,隔着一道现实的鸿沟;
鸿沟的跨度,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孩子要跨过鸿沟需要增长见识,父母要跨过鸿沟离不开能力的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