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孤独的鲁迅

2015-04-07 14:14 作者:夷微  | 2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近,偶然打开书柜,发现上面赫然摆着一套鲁迅全集。我很羞愧,我把鲁迅遗忘得太久了。

在我的心中,鲁迅就像旷野中一棵参天大树。孤独是他的宿命。

幼时的他,因为家庭变故,家道中落,祖父下狱,父亲患病,家庭几近破产。在这样的困顿中饱受了世人的冷眼,使他一早就看破了人们仁义道德下掩盖着的丑恶自私的“真面目”。

青年时代,他带着一腔救国救民的热血东渡扶桑,去寻求解救国人病痛的医术,在东京遇到的不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是一帮思想腐朽,附庸风雅,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他的孤独感无以名状。于是,他逃也似的到了仙台。在这里他遭遇了更大的难堪。军国主义思想影响下的所谓日本国青年炮制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孤独的鲁迅感受到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尽管,藤野先生给予了他极大的关怀,但他怎么能知道鲁迅先生内心无比的伤痛

他把留日期间内心感受写成了一首诗《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如磐暗故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短短的四句诗,贮满了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一腔报国热情。三十年后的一九三一年二月十六日,也就是鲁迅五十一岁时,再次抄写了《自题小像》,并把它赠给了许寿棠先生(见许寿棠的《怀旧》)。可见三十年后的鲁迅依然孤独着。

回了国的鲁迅,在长漫漫的现实中在孤独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战斗的姿态迎来了五四运动。他遵从先驱者的将令,像一个旗手,呐喊着向前冲锋。他如椽的大笔正如他那道横眉,冷对一切吃人的封建势力,他在进行韧性的战斗。然而,当他左冲右突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的人有的前进,有的高升,有的隐退。于是他一声长叹,发出了“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感慨。

三十年代的鲁迅以左联为阵地,对于国民党统治下的病态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这白色恐怖下,一些进步作家遭到了无情的镇压。柔石倒下了,殷夫被捕杀。 “只要我还活着,就有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 目睹了战友被杀,鲁迅再一次呐喊着向前冲去。在血雨腥风中站成了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一个遵循革命前驱和无产阶级的命令去战斗的伟大生命结束了,孤独的鲁迅离开了我们,但他身后似乎享尽了哀荣。他的如投枪匕首的作品仍在激励着在黑暗中的人们去战斗。他的著作也被人们摆上案头。

然而,如今除了中学课本里有几篇鲁迅先生的作品让学生学习外,还有谁会去在用心读读他的文章。是的,如今人们身处和谐社会,追求恬淡自然。作家们写写附庸风雅,歌功颂德,风花月,情情爱爱的作品无可厚非。但面对社会上诸多的不合理,总感到如今的作家缺乏直面社会雄性。我们知道:任何千人一调的乐曲都是蹩脚的乐曲,任何缺少批判的社会都是畸形的社会。

如今,鲁迅依然孤独着。他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何曾孤独过,他为之服务的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他的知己。他何曾孤独过。人们总说鲁迅在他的《秋夜》的开头的那两棵枣树代表了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的孤独。然而,我觉得,另一棵枣树是他的知己。

当毛泽东不太显名时,冯雪峰带着毛泽东的诗让鲁迅先生评价。鲁迅先生大加赞赏,说“颇具山大王气概”。我想,此时的毛泽东一定把鲁迅当做了知己。从此,两颗伟大的灵魂在深情地凝望。两颗伟大的心灵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各自的战线上战斗着。鲁迅先生去世时,毛泽东给了他最高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们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忠实、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两棵树的凝望,这是两颗心的凝望。这是历史深处的两个伟大灵魂的相互欣赏,这是两个战友出生入死,一同拼杀后的会心一笑。

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曾这样说过“一个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敬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之帮”。如今鲁迅的孤独是不正常的。在进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兴利除弊,还需有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我们希望鲁迅不孤独,就是呼唤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的回归。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5642/

孤独的鲁迅的评论 (共 28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红莲清韵

    红莲清韵欣赏智慧见解,祝福老师写作愉快。

    赞(0)回复
  • 牧群

    牧群“作家们写写附庸风雅,歌功颂德,风花雪月,情情爱爱的作品无可厚非。但面对社会上诸多的不合理,总感到如今的作家缺乏直面社会雄性。我们知道:任何千人一调的乐曲都是蹩脚的乐曲,任何缺少批判的社会都是畸形的社会。”此言极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信仰都到了危机的关头,西方的宗教价值观也濒临灭亡,法兰克福学派希望依赖诸如文学等艺术形式唤醒人类的良知。这个文人最受冷落的时代,恰恰是最需要文人的时代,我希望全社会对此早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呼唤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弘扬真善美。我读过林语堂悼念鲁迅的文章,之后林语堂在我心中的位置,一落千丈。没有人能诋毁“孺子牛”。先生的文章是及时雨,雪里送炭。大赞!

    赞(0)回复
  • 无非

    无非推荐。

    赞(0)回复
  • 问斜阳

    问斜阳有民族气节,赞!

    赞(0)回复
  • 千里马

    千里马此时此刻,能为鲁迅唱赞歌,实属难能可贵,赞!

    赞(0)回复
  • 如烟

    如烟欣赏美文,推荐,点喜欢!

    赞(0)回复
  • 雨挂树梢儿

    雨挂树梢儿如果鲁迅在当今社会,也会是被排挤的对象,因为他说的太真,血淋淋的

    赞(0)回复
  • 姚明

    姚明颀赏老师真情的文字!点赞!问候你

    赞(0)回复
  • 远方的呼唤

    远方的呼唤点赞

    赞(0)回复
  • 醉死了算球

    醉死了算球精彩,推荐!

    赞(0)回复
  • baiyun

    baiyun顶。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圣光

    圣光大环境的政治腐败,已把正义压得喘不过气来。即使我们有了“呐喊”,在他们浩大的声势里,也变成了“呻吟”。为作者点赞!

    赞(1)回复
  • 村头的老杨树
  • 柠檬茶

    柠檬茶写的真好,真心赞

    赞(0)回复
  • 虚妄的伊

    虚妄的伊应当有这样的呐喊!

    赞(0)回复
  • 寂寞

    寂寞鲁迅先生是我的榜样,有时候我也学着写几句。问好

    赞(0)回复
  • 张博学

    张博学不要说鲁迅这样的思想家孤独,连我这样的荒草都孤独。我们的民族整个堕落了!

    赞(0)回复
  • 淡蓝色的期许

    淡蓝色的期许及时雨,作家太缺乏思想家型的鲁迅了。

    赞(0)回复
  • 玉洁冰清

    玉洁冰清欣赏佳作,问好!

    赞(0)回复
  • 若水

    若水我们希望鲁迅不孤独,就是呼唤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的回归。 ----同感!好文字!

    赞(0)回复
  • 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力挽狂澜的文字

    赞(0)回复
  • 五香豆666

    五香豆666欣赏!问好!

    赞(0)回复
  • 丫丫

    丫丫欣赏佳作,喜欢,赞!!

    赞(0)回复
  • 兰草

    兰草戏说成语(2),世事如棋,后中年时期,孤独的鲁迅,是谁放出了那只猴子,此五篇文章系兰草原创,当时因没有注册兰草笔名,所以用夷微笔名发表。特此声明。夷微。

    赞(0)回复
  • 姚明

    姚明欣赏老师的美作,赞!姚明问好!

    赞(0)回复
  • 汉水烟柳

    汉水烟柳好文,细品。一百多过去了,现在怎样? 值得每个识字写文的人深思。因为思想高度决定文章的高度。 思想的高度,就是每个文人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与否。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