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黄花(长篇小说梗概)
李文旺
有诗道,“多行不义,良心难安逸,思前想后怎如意?不如早日自毙。 奉劝世上各位,做人道德最贵,不求万古流芳,不可伤人心肺。”
冷秋风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这么个日子自杀,1981年9月13日。谁都知道,当年对于毛主席大唱赞歌的林彪就是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死的。十年后,这个和林彪这个中央副主席相差十万八千里大队书记,冷秋风,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个日子自杀呢。
冷秋风,一个曾经威风十足的大队书记,在自己家里上吊自杀了。一根麻纱绳子,已经用过很多年了。冷秋风,当了二十多年的大队书记了,从1956年一直到1981年。
在1956以来,鱼池沟大队的人们也忘记了冷书记给大家伙儿开过多少次会,每次开会,基本都是冷秋风一个人说话,其他人即使插嘴,也不是正式说话,要么是主持会议,要么是发表一星半点的意见。二十年以来,冷秋风慢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社员们也喜欢和这个大队书记交谈,要么是趁着家里有个红白喜事,或者孩子参军或者提干的机会,宴请一下这个大队书记。可以说,最初的十年,大家伙儿纯粹是出于掩饰不住的感情,觉得不和冷书记亲近一会儿,就无法表达自己感情。毕竟,是大队书记冷秋风带着大家闹大跃进,领着大伙儿给苏联人还债,领着大伙儿抗击洪灾和旱灾,领着大伙儿消灭吸血虫病。大家也确实从内心里感激这位书记。
可是,随着岁月的演变,冷秋风这个大队书记慢慢变得越来越脱离群众了。原先,人家要是好酒好菜地宴请他,他也会推辞,有时候还会真的不去,说那样不好,他对邀请他的人说:我们党历来都说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怎么好去吃你家的酒呢。后来,面对鱼池沟人们的宴请,他从不推辞,而且,几乎是有请必去,但是,他还会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再后来,他吃完宴请之后,用刚刚划拳的手一抹那喝得有些高的脸和嘴巴,什么也不说就离开主人家,迈着八字步就走了,似乎他去参加人们的宴请是给人家面子,东家不说谢谢他就算是不客气了,他还用得着谢谢东家吗?最后几年,冷秋风这个大队书记的资格也越来越老,他要是吃了人家的,不要说说一声谢谢,连回头挥挥手,甚至回头看一看都省略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1956年,一直到1976年,全公社就数鱼池沟的会儿最多。而且一开会,冷秋风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冷秋风常常给鱼池沟大队的社员开会,有时候说说忆苦思甜的事情,有时候说说阶级友谊,说说阶级兄弟要团结友爱的道理。每次说到团结的道理,冷秋风就会拿起这条又长由粗的麻纱绳子,然后从里边抽出一根细细的麻纱,用力一扯,麻纱很快就断了,然后他笑笑说:“大家看到没有,一条麻纱确实很容易断裂,可是,要把很多麻纱捆在一起,让它变成麻纱绳,就像我手中这条绳子一样。”然后他对那条麻纱绳用力拉,却怎么也拉不断它。当然,那条粗大的麻绳是纹丝不动,然后,冷秋风得意地说:“看到了吧,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所以说,他用那条麻绳供给人家做了很多说教,说教之后也许会有一次吃喝。所以,个别刻薄的人就说,冷书记用这条麻绳吃了多少饭啊,喝过多少酒啊。可是,那时候,冷秋风做梦也不会想到,到了他晚年的时候,他竟然要用这条麻绳结束他自己的生命。噢,也许不光是那时候,就是在一个月前,他也万万想不到死的时候竟然还要用上这条麻绳。
是的,从1956年一直到1970年,冷秋风的为人一直为大家称道,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他也常常用自己的身份保护过少数善良的右派分子。可是,几乎是以1970年为起点,他在鱼池沟越来越独断专行,越来越霸道。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时候,只有冷秋风家的儿子有这个资格,而且,他最大的儿子真的到了共大读书,只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疾病,他大儿子死了。这让他十分悲伤。这并没有让冷秋风和群众更加亲近,而是关系越来越疏远。他甚至以打击别人为乐事。在鱼池沟,冷秋风最看不惯的就是鱼池沟学校的校长沈和平。
也许是觉得自己这十几年来欠人家的太多,他已经不是一个好干部了,所以,他要选择林彪死去的日子作为结束他自己生命的时间,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减轻他的内疚和歉意。
那一天,是鱼池沟学校校长沈和平家的大喜日子。沈和平的第三个儿子沈吉祥就要到北京读大学了。鱼池沟大队,有三千户,其中鱼池冷家村八十多户。大队书记冷秋风和沈和平都是鱼池沟冷家村人。他们的关系,虽然这十几年来很不怎么样?可是,其实他们都是童年的发小,关系还是不错的。
沈和平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沈吉安,二儿子沈吉林,三儿子就是今年上大学的沈吉祥。他今年考取的是北京农业大学。不知道为什么,他今年上学的时候已经比重点大学是时间推迟了好几天了。不过,沈和平从来都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好饭不怕晚”。是啊,沈和平高兴呢!他能不高兴吗?在南京读大学的大儿子写信来说,他已经是预备党员了,刚刚看完信,他就要和几个亲戚送三儿子沈吉祥到县城去,再由他把沈吉祥送到省城,让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后生仔自己去遥远的北京。
本来,沈和平的二儿子沈吉林也是可以上重点大学的,可是,因为冷秋风的儿子,哦,也就是沈吉林的同班同学冷康华私自扣留了他的录取通知书,以至于录取延宕,经过多方的奔波,沈吉林上了一所本省的普通大学。其实,这事情虽然是冷康华的错,甚至是冷秋风的错,可是,沈和平并不怪罪冷秋风。他总是觉得,原来也曾经威风八面的大队书记冷秋风这几年也的确不容易,大儿子死在了共大,其他四个儿子都先后读过高中,可是,他们读书都不算好材料,所以,没有一个考取大学。这还不算,听说,马上要实现生产责任制了,他这个本来还可以干上七八年的大队书记也要下马了。在鱼池沟大队及其附近的几个大队,有个不成文的制度,说是“大队书记是一霸,威风八面谁都怕,有人抬轿有人拍,喜事到哪吃到哪。”当大队书记一直当到六十五岁左右的人不在少数。何况冷秋风现在只有五十八岁,按照以往的规矩,再干个七八年不成问题。
可是,因为生产责任制,据说冷秋风的大队书记还有一个月就要当到头了。冷秋风最近心情好不凄惨:四个儿子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连最次的中专都没有人考取,这还不算,还有个儿子连预考都没有通过。其实,在培养孩子读书这事上,冷秋风是花了大本钱的。可是,四个儿子虽然个个都活泼,要是打个篮球,画个画,或者搞搞乐器什么的,那都是个顶个的棒;可是,要是参加高考,那真是染布师傅————拿不出手,马尾栓豆腐————提不起来。
也有人说,既然冷秋风的儿子个个都有文艺或者的体育的天分,要是报考体育或者文艺专业不是很好的材料吗?这话说的,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啊。一来乡村中学在特色教育方面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二来,他这五个儿子的文化课实在是太差了,所以,即使专业课通过了,也很难考取大学。
冷秋风这几年最最郁闷的事情就是,为什么相隔不远的老邻居沈和平的三个儿子一个个都成龙成虎,为什么自己四个儿子一个都不成材呢,要是他这个几个儿子都是天生的弱智还是资质很普通的人,冷秋风到也认了,可是,至少从外表来看,冷秋风的四个儿子哪一个不比他沈和平的儿子活泼啊。沈和平的儿子虽然读书不错,可是,个个都文静有余,活泼不足。甚至在冷秋风看来,那个老大沈吉安还有些木讷。就是这样的对比,老沈家的三个儿子就像是鲤鱼跳龙门,一年考取一个。而冷秋风这个当年全鱼池沟大队的皇上甚至是太上皇,却没有一个儿子读大学,连挨边都挨不上。冷秋风能不郁闷吗?更郁闷的还在后面,冷秋风书记要干到头了。因为生产责任制要落实了,大家对于他带领大家搞好责任者,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就差没有喊口号让冷秋风滚蛋。
冷秋风死的心都有了。这是1981年7月份的事情了。可是,死,有时候比什么事情都难啊.。
9月13日,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冷秋风终于上吊了,死了。
不知道为什么?冷秋风的四个儿子很快地要为他们的父亲送葬了。也许,他们不愿意让人说他们家的霉运多停留一分一秒啊。送葬的日子在9月15日。那一天,也是沈和平的三儿子沈吉祥去北京读大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