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书

序言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我是一个漂流者,不同于一般的“北漂一族”,我是完全的在大西北的天空下漂流,随风而安。
雁阵,南飞的雁阵掠过,我用古朴的目光仰望头顶辽远的天空。凄凉哀婉,声声雁语从高不可攀的地方传来,荡入脚下的昏暗,弥散在我的身旁,无踪可寻。身后的城郭,没有迷离的灯火。眼前的原野,荒芜,杂草丛生。记忆仿佛一潭沉淀了许久的沼泽,猛然迸发。
第一章童年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故乡,已经很久没有触及,对于故乡的记忆也早已龟缩在秦岭山脉中一间极普通的瓦房内。“日渐老去的爷爷和奶奶,阁楼上闲置了数十年的风箱,墙角盘起的十数年的土炕,屋外凌乱的碑石,还有堂屋白布下遮盖的两口黑色寿房。”这些,便似乎是我对故乡的全部记忆了。其实细说来,这座令我记忆颇深的房子却不算瓦房,因为屋顶上一层层鱼鳞般排出的全是页岩,青灰色的,大片大片的叠加在一起,在粗犷的黄土间显尽了厚重和深沉。幼年的我总喜欢爬上屋顶,用竹竿从旁边的老树上打下新鲜的核桃,在炉膛里煨熟,独自享用。头上,隐约会传来雁的叫声,抬头时,只是一片碧空茫茫。
离开故乡的时候,北方正孕育着苍茫的秋色。坐在大巴中,窗外云间缭绕,依山而建的公路盘旋着告别我的童年。惋惜的情绪还未来得及滋生,远处的天空便出现了几只雁。优雅的振翅,喙一张一合,发出响亮的鸣叫,但我的耳中却充斥着马达的轰鸣。尽管我努力的去听,努力的去看。但是几个弯道过后,雁终究在远处化作黑点,然后从我的视野消失,那声声雁鸣,在我的脑中萦绕,消散,随风化开在这片天地。
第二章诀别
——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
认知中,雁是候鸟,每年都在季节性的迁徙,从北到南,从南到北。他们就这样完成一个个宿命既定的轮回,直到自己也进入轮回。每年,雁迁徙的时候,雁阵从天空飞过,欢快的叫着,声音尖锐、响亮,如同天神的呓语,不知所云。但我是喜欢听的,我觉得,这种生灵自有一种天成之美。
不曾想过,从故乡的离去竟成了我与雁的诀别。像我负心般抛弃我的故乡;雁,亦如一位不凡的女郎,令我的薄情得到应有的报应。日后的时光,我在故乡没有见到一次雁。哪怕是一声雁鸣,也不曾侥幸落入我的耳中。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我的背叛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所以,我并没有抱怨什么,只是在每次离开的时候,面对故乡的热土和天空的时候。眼角不由的生出些咸涩的液体。
第三章雁语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北国,一个苍茫辽阔的地方。黄沙黄土,碧草长空。雁也被这片壮美挽留。而我现在,便居住在一个可以听见雁的小城。
初来时,我依然年幼,每天在平坦院子里孤单玩耍。但是,每当头顶传来苍劲浑厚,辽阔激扬,带着些莫名的神秘的雁语时,我便会扔下手中的玩具,仰头看天空中飞行的雁阵。不知为何,我对雁语有一种莫名的亲近,许是幼时的我总是在屋顶寻找这种飘渺的声音,所以便生出了一种后天的本能。头雁振翅,长鸣,往往会扯出一大串同样的振翅和长鸣。兴许是孩子的率性,我竟听懂了那些长鸣。“晚了,快点飞。”“是啊,太阳都落山了。”……听着远去的“扑棱、扑棱”振翅的声音,看着雁阵消失于地平线后。夕阳斜斜地砸在我的后背,面前,一条细长的影子追随远去的雁。等我回过神低头时,脖颈早已酸麻。耳边,依稀还有雁鸣环绕,那般辽阔,神秘莫测。
第四章孤雁
——雁孤飞,人独坐,看却一秋空过。
早已搬入了钢筋混凝土的牢笼,故乡似乎被我从记忆中生生剔除。而雁也仿佛搬向新的家园。曾经天空中常见的雁阵日渐稀少,每每凝视夕阳,指尖的香烟默默燃烧,烟灰跌落,还未亲近大地便被风吹散为尘埃。秋意彷徨,头顶朦朦中传来几声雁语,无力的姿态,疲乏的声音“走了,天冷了。”,“是啊,太阳也落得早了。”“扑棱、扑棱”的振翅声微不可闻,我的脑海莫名的浮出一只孤雁。 黄,草坪上已没有多少人了,我独自坐在水边感受黄昏的清冷。随手捡起几个石子,在水面打水漂,惊起一串涟漪。“嘎、嘎……”芦苇中猛地传出一阵短促的高音,几下动荡,一只野鸟应声腾空。我本以为是一只野鸭,但是那声响亮的鸣叫让我反应过来,这竟是一只雁。我静静的站立,看眼在天空盘旋,又落回栖息的芦苇丛中。天色渐晚,暮霭漫漫。“只是一只落队的孤雁,明天吧,他一定会飞走。”想着这句话,我转身离开,但目光仍不自觉的飘向芦苇丛。噢,那里有一只雁,我以为,这是我和雁之间的秘密。
第二天,我终究耐不住寂寞,又去了那丛芦苇,忐忑的心情在路上揣了许久,却在到达的刹那化为乌有。天空中盘旋着一只雁,雁鸣声声,清亮辽远。“嘎、嘎……”只是孤零零的回响在草坪,略显哀凉,也平添了一份阴郁。心中竟生出一种同情,不知道是为我,还是为了雁。自己也仅仅是一个流浪者,还去同情一个孤雁。自嘲的笑了笑。那雁,那份苍凉,眼中渐渐模糊……几天了,雁依然在芦苇中滞留。我大概猜出什么了,这只雁并非是掉队,而是受伤了。“雁,跟我走吧。”“嘎……”雁语从高空坠下,落在我的身旁。我明白雁的意思,挥挥手,看雁落回芦苇丛。远处的地平线变得虚幻,入夜,这块舞台便不再属于我。
第五章漂泊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秋天在耐不住寂寞的时候悄悄离开,留下满地的枯草。霜冻,像一层盐刺激着龟裂的大地。裂缝下,幽怨的雁在哀鸣,流出殷红的血液。芦苇的身躯匍匐在呼啸而来的朔风下,浓密的白絮散落,我看不见其中的孤雁,那只蛰伏了一秋的雁。但我相信,他是一个英雄,和我一样,他只是在等待着时机。机会来时,便会自然的升空,追随祖先的行迹。
几天风雪,我无暇去顾及芦苇丛中的雁,但我一直为他祈祷,明天就是晴天。机会来的太迟了,恰好是阳光最暖的日子,一扫几日的冷峻。“听说昨天有人发现了只死雁。”“在哪?”“草坪上,说是翅膀受伤,被冻死了。”“东西呢?”“送去做标本了。”……我没有继续听下去,这些流言。我不敢妄自揣测那是不是我的雁。我很自私的把雁放在我的身边,但我却认为,只有我是雁最后的朋友,在这片未知的土地,他和我,都是一个过客。而我,却未能为雁举行一次体面的葬礼,一种自责在心底蔓延。我再没有去过草坪,还有那丛芦苇。哪里有一只雁的灵魂长眠,我不敢去惊扰。
第六章归人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漂泊了数年,我早已累了。大西北的厚重将我完全的沉淀,黄沙漫漫的腾格里沙漠,西北风中,沙在狂乱的飞舞;高耸的昆仑山,巍峨陡峭;还有那些无处不在的雁,每年轮回着迁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习惯了一个人发呆,在黄河边,看着汹涌的黄泥水,脑中没有杂念,河滩上的野草和石头凌乱的生长、堆砌。自西向东,流水缓缓的前行。我的目光变得浑浊,融进了泥沙,向南眺望。故乡的呼唤传入了我的耳中,如远古的战鼓声,震人心魄;又如同我希冀的雁鸣,辽远深沉。蒙蒙中有一个想法在脑中疯狂的扩张——回家去。抑不住的思绪主导了行动,我踏上了归乡的路。
故乡的路依然是曲折盘旋,巴士在颠簸中回到了那间我熟悉的瓦房,老树、土炕……一切都如同我离开的时候。只是缺少了雁,心中未免有些失落。又一个季节的轮回,我本能的目光搜寻古朴的天空,希望可以发现什么。遗憾的是夕阳半没时,我依然没有等到那些许久未见的生灵,心灰意冷中,我怅然的准备离开。却忽然传来几声熟悉的话语“快飞,天黑了。”“是啊,快点,我们到家了。”抬首几只黑影正掠过如血夕阳,一种亲切油然而生。“嘎、嘎……”的雁鸣在群山中回荡,核桃树上,叶子飒飒的发出声响。
第七章终章
良久无言,我注视着那些黑影,轻轻开口,吐出几个字。“欢迎回家。”远方,又是一声嘹亮的雁鸣。
“嘎……”
新浪微博:@菁非惜比(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文章来自投稿秘笈网:http://www.google178.com/
新概念作文大赛官网http://rang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