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尘的最深处等你>>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游遍天涯,红花为你
红花湖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只是以前没有机会亲临。今天总算逮了个理由,春节加情人节,让自己有个好心情,应一个朋友之邀去看红花湖,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第一次踏入红花湖大门,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每一处的风景都是那么新奇而有风味,让我目不暇接。因为还是大清早,路上行人并不多,许多人趁春节放假还在补睡眠做梦吧。但游人也并不少,三三两两,男女老少,有拿相机拍摄的,也有指手画脚做导游的,还有骑着自行车谈笑风生的。淡淡的阳光温暖而又和煦。这是春之初吧,山上并没有换绿意昂然的新装。
第一处风景是永福寺,但我们只是从旁边经过了。也许这时我们并不想静下尘念,遁入空门。
第二处风景是回峰轩,我一边爬阶梯一边数数,想要知道如果到达山顶,会要跨过多少个阶梯,气喘嚅嚅地数了500个,却还不到半山腰,要是再数下去就没有力气继续往上爬了。
真的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到得山顶就是挂榜阁,此时才知道自己爬的山就是闻名遐迩的高榜山。难怪那么陡,那么奇,那么地充满了诱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重点参观了挂榜阁,它共有七层,其中有二层蕴含深意的名字我很喜欢:惠风和畅、志存高远。对啊,社会就是要和谐,才能达到互赢共勉的境界;人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还不曾进阁,就看到阁前的广场上左右各有一棵粗大的细榕叶树,虽然它们都有275岁了,但看上去还是魁梧、茁壮、茂盛、浓郁,还且还有好听的名字,一个叫“将军”,一个叫“状元”。进入阁内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伸出神指、低首合眼沉思的孔子铜像。孔子是我此生最敬仰的人,而我最敬重的就是他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和行为。我想大家跟我想的也差不多吧。
挂榜阁的第二层里摆设着“曲阜孔子庙”的缩影微型建筑物,有九进庭院。看着它们就象是进入了古时风沙弥漫的年代,而他正为六国联衡抗秦周游列国。
阁的第三层里的墙上有挂有名人书画,那些字画我是不懂得欣赏,但我很喜欢其中的一首诗,那是苏东坡的,现在我只记得其中的两句画龙点睛之作:浮生薄如纸,茫茫万重山。走在阁楼处廊,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我也不得不感慨: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恰与陶公的《归去来兮》遥相呼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日夕山气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能一一介绍挂榜阁的各层景致了,有兴趣的朋友找机会亲自来看吧。
走了大半天,才下了高榜山,来到故乡园,两只脚好痛啊,最受苦的是脚趾头,是他们当先锋部队。真的走不动了,于是脱下鞋子,打赤脚。幸好全是干净的水泥路,走起来还很舒服的。
故乡园里,廖承志老革 . 命前辈的墓园好大啊,也很有气势,依山而建,高瞻远瞩。墓山上,幽静、菊花、庄严肃穆;墓山下,荷塘、桃花、人群。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默哀了片刻才下山。
来到最山脚的红花湖环湖绿道上,我打着赤脚提着鞋,这时已是下午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三五人群地沿湖赏景,还有很多人兴致勃勃地骑着单车环湖旅行里,他们是看风景的人,而他们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绝妙的风景。
与西湖相比,红花湖的水真长啊,长得象条条银蛇山舞;红花湖的水真静啊,象一面面镜子平铺着;红花湖的水真绿啊,各种树和灌木倒影在水中央。如果说西湖是娴淑的少女引人入胜,那红花湖就是丰满成熟的少妇,风韵诱人;如果说西湖是一瓶香浓的牛奶,那红花湖就是一壹醉人的老酒。
人潮如浪潮,汹涌来汹涌去。我簇拥在这人海里,仿佛是沧海一粟,感受这点点的幸福,而遗忘了人世的烦恼。
夕阳西下了,倦鸟也要归巢。全程18公里的环湖绿道凭我的双腿是走不完的了,只好往回走。走到来处的永福寺,我们商量着进去各自烧了把香还拜了菩萨。许了心愿,但愿我们都能心想事成,梦想成真。人不都是为着这个心愿和梦想而活着的吗?
从哪里来,又要回到哪里去。第一次看红花湖的风景,真有余兴未尽的感觉,希望下一次还能来。人生又何偿不是如此,曾经陪我们看风景的人,不一定能陪我们看完全程,但愿有来生,让我们再一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