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嬉笑怒骂,酱缸揭丑---读另类知识分子柏杨

2014-06-27 13:56 作者:听雪忆阳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很少动笔写真正意义上的杂文,一因思想不够深刻,认识过于肤浅;二因语言不够犀利,言辞不够达意;三因勇气不足,不敢针砭时弊。所以,只能是在别人的文字里慨叹唏嘘。

说起杂文,不得不提柏杨。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这位杂文大师,世俗生活的圣斗士、80年代“中国台湾活着的鲁迅”。这位将中国世俗文化比喻成“酱缸”的人,不畏强权、不畏政治,以一张嘴、一支笔、一颗心撞击着“酱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试图还世俗文化以清明纯净的本性。

他是一个细致入微地考量世俗社会、不随波追流、不苟且苟合的知识分子。既不在大学任教,也不在政府机关任职,只游走于民间、自由撰稿、卖文为生。他的行为方式、说话方式与我们这些长期被体制规范化的腔调完全不同。他在嬉笑怒骂间自我调侃、抨击时弊、揭露中国人的劣根性。文字一针见血,直抵人性,剜肉挖疮,毫不留情,酣畅淋漓,如滔滔洪水倾泻而下,好不过瘾。以笔为生的人,能够及此,岂不是人生快意!

盛世繁华固然值得歌颂,但顽疾陋习也需揭开医治。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只能是闭目挖坑自埋。只可惜,当今时代,已看不到如柏杨般的文人影子。虽有王朔、王小波,却也只是昙花一现,从此销声匿迹。除了高唱赞歌、粉饰太平的异口同声,再无伤筋动骨的振聋发聩。四处鸦雀无声,宛如万马齐喑,何其可哀可悲!

不管是《丑陋的中国人》、《我们要活的有尊严》,还是女性系列杂文,无不流淌着一股为底层平民伸张正义的激情、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抨击之音、为受害者叫屈鸣冤的抱不平之音。所以,这样的杂文无法不为平民所喜欢,因为那是平民最好的精神慰藉。人生所谓的快意洒脱无怪乎在于此,可以言其心声、言无不尽、无所忌惮,这才是真性情,真正的铜牙铁齿,傲然于群的文人风骨。怎一个“佩服”可道得尽!

这样的人,定然是个异类,人生也不会太平。他年少丧母后沦为孤儿,几度坎坷辗转,对于平民之苦有着切肤之感。这也正是他的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总是蓦然而起的根源吧。他要讲的非高深道理、不是学院派的法理争辩,不是革命家的起义造反,不是革新派的改章立制,只是每日里你我皆触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他并不秉承伟大的革命理论和目的,而是举一盏灯,只为争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基本的生存权利而在黑暗中奔走呼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个当权者眼中的异类,也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标新立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或许从古至今,这个历史规律从未被颠覆过,那就是顺者昌、逆者亡!一幅漫画为他招来了十年牢狱之灾,可他却在狱中完成了鸿篇巨制,我仿佛又看到了司马迁的身影,也许是穿越的真实版吧,何其相似,如此雷同,也可能是纯属巧合吧!这个满腹经纶、一身傲然正气的老学究,竟然是个没得过任何文凭的人,甚至还曾被教育部永远除名!他身边的女人更是换不停,这倒是验证了文人多风流的论断,只是这样一块又老又硬的老骨头竟然还会为了一个要和他离婚的女人在狱中绝食多日。这个人,这个人的文,无论读哪个,都让人读得瞠目结舌,啧啧叹息,仿佛不戳到人的心他就死不罢休。

愤世嫉俗者通常都悲观失望,还有的自暴自弃,可柏杨先生不是,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他在批判过后,谩骂过后,依然厚着脸皮顽强生存,还怀着改良中国人、提升国民性的初衷不改。他的文让人看到自己的丑陋,懂得发自内心的深省,并多多少少地改掉那深深浅浅的劣根性。若当局者能够对照病因,医治好诸多疾病顽症,想来他老先生必会满面风。

“中国人有这么多丑陋面,只有中国人才能改造中国人……中国人的苦难是多方面的,必须每一个人都要觉醒。”这声音虽已过去数十年,可今天依然适用,但愿能够唤起我们蒙尘而又自恋自欺的内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5008/

嬉笑怒骂,酱缸揭丑---读另类知识分子柏杨的评论 (共 13 条)

  • 无不为之
  • 芊凝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林玲英
  • 心静如水
  • 醉死了算球
  • 文馨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盛世繁华固然值得歌颂,但顽疾陋习也需......
  • 宋爽

    宋爽拜读,推荐!

    赞(0)回复
  • 中国梦

    中国梦“中国人有这么多丑陋面,只有中国人才能改造中国人……中国人的苦难是多方面的,必须每一个人都要觉醒。”

    赞(0)回复
  • 赤柳

    赤柳拜读佳作,问好作者

    赞(0)回复
  • 淡墨

    淡墨这样的文字在现时代太少,赞,顶!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