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样的女人

山一样的女人
古苗河蜿蜒穿行于群山之间,两岸山连着山,在其源头有一块小平地,叫爬囿,这里住着几户人家,都姓李,我娘就出生在这里。
这个小寨子至今还流传着关于我姥姥婚嫁的盛况。当时,我姥姥坐在八抬大轿上,后面跟着长长的送亲队伍,他们背的背、挑的挑,很多嫁妆,送嫁的队伍花花绿绿、浩浩荡荡!惹得十里八乡的人们忍不住啧啧赞叹!我的太姥爷,是当时三乡五里出名的铁匠!他相中姥爷这个女婿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姥爷的那个传奇故事:湘西剿匪时那个带着解放军冒充挑粮队走在最前面,把队伍摸进匪巢李家村的就是我的姥爷!这是个秘密,姥姥说:哪朝哪代都不能讲的!为了证实这件事我在姥爷85岁那年问过他。姥爷只模糊的回答说:“这辈子好事坏事都做过,人老了,都要很快埋到土里去了!”那次,耳聪目明的姥爷开心的给我讲述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姥爷被抓过壮丁,在途中逃回来,当过逃兵!为了生存,在国民党的手下当过小差!到最后,他感慨的说:“这辈子,我什么大场合都见过,但是,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你姥姥!”
太佬爷很可能看起佬爷聪明,且一身正气,所以,他赔钱嫁女。娘的出生,太姥姥们看月子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山里的人家,看见姥爷姥姥给娘置办的银头饰帽子,胸佩,小摇篮,一寨子人都说娘是这个山村最幸福的小女孩。姥姥却没看好自己的前途:细心地姥姥发现娘的额头上有一个鸡爪头,姥姥说那是命苦的预兆!娘每次都在我们面前自卑的说:“我命苦,看我这个鸡爪头!”我们从小就哄着娘:“娘,那是求之不得的美人头!”
许是姥姥的预见灵验,姥爷对娘是不管不看,反而眉开眼笑的对娘的两个虎头虎脑的堂弟弟和那个堂姐亲热倍至!聪明的姥姥留心的观察身边不想发生的事,坐月子是件最痛苦的事情,不能露出手脚,整天吃了就睡,还要盖上厚棉被!坐月子,不能动气,不能掉眼泪,姥姥只有忍气吞声!看见饿了就哭,吃饱就睡的这个小生命,姥姥就有了生活的信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熬过去了。一个月也很快就到了,姥姥明显的感觉姥爷分不清,自家和嫂嫂家,他怕嫂嫂,老古话说的:长兄为父,长嫂为娘!嫂嫂的确就是他的娘!他上田下地都是嫂嫂指挥来、指挥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转眼,春天就来了,满眼都是绿树红花!抱着娘站在春风里的姥姥期待着今年的好景象。
一日,姥姥试探姥爷:“今天,你给女儿赶场买斤红糖去。”姥爷半天答不上话,回到那边嫂嫂的屋子里切磋半天,愁蔫蔫的回到家,低着头回答:“我嫂嫂说,要我去犁田!”姥姥火冒出来了!“孩子吃米糊,要加一点儿红糖!明天再犁也不迟!”姥姥从小就是大小姐,不愁吃,不愁穿,太姥爷宠着她,护着她,要那样就买那样!到这里,指挥不动丈夫,可恨的是,丈夫凡事都听嫂嫂的。最终,我姥爷还是听了他嫂嫂的话。
这样的事情一直延续着!两个妯娌就互相猜测对方,还发生了口角,姥姥不让嫂嫂,嫂嫂不让姥姥!我的姥爷夹在两个女人的中间,连呼吸都困难了!姥姥痛恨这家人大哥死得太早,没地说理!
姥爷一直这样憋屈,一日走在小县城里去买盐,称糖,在小城的街头,猛然间遇到一个前些年跑江湖认识的木匠,他问起我姥爷的日子,姥爷一五一十的全告诉他了!这个聪明的木匠,人际关系好,就爽快的说:“你下一场来,我给你到这里谋个事做!”
山里有句老古话说的好:一个人一个跟斗栽下来,是哪个命都就一(方言:定)了!姥爷的命就是好。
姥爷把当天在城里遇到难兄难弟的事分别给嫂嫂和姥姥说了,两个女人都不争吵了!的确,在第二场,姥爷就在县城的第一中学里做木匠活!正在建校的木工活很多,门,窗户,课桌椅,在他们两兄弟的合作下,校长对他们的木工活称赞有加!
慢慢的我的姥爷在城里扎稳了脚跟!
假日回到家,犁地,我姥姥想让姥爷亲手抱抱我的娘,姥爷拒绝了!姥姥火冒出来了,姥姥来到山里,把娘放在他犁的地头上,姥爷看都没看一眼,就把牛鼻绳调转来,两个月大的娘在地头吓得哇哇大哭!姥姥彻底失望了,他对这个才去城里的丈夫更陌生了,他恨太姥爷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自己嫁给眼前这个无情无义的男人!
姥姥在地头,喂着娘,哭着!娘吃饱就睡着了!姥姥也哭饱了!想通了!回到家,姥姥背着娘一趟子跑到大寨子,喊来大寨子的家屋堂代表和村干部,商讨离婚事宜,姥姥说:“离婚,我带孩子!”大家都着实的替姥姥捏起一身汗!大伯小叔都说:“自古以来,没有妻子休丈夫的,别冲动,你莫离,你一个人带这孩子,寸步难走!”大伯娘,二伯娘都来相劝,姥姥就是要离!当晚就签字画押。
第二天,赶场,姥姥和姥爷两个人就在乡政府办了离婚手续,离婚了,从此,20出头的姥姥从一个大小姐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
后来,才知道,姥爷早就相中了城里姓杨的大富人家的那个小女儿!几个月就上门做女婿了!大家这才纷纷赞扬我姥姥离婚的英明。
自立自强离婚的姥姥带着嗷嗷待哺的娘,来到大寨子,住在村里的一间狭小的仓库里,开始了单身妈妈的艰苦生活!没有田地就开荒,在山里有水的远地方,开垦出一丘丘田来,在山间凹地开辟出一块块地来!我的姥姥独立的人格尊严赢得了一寨子人的敬仰!
小时候,行噶婆(方言:姥姥),我们都会在一个高山流水的平地里喝口水,休息一下,每次到这个地方带队的阿婆就会不厌其烦地说:“记住:这些田,是‘噶婆田’!寨子里的人都叫‘寡妇田!’”,“这田和地是一个很要强的寡妇一丘丘开辟出来的!太远,荒芜了,现在没人栽种了!”后来,长大了,再行噶婆,才晓得这是我姥姥开创独立人格最好的见证!那时候,没有人招呼我的娘,姥姥就叫他的小妹妹,现在在城里生活很安逸的姨婆来家里,照看娘。等到姥姥亲手栽种的荞花遍山遍野开放的时候,在风中摇曳的荞麦浪花煞是壮观!我娘还没有取名字,于是,我那爱美的姥姥给我娘取下这个名字:荞花!荞花好看,果子却苦涩难咽!娘一辈子不满意姥姥取的这个名字。我们从小就哄着娘:“娘,荞麦花最好看!”娘就甜甜的笑出了两个深深的酒窝窝!
姥姥冬天开荒田地,春天播种庄稼,夏天勤于锄草,秋天就大获丰收了!姥姥买下了一栋小木房子,母女俩就有依靠了!全寨子女人等着看笑话,一年下来,全寨子的男男女女都傻眼了!三村五寨的人个个都给姥姥竖起了大拇指!
山一样坚强的姥姥,养育了山一样刚强的娘,山一样刚强的娘培育了山一样坚实的我们!
作者谨以此文献给全天下所有的母亲!草稿落笔于5月10日下午1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