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能让“天价招聘”任意“拼爹”?

2014-04-29 09:12 作者:郭翰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郭翰/文

“我们银行提供暑期实习机会的前提是实习生父母在我们支行的定期存款达到50万元以上,然后再进行资产排队,现在有意向的人比较多,究竟多少资产能排上实习名额还不能确定”,某总部位于北京的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证券日报》记者暗访时表示。据介绍,该支行能获得的实习生名额要由总行来分配,因此目前能够容纳的实习生数量仍未确定。此外该人士还表示,“上述存款条件仅适用于海外留学需要的暑期实习,如果是以找工作为目标的实习,估计要求的存款规模怎么也得上千万元了”。来源:证券日报

如果没有记错,应该现在也是毕业生求职的高峰了。面对这着成千上万的求职者,很多花样百出的招聘也就络绎不绝的来临。现实的骨感,常常令多少求职者伤透了心?而这一篇《银行“天价招聘”,实习生名额靠父母“资产排队”》的新闻,应该也是2014年来,求职大军心头先枯萎的“一棵稻草”。

“求职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很多毕业生真实的感受。如果不是求职当事人,很多高高在上的单位会说毕业生能力不足。可每年的‘萝卜式招聘’”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常常要求曝光一起,查处一起,可‘萝卜式招聘’依然像海绵的水,想挤还是有的。甚至有的单位‘萝卜式招聘’了无法发现,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很多招聘就是不公开、很多招聘就是违莫如深,就像一个人的“城府”,外人就是难以发现。

如何让人尽其才,如何让人尽其“财”?似乎银行方面做得最好。“我们银行提供暑期实习机会的前提是实习生父母在我们支行的定期存款达到50万元以上。很显然,父母钱财的多少,已经成为了银行招聘的一个“有力杠杆”。不管能不能为客户带来真诚的服务,首先得保证到银行工作要看父母有没有钱?钱就是“撬动”职业大门的关键因素。

可以看出,能力再高,本事再大,还不如一张小小的VIP卡。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这不仅不公,而且还不敬。而这一‘萝卜式招聘’也正好印证了普通家庭的孩子直接输在起跑线上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招聘”论资排辈没有错,经济社会就得有钱?有钱就是“”,无钱就是“儿”。似乎是一个很有道理的“选材”标准,也是无数人努力的方向。可看似一种双赢的合作背后,必然就会隐含着无数灼伤人心灵的“污垢交易”。

论资排辈不说,银行人士还打出北欧国家先进的用人理念:“北美或者欧洲这些国家的高校很重视申请者的金融机构实习经历,实习证明可以为留学生的成功录取加分”。很显然,这是让无数求职者感觉难以达到的一种“奢侈招聘”。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工作职位。如果按照银行这种招聘逻辑,“VIP们”才能享受到最好的“招聘”职位,那不是挑战国家的有能力者就能人尽其才的宗旨又是什么?

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选人用人必须公平公正,而仅仅一个银行就能如此花样翻新,这不是破坏公平竞争又是什么?难道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也是不管不问?银行是靠服务“挣”钱?还是靠钱“争”服务?虽然已经一目了然,可总是隐藏着很多无法让人理解的秘密。

作为管理着人们存款的银行,有没有“特权”隐含着这样的“不公开招聘”?

作为靠人们存款挣钱的银行,是不是可以任意‘萝卜式招聘’?

相关管理部门是放任自流还是应该出来管一管,如此招聘虽然有根有据,可损害的会是谁的利益?相信每个人都想知道。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6263/

不能让“天价招聘”任意“拼爹”?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