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信息还须冷处理
热信息还须冷处理
3月中旬,由于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污染海洋的事件成为各大媒体聚焦的热点,一股抢盐风忽然席卷中国,盐的价格也迎风猛涨。一时间人心惶惶,国人都害怕没盐吃了。在这一关键时刻,国家火速出击,严打抄盐的投机商,各地方政府也相继表明不会出现盐荒,政府囤盐足够多。就此,“谣盐”不攻自破。
“谣盐”的确不攻自破,但留给人们的思索也很深刻。为什么那么多人就会相信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的荒谬谣言呢?甚至谣言一出就那么迅速地蔓延开来,致使全国各地人心惶惶地抢购食盐,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拆开篱笆口子”让不法盐贩这条“狗”钻进来蛊惑民众、高价售盐大发不义之财呢?再联想到近些年来白醋、板蓝根等抢购风,不难使人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热信息还需冷处理”啊。假如国人能够对毗邻日本的我国沿海省份的普通老百姓不明就里开始纷纷抢购食盐的信息有清醒的认识;又对内地沿海务工人员错误信息的传送加以“冻结”冷处理的话,“盐慌”也就闹不起来了。
“热信息还需要冷处理”,还具有更深层面的意义。就拿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不就出现过一些地方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过程中,常常刮起一阵“热”风,让农民兄弟拥堵“在一棵树上吊死”么?诸如桑蚕热、乒乓葡萄热、中药材热、大棚西瓜热等等。这些地方的决策者们面对着各种“热”信息,由于缺乏冷静的思考,往往就决策失误,便出现“一哄而上”,结果就导致一系列的产能过剩,进而卖难、亏本,让农民吃哑巴亏,“跌落门牙咽下肚”。
诚然,“热信息”之所以能够“热”得起来,也是有其一定的来由的。对那些从表面上看并不是“空穴来风”的“热信息”搁置起来,给予“冷冻”,这的确需要莫大的勇气,更需要智慧。因而,我们一定要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科技时代里及时“充电”,与时俱进地让自己具备敏锐的洞察事物的眼光,锻炼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风云里“独自闲庭信步”的淡定和从容,并影响周边的社会大众一起来明辨是非,非但不做信谣跟谣传谣的蠢事,而且要通过“热信息”的“冷处理”,使自己做事更加理性,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进而达到少走弯路多收获成功硕果的理想境地。
2011,03,22.
热信息还须冷处理的评论 (共 15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请写下评语欣赏精彩之文,问好作者!欢迎去我空间踩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