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孩子
作者王兴立
明华下午正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明华拿起一看,是高中的同学刘扬打来的。“喂,刘扬,什么事?”“没有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了?请你吃饭,快元旦了,一块聊聊,有空吗?”。“请我吃饭当然有空,要不我请你?”“还是我请你吧,一会等我电话。”明华看了看时间,离下班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便又看起报纸来。
明华总是对热点新闻感兴趣,高官落马啦,钓鱼岛局势啦,明星那点事啦……还对精美散文,反映当今社会现实的小说,笔锋犀利的杂文情有独钟。明华大学时学的中文,高中时和刘扬是一个班的好哥们,但录取时虽在一个学校却不在一个班级,大学毕业时明华考取了公务员,想在仕途上大显身手,可仕途不顺,官场上不能八面玲珑。虽为领导没少写过讲话,但仍旧一直是个股级干部。刘扬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城高中教语文。尽管刘扬也很能干,也想往上挪挪,但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也一直是个级部主任,级别与明华一样。和明华不一样的是,管理着一帮老师和学生,有点权力,还亲自培养出了几个重点大学的学生。每当教师节的时候,总能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刘扬总是以此为荣,还不断向明华炫耀。而明华这时老有一种失落感。
手机又响了,刘扬那边催起来:“准备好了吗?我在xx饭店等你,快来吧。”明华应和着,明华看了看时间,快下班了。这时办公室小李说话了:“您有事先走吧,我晚一会再走。”明华忙说道:“下次给你捎好吃的”。便趁机下楼去了。
不一会,明华来到了预定的饭店,看见了刘扬,随刘扬找到定好的桌坐下。服务员上来了两个菜,一瓶酒,边吃,边聊,边喝。刘扬问道:“元旦就要到了,春节也快来了,你如何打算?”“打算干什么?”“还用说,还去领导家串门不?”刘扬吃着,说着。明华沉思了一会,便说道:“去不去没啥意思,领导能给你温暖还是特意栽培你?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对此已无所谓了。当官又能怎样,不当官又咋的。如果爬上去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多捞取好处,我情愿不当官。想想看,也许当官有权时风光,但权力不是永久的,一旦退下来,自己那点不光彩的事抖搂出来,别人不骂你就不错了。纪检和检察院再造访造访,谈谈话,说不定关进去,别说家里人,连亲戚朋友都瞧不起。心里只要想着老百姓,官是次要的,雷锋不也是没当官吗?但他一心为人民做好事,不做坏事;只做善事,不图名利,他在人民心中永远是崇高的。”明华讲起来滔滔不绝,似乎是受到酒精的刺激。
刘扬早憋不住了,见明华停下,忙说道:“哥们说的太对了,这段时间我也经常想,人的价值难道就是靠权力的大小,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吗?最近网上报道,自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总共有12位省部级高官落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又有5位省部级高官落马,中央反腐力度看来是越来越大。省部级官够大的吧,为人民做的贡献呢?落马后,就成为了人民的罪人,历史的罪人,臭名远扬,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人的价值在于为人民奉献了什么,而不是从国家和人民那儿捞到多少财富。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还是老老实实地为人民做点实事,做点好事吧,时代呼唤更多不计名利的英雄。哥,咱们可都是老百姓的孩子,咱们不能忘本啊,来,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听到老百姓的孩子,明华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太多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找工作,结婚,育子,每走一步背后不都有父母期望的眼神吗?可自己又能为父母做了多少呢?除了一学期回家几次,带点东西看看。想到这里,明华心里很不舒服。问道:“家里老人都好吧?”刘扬唉了一声,说道:“往家里打过几次电话,总说没什么事,都很好。可因为这一段时间忙,一个多月没回去,也不知家里怎么样。上学期回家时,母亲阑尾炎住进了乡镇医院,出院后我才知道,也不给说一声。”“老年人都这样,我上次回家也是,父亲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后来我才知道,中间打过电话,总是说很好,老年人真是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咱有了孩子不也是一样吗?”
他们越谈越激动,越谈越兴奋,越谈话越多,也不知喝了多少酒,都昏沉沉的。这时,刘扬的手机响了,刘扬接通,是妻子打来的,“该结束了,也不看几点了,晚上别喝那么多,路上小心。”刘扬笑着答应着。明华知道该走了,儿子也该快放学了。两人忙站起,面食也不要了,各自说了句“小心点”,准备向家走去。
路灯的清辉洒下来,路两旁的夜色笼罩着大地,趁着朦胧的灯光,明华他们从容的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