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女叹
秦淮水岸,杨柳拂风,烟波浩淼。诗人停船靠岸,独上酒楼,远远听见歌声传来,不禁微微皱眉:后庭花尽,商女岂知亡国之恨?靡靡之音,何堪忧哉。进而怒然离去,无心留恋。
刹那已是千年,江边客船早已远去,只剩独独停泊的观光船,在夜色里穿行,辉明的灯光里,人们隔窗眺望,是否会想起那些商女,在落寞的季节里殇叹?
昔时,杜牧感伤那岌岌可危的唐王朝在风波里摇曳,繁华的古都却是歌舞盛宴,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享受着游宴之乐,却全然忘记自己的国家将要重蹈六朝覆辙。
这是多么爱国的诗人,可是他眼里的那些商女就真的不懂后庭的寓意吗?
国破,山河犹在,是生活就仍得继续。她们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喉咙里发颤的声音,戚薇,唱的却是万般万般的无奈。没有欢喜却得佯装欢喜,没有颂赞,却得虚假颂赞。戴着一张人皮的面具,在一群不懂欣赏的俗人面前表演,歌舞不升平。
暗夜里,仿佛满是啜泣的声音。那些绣帕,那些瑾带罗衾,那些沾湿了的悲愁,在凉风里瑟瑟颤抖。这是怎样悲情的命运,生于红尘,又堕于红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或许,是一开始就已写好了的结局,她们漂泊,如水中浮萍,青春总被雨打风吹去,来不及爱情,更不可能婚姻。独自苍老,寂寞死去。
尽管,她们年少从师,豆蔻年华,却已色艺双绝,石榴裙下,醉倒名士。可是,封建等级制度,是不可能让她们满腹才情,科举及第,不可能让她们步入名家殿堂,相夫教子。她们只是或为妾,或为一夜云雨,或为小调消遣,不得恩宠,更不得尊重。
她们在画舫,在红楼,在烟花场所演绎,因为那是唯一能让她们展示风采的地方,也是唯一能实现价值的地方。她们像是被收留,被怜悯,被宠幸,在孤寂的夜,在清冷的月光下,在灯火辉煌的殿厅里,为那些满脸红光,一身色欲的男人歌唱。
只是我懂得,我尊敬,因为她们是宋词,是元曲,是那些后人吟唱的诗歌最好的传播者。她们轻舞,舞低杨柳楼心月;她们歌唱,歌尽桃花扇底风。她们的桃花眸,她们的醉红颜,她们的蓦然回望,总带着纯净的笑容。一笑倾人城的妩媚,再笑倾人国的绰越,却远不如那一凝眸里的羞怯,让我深深陶醉。
于是浮想某日,阳光正好,而桃花簌簌,轻易惑了我的眼眸,桃林深处,她琴瑟在御,绣口微张,清脆的声音传入耳际,跳动的心仿佛在那一刻停滞,只是呆呆望着她璨然的笑靥。
然后,那些个痴恋便毫无征兆,突然的闯入我的世界,使我午夜梦回,辗转反侧。于是我像一个痴情的少年,歌咏自己十五岁的繁华。
我可以去爱,去赞美,甚至撇去那些个负幸名,忍得千般风浪过,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她们呢?总是顾忌自己得身份,担忧市井百姓给予太多的谴责,使得那些隐藏的爱恋,只能才上眉头,却下心头。
难过时,她们对镜空叹惆怅,素色流年,总是姗姗来迟。人间或是轻许昨夜,或是凄凉如雪,葬送了多少誓言?
尘缘里,可有一曲名为思念,即便红尘千载,却作不得离别, 那些繁华那些悲欢,是否都只如山海茫茫,不思量,亦难忘。
镜中的容颜,总有一天会随年华的逝去而逐渐凋巧,还有谁会去爱她们的人老珠黄?借酒消愁,醉过一日多一日。醒罢,纤手再拨琴弦,未歌,泪已落,音调悲伤。。。
窗外是一片繁华,屋内却不见明媚的容颜。忽而,箫声清扬而起,厅堂有人长袖漫舞,纤足轻点,却只引得她沉郁的忧伤。
风起过,玉帘叮咚,起身,已不见莲步清迈,步履只如阑珊春意,载不动许多愁。
即便下楼,却也只得冷眼相待,再无艳羡,更别提缠头红消。秋月春花,往事早已了去,当年风光,又何堪回首?
且罢苟且过活,又怎奈余生难言。。。
我在这里为她们怅叹,可当时又有多少文人雅士能为她们鸣不平?风尘依旧,人仆仆,憔悴多少容颜,粉黛不饰,何况珠环?而她们就是这样日夜消磨,把词唱成歌,把月光酿成美酒,你的风雅,你的小酌,你的良辰美景,才会从此而多彩起来。
诗人一时的惆怅,一时的伤怀,一时的豪情都在她们的曲调中找到了寄托。那管弦,那箜篌,那如醉如沐的歌声,都时刻吐露诗人的心声。
不需要高山流水遇知音,只需那一提手,一触琴,一声幽叹,就足以描摩那难酬壮志,那脉脉情伤。
我在这里颂读,用独有的想象去感悟当时的她们是怎样谱曲,怎样歌唱,怎样让一首美词传遍大江南北。
那闺怨薄怒,那相思难忘,仿佛都只如窗外细雨,悠悠落下,无声却已知晓,她曾来过,曾用心吟唱。
我在阳台,读着那些宋词,有些伤感,因为仿佛能聆听到她们抚琴歌唱的惆怅。是太多的伤悲,都不可能说无所谓。谁在乎谁为谁心痛?没有一个借口,能让我逃避。。。
一个人流泪,同情。。。她们把词唱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