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生之三千年的古曲
风沙的中秋,停泊着一叶孤舟。站在记忆的码头,倾听千年风的述说,忽然,在这远天千里的荒原里传来一曲古词牌,噢!琵琶行,流经千年的雅乐古曲,又一次奏响在古老的洮儿河畔。
荒草凄凄,风沙狂放地摇曵着干枯的芦苇,发出“涮……”的响声与古曲行成了大气的交响乐,缠绕在千里草原,诗人,消瘦的身影,迈着风雨的脚步,倾听古曲的弦声,往事,如烟如梦,曾记得…………
一九九九年江州访古,而今十五载风雨历历在目,岁月如轮,恍如昨夜……
一曲《琵琶行》,如这条长长的浔阳江水,绵亘续续,流不尽古其风韵,古风千年。一座琵琶亭,千年鸿史,千年流长,历经风火,建了毁,毁了又建,铭刻了几千年沧桑血泪,恰似一株千年古树,青了又枯,枯了又绿……
悠悠九天曲,是骑牛牧童的吟诗笛乐吗?胡儿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声,是江州司马被热泪浸湿的罗衫青衣。游人如蚁,千千万万,群起潮落,人山如海,怀古?望亭?思物?看豪放派“毛泽东” 默书狂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笔走龙蛇,墨迹犹新,看通俗诗人“白乐天” 身着汉白玉青衫正低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古今大家,高手云聚,交相辉映,把一座仿古建筑映衬得典雅,半入江天半入云。望不见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听不见的是那“无声胜有声”的琵琶声碎,唯有西风夹杂着片片枯黄的落叶打在诗人脸上的声声清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