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乐(四)——读《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2013-08-14 13:57 作者:江边鸟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书乐(四)

——读《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近读《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年近花甲还在领悟人生。孔子入世而进取,老子出世而虚无,庄子洒脱而逍遥。人生不同,各得其所。至老矣,我觉得人生盖如禅境“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

入禅境难,要知禅、识禅亦难。 什么是禅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其意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思维修依因立名,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思维修。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即是“禅”。

说此尚不明白。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有人看到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便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一次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 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这就是禅,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

有一位禅僧向赵州禅师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百岁高龄的赵州禅师像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走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刚走到门口,赵州禅师忽然又停止脚步,扭头对禅僧说:“你看,老僧一把年纪了,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么一点小事,还必须亲自去,无法找到任何人代替。”

禅僧恍然大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现在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有不少人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禅”可以开拓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人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以下是我在读书时从网上摘录的一些关于参禅开悟的话,其实也是安身立命的话,觉得有道理。——心中无尘心自安。烦恼由心而生。同一桩事,计较得少则少忧,计较得多则多忧;同一个问题,看到光明的一面则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则忧。人生的苦乐,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装着多少事情。清空心里的阴霾,心净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自安。虽然身处纷繁,但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有一片宁静之地。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学会接受,更要懂得放下。人生就是走在修行路上,修行需要修心。把心安住下来,不被各种妄象所搅扰牵扯。慢慢便会发现;那片宁静,那片清澈,无须远寻,就在你的心里。 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不为眼前功名利禄而劳神,不惊荣辱,宁静从容,我们就会活的轻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人生本是一次时光的旅程,只有月白风清的淡定,才有人淡如菊的从容。 行走于尘世,我们需求的其实不多,最重要的,莫过于一颗安宁的心。心安则神定,可于大厦将倾而不乱,狂澜即至而无惧;神定则慧生,迷象丛生能觅出路,危难时候善寻妙招;慧生则彻悟,原来幸福不过是一种理解,快乐不过是一种心态;彻悟则有得,那些看开的、看淡的、看透的、看破的,皆是人生大收获。心本不苦,苦是因为迷失妄想得太过;心本无累,累是因为放不下的太多。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多。得与失是相对的,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失去时,也许恰是拥有。所谓舍得,是要舍迷入悟、舍妄存真。凡事看淡点,看开些,一切皆能随缘,不为得失所羁绊。平淡的日子淡然地过。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也许是棱角平了,也许是成熟稳重了,脚步会越来越踏实,日子会越来越平淡。虽然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种种不好。人生就将步入淡然的境界。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所谓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看庭前花开花落,随天际云卷云舒。使你内心安适,就会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俯仰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2013年7月19日于北京密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65549/

读书乐(四)——读《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的评论 (共 5 条)

  • 雪儿
  • 诗飏
  • 纤纤柳絮
  • 孟杨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