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奔
奔跑,始觉风的流动。
落日熔金,红霞似火。热度不再和赤日纠缠,执着地滞留于每一寸空气。就连风——这位浪漫的舞者,也裹足不前,没有在灿烂的黄昏展露曼妙的身姿。
奔跑,喘息起伏,汗落如雨。
没有风的陪伴,夹堤的杨柳也静穆了。暮霭沉沉,神情凝重的绿逆着脚步,匆匆退却。
42.7摄氏度的高温,笼罩湖北一周有余。慵懒、胸闷、头疼,唯有这午后的长奔,洒落一身郁积的虚汗,方能感觉热血冲刷身体的澎湃。
多么奇怪的现象!抵御酷暑的最佳方式不是空调和浓荫,而是这自虐的长奔。难怪有人问洞山良价:“在冷天或热天里,我们要到那里去躲寒避暑?”洞山回答:“为什么不到冷不热的地方呢?”对方又问:“那是什么地方?”洞山回答:“那地方是冷时冻死你,热时烤死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洞山是何等有耐心,何等思路敏捷的一位老师啊!在他手上,即使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会被他当作跳板,跳入了玄妙的智慧之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奔跑,四野的绿扑入眼帘。此刻,天地深邃似海,我恰如一只游荡的鱼。
奔跑,奔跑……气息渐粗,步履微乱。往事历历如堤边树影,浮现眼前。或许,我是踏着沧浪之水,以奔跑的方式,一路且歌且行而来的啊!回到这片宁静美丽的土地前,我先后销售过农药和海珍品。销售农药那几年,披星戴月,随着送货车,奔波于荆州、宜昌、潜江等地。那些年,我不觉其苦,反陶醉于车窗外明媚的阳光和疾驰而过的风景。心想:“每天面对不同的风景,面对不同的人,每天的生活都是崭新的,多好!”当有同事说真不愿干这风吹日嗮,受人冷眼的工作时,我大吃一惊。真的,我惊诧于人对同一事物截然不同的看法。境由心生,确实不假。后来,奔波于长沙的高端酒店销售海珍,虽然人性的冷漠和狡黠更胜从前,但我还是保持着愉悦的心态。人生如奔腾的长河,滔滔波浪,将我带回生我养我的故土。四年了,我沉醉于细水长流的幸福,不愿醒来。偶尔,我暗自琢磨,如果命运让我重操旧业,我是否还能以同样心态奔跑于曾经的乡村和城市。境未变,莫非心已非?
奔跑,奔跑……克服肉体的不适,内心轻松而空灵,步履渐趋从容。
极目远眺,在浓绿的深处,隐隐约约,依稀可见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旗。那是一所乡村小学,是容纳心灵如白鹭般栖息的绿洲。每天早晨,我是奔跑着,迈进这个清香宁静的校园;也是奔跑着,开始每一个光彩四溢的日子。或许,脱离了物质的束缚,乡村教师更接近师道的本质。韩愈在《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我一直认为,和孩子们一起感悟生活的真、善、美,一起感受积极向上的人性,就是师道传承。可真、善、美是什么?四年来,这个问题困惑着我,几乎缚住双腿,不能容我保持奔跑的姿势前行。也是那个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唐朝和尚,隐约给了我答案。一次马祖逝世纪念日前夕,南泉禅师对大家说:“明天我们为马祖高斋,不知马祖是否会来。”大家听了都默然无语,洞山良价却站出来说:“等到有伴,他就会来。”南泉听了便说:“这和尚虽然年轻,却颇堪雕琢。”洞山不以为然的说:“大和尚,可别压良为贱啊!”在这里,他表现出比金子更可贵的独立精神。事实上,以内在的真我来说,根本不是能雕琢的。或许,真、善、美也是这样,无需雕琢,浑然天成,我和我的孩子们只需在艺术和生活的海洋里静静徜徉,默默享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