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忠诚---广州印象之九十二
别以为跳槽是不忠诚于公司,一些商业间谍比忠臣还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效忠对象,没有谁能够例外。有的忠诚于人,有的忠诚于物,有的忠诚于思想,有的忠诚于体制。这篇小散文没有必要仔细分析各类忠诚,只是用它引出话题,谈谈小圈子的忠诚。小圈子自古存在,没有忠心耿耿的小圈子辅佐,夏启也不可能战胜氏族联盟的长老们,把公天下改成了家天下。只是由于他一跃而成国家的最高代表,那个小圈子也就不叫小圈子了,而是成为堂堂夏朝草创时期的政府机构。
然而,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团体内部,从小到班组大到联合国,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不要想用道德约束贪欲,贪欲和其它欲望一样,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能够约束贪欲不往恶的方向发展的,只能是制度。由地域、同门和利益等结成的小圈子,其初始动机不论,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它必然会对分肥抱有渴望。它占有的资源份额多了,就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苦乐不均,动摇了安宁和谐的基础,小圈子之外的其他人,就会借机向核心权利发起挑战。所以掌握权力的人论功行赏,一定不能逾越制度的红线,做到一碗水端平。特别是对待那些劳苦功高的英雄,不能不看能力,就给他奖赏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位。
英雄也是普通人,如果把英雄置于神笼之上,英雄就成了民主的敌人。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西方的哲学观点,我不敢掠人之美。人民创造历史也是西方传来的观点,中国没有。在我们这里,历史就是时间的自然流程加上无数事件的堆积。老百姓创造了帝王将相,帝王将相演绎了历史,然后老百姓成为历史的牺牲品。秦汉替代,楚汉相争,中国人口由两千多万急剧下降到一千二百万,不算生育的增加,短短五年,两个人就死了一个。项羽圈子、刘邦圈子、加上榱崩栋折、失去了统治合法性的秦王朝圈子,把华夏大地搅成了人间炼狱。
小圈子自古存在,又不能消灭,所以人们对它分外警惕,孔子的思想就有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的告诫。自古用党字指代小圈子,如果不是近代社会一些组织名称借用了这个字,这个字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丑陋的。如党同伐异、党坚势盛、党恶佑奸、党豺为虐等,没有一个成语是褒义。欧阳修对小圈子作了一个分析,认为朋党有好有坏,确实如此,又不尽如此。闹的中唐一塌糊涂的牛党、李党,能说都是小人吗?他们大多数都是忧国忧民之士,只是因为政见不同,就斗得死去活来,殃及了大唐王朝。
坏的小圈子自不必多说,像原山东副省长黄胜卖官鬻爵,包养四十六个情妇,他的那个圈子如果得了势,继续爬上高位,恐怕是华夏之祸了。即使是不坏的圈子,也难免有任人唯圈之嫌。李义山是牛党门生,又是李党女婿,应当是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了。可惜双方都认为他靠不住、背恩、人品不正,在官场混成了丧家犬。他满怀凌云志,一心想报国,可在庙堂之前,有牛李二党轮流把门,他找不到忠诚的对象。可怜一个鬼才,郁郁寡欢,四十多岁就命归黄泉。
更有站错了队的,效忠的对象一垮,也跟着落入尘埃。像刘铁男落马,为他辟谣的,马上被人民日报斥为家奴。即便是忠诚于最上层也不行,最上层也有三七开犯错的时候,红卫兵就是典型例子。只有忠诚于制度,忠诚于国家,才不会走上弯路,才能够摆脱小圈子的倾轧。当然,这个制度必须是先进的,为广大人民打心里愿意接受,而不是被迫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国家必须是格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它的人民,而不是以法规形式制造出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等级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对一个公司来说,也应该是人人忠诚于制度,而不是它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