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永存我心

“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能纵容自己的伤心失望;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深爱的人残忍一点,将对他们爱的记忆搁置。。。。。。”——三毛
我们似乎都有着这样的感觉,有时候越是喜欢越是在乎的人事,那么你就越不敢轻易的去谈及她们,你会同样的以“残忍”来对待!
三毛,于我来说,就是这个“残忍”。倘若不是这次,老师硬性要求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人物时,那么或许,我不会轻易的去触及到她,触及到这个“残忍”。本不想去写她的,因为不敢,不敢轻易的去执笔写下有关她的一些!我怕亵渎了我的“挚爱”,亵渎了这个自由的灵魂。
初识三毛,是在大一的时候,从此,这个传奇一样的女子便已深深的扎根在我的心里了,从不敢过多的去提及,去谈及她。因为我对她的了解还太少,甚而,今生今世,我都无法真正的去了解这个女子,因为她是一个“谜”。一个谁人都解不开的谜,谁人都不能真正懂得的一个魂灵!与其说是我爱三毛,倒不如说是我爱三毛身上的那种自由的精神,爱她的那个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的灵魂。
谈及三毛,就不得不说一说她的名字了,虽说名字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代称而已,但是对于三毛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意义的,三毛本名是陈懋平,后改之为陈平,而缘由是她小时候练习写自己的名字时中间的那个复杂的懋字一直写不好,三毛就自己自作主张的将其去掉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三毛的人生确实是她自己的,就连她的父母为其取的名字,她都可以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去更改,这又未尝不是三毛的独特之处,她的人生从来都是由她自己掌握的,谁人都不可更改,三毛,是其为自己写文时所取的笔名,当然这个和她从小就喜欢的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有关,后来还将张乐平拜为干爹,可想而知,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另一个原因是她觉得自己的作品没什么多大的价值,更不值钱,可实际上,透漏的却是三毛自身的谦虚精神。还有一个原因是三毛认为这个名字很普通,很常见,这也同时说明了她追求的是那种平凡质朴的生活吧,从来都是以谦虚的低姿态来面对平凡的但不平庸的人生。Echo,这个是三毛的英文名,Echo,是希腊神话里的森林女神的意思,但是三毛之所以取之为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它有回声的意思!
在三毛的《雨季不再来》里,我了解到了,三毛从小就是一个自由意识很强的人,她的性格虽然有些孤僻、敏感,但是却也一直都是在做她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小时候的她自闭了很多年,但是那时候的她也是因为自己喜欢文字的原因吧,她把自己完完全全的投入到文字的世界里去,而不是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的玩耍于庭院,她从五岁时就已经开始读《红楼梦》了,初中时期就已经读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由于自身也是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母也都尽力的满足于她,虽然有时候也担心她,但是只要是三毛喜欢的就也不会干涉太多吧。其实,现在我倒是很羡慕三毛,她读过那么多的书籍,而我到现在还是感觉自己腹中空空,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吧!很多人都认为三毛的性格有缺陷,可是,谁人的性格又是完整的,谁又能说谁的性格就一定是好或者不好!更何况,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吧!但是于我来说,我却觉得三毛她才是真正的完整的自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她的《撒哈拉的故事》里,让我领略到异国的风土人情,三毛和荷西自己为自己打造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家,可见三毛即使是在那样的贫瘠困窘的环境之下还能够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把他们的生活给过的有滋有味,足见三毛认真的生活态度了,三毛以其极大的勇气和智慧行走在那个贫瘠的沙漠里,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而又离奇的人生故事。她就如开在沙漠里的繁花,尽情的绽放那属于她的美丽,她又如沙漠里的那株小草,虽然渺小却有着最坚韧最顽强的生命力,三毛,将她的生命高高的举起于尘世,为我们演绎那一场又一场的感动。
论及三毛,就又不得不提及她的爱情了,可以说她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亦可以说她是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三毛的感情之路有很多很多的坎坷,可是她却在坎坷中走出了平川,在多舛中走出了不凡。众多的缘分之中,有她深爱过的,亦有她不爱的,对待自己所爱的人,她付出所有的真心,即使到最后遍体鳞伤,但是,却不会使她丧失爱的能力,更不会使她放弃爱的权利,她同样会很好的处理好前一段的感情,以最好的姿态投入到下一段缘分中去,曾经,三毛愿意为了一个年过不惑的德国男子而停下流浪的脚步,为她而驻足,至少,在那一刻,她无悔,可是,命运还是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在他们准备结婚的当晚,男子因心脏病而猝死,这个看似洒脱、随性的女子,也会有她熬不过去的时候,当时的,三毛曾有过自杀的,但是终究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没有向命运屈服,从此,又开始了她的流浪,而对于那些过客,三毛却从来都不想欠他们太多,不愿意去伤害他们,也就不会给他们任何的希望。
三毛是一个自由的被放逐的女子,这个女子也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因为她的那颗自由的心,流浪的心,她携着她的梦离开了,从此踏上追梦的旅途,不要问她从哪里来,她的故乡在远方,不要问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轮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她梦中的橄榄树,为了她的被放逐的自由的梦。
“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能纵容自己的伤心失望;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深爱的人残忍一点,将对他们爱的记忆搁置。。。。。。”这句话亦是我的开头语,为什么会再次的重复于它,或许,就是喜欢吧,无需理由,世间很多的事物,很多的感觉,都无需理由!就如我喜欢三毛一样,虽然现在的我在诉说着她,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的痴迷于她,引用一句佛语吧:“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即是错”因为,三毛,我们都懂不了,其实想想,我们又怎么可能真正的读懂另外一个人呢?即使是自己的至亲至爱,一样是不能的。在三毛的人生中,真正用心去爱的或许就只有三次吧,而真爱也就只有一次,当然仅仅只是个人的观点,第一次是她在大学时的初恋——舒凡,我们都知道初恋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远,第一次将她所有的感情投之于这个人时,那可是她所有的感情,可是,舒凡,却给不起她现世的安稳,分道扬镳亦是必然吧;第二次,是那个德国男子,虽然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多,但是这个男子却是那个可以给她现世安稳的人,本以为可以就这样平平淡淡的携手相伴到老了,可是,老天要让这个女子继续的去流浪,因为她还没有完成她的使命吧,因为在那个自由的异国,她的前世曾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情缘吧,需要她去偿还,需要她去赶赴那三生石上,缘定三生的情缘吧!荷西,这个男子,爱的痴,爱的真,爱的无怨无悔,三毛是幸福的,这段感情,我不想再多阐述了,因为会让我忍不住的想要落泪,为他们的真爱而流泪!在荷西逝去后,三毛的人生就再也走不动了,没有了荷西的相伴左右,她真的已经无力去流浪了,回到台湾父母身边的她,已是一个身心疲惫不堪的伤者,或许,只有父母的爱,才会使她暂时的忘却那些疼痛吧!三毛回台后,拼命的工作,认真的教书,用生命去写文,她只是想要让自己忙碌起来,忙到没有时间去感受那不能触碰的“残忍”吧!她选择了对自己“残忍”,对深爱的人“残忍”,她将那些记忆那些曾深深的爱过的人儿都搁置,暂时的搁置!三毛知道,荷西,不会怨她的,因为荷西是那么的爱她,那么的懂她,而她自己也从未真正的忘记过,又怎么可能忘记呢?
再来叙一叙三毛的真性情吧,她从来都是那么的真,她不仅活的真,而且文字的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三毛是善良的,这些在她的作品里都可以感悟出来,只要你是用心的去在读这个女子,那就一定会为她的善良,她的真性情而感动的。
三毛她是风,是那不会停留的风,任何时候她都有着自己的方向,即使是与荷西结婚后,她依然是那个特立独行的具有自己独立思维和生活方式的自己,她不会为了任何一个人而改变自己,她有自己的世界,她会在那每一个黄昏,独自漫步于海边,而这个时候那是她的世界,即使是荷西都不可以来打扰她,而荷西亦是懂她的!
三毛,她在不停的漂泊流浪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流浪使她得到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体验,也使她成为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我的宝贝》、《闹学记》、《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在全球华人社会里都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而在她逝去的第二年里,我才出生,虽然错过了和她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机会,但是她却同样陪伴着我走过我的世界!
我喜欢三毛那充满异国情调、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的文笔,她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洒脱、自在、浪漫的形象在我生命的过程中划上了浓重的一笔。在她的作品里我不仅获得了心灵的快乐,也感染了悲悯的情怀,同时也更加的使我读懂了自己,她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占据了我的心,唤醒了我的灵魂,只是,我终还是不能如她那样自由吧!
至此,停笔,思绪及时的从回忆中收了回来,因为,再也不敢写下去了,因为,我还不想哭!曾经的自己很没出息,在阅读她的作品时情不自禁的就落泪了,此后,每每的想到她,就会使我忍不住的心痛。。。。。。这种感觉,使我真的。。。。。。
三毛,我的“挚爱”,也请您原谅我的“残忍”吧!您将永存我心,但我却选择了将对您的所有记忆暂时的搁置于那仅仅只属于我的世界里!
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