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陈寿故居随想

2013-05-16 11:34 作者:散文网友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观陈寿故居随想

—赵映泽

五一放假期间,我与几个同学一起前往万卷楼,以前听师友时常提及,却不曾亲历此地,这次拜访陈寿故地,感触很多,一时难以理清思绪,特作随想一篇,以此纪念西山万卷楼之行。

我们一行人乘车到达景区门前,首先是一座古朴的城墙屹立在面前,旁边就是高耸的现代建筑,城门前的一小块开阔地被开辟为停车场,各式轿车夺人眼球,这种视觉冲击有点让人尴尬。进得城门就开始顾盼左右,上了城墙,看到女墙已经饱经风霜,有断壁残垣的感觉,不过,这样反而证实了它所经历的历史沧桑。女墙旁边放着一尊大炮,仔细查看年代为1840年造,年代颇为久远,但不甚明白在三国人物陈寿故居里放这样一件稀罕物是何意。

再往里走,一小湖旁赫然立一青铜塑像,不用说,就是这块圣土的主人,即《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只见他手拿长卷,目光深邃,学者风范十足。不时的有人站在他旁边照相,摆出各种姿势,我不苟求当代人要对他毕恭毕敬,相反,这样或许可以让烦躁的人们在游玩之余记住这位南充先贤,沾沾历史底蕴也好。

前行不久,到了谯公祠,作为学史之人,我对他倒是不陌生,谯周和陈寿同郡,而且贵为陈寿之师,他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造就了一代高徒,也不枉此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名字,蜀汉末年,魏军兵至成都,正是他劝说后主刘禅降魏,从而保蜀地一方平安。然而在人人崇尚忠义的三国时代,谯周力主投降似不和大义,给后人留下些许遗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寻着石梯,拐了好几个弯走近了陈寿故居,像四合院的布局,但又因地势高低起伏,多了许多回廊。里面分了好几个屋子,里面的东西也很朴素和陈旧,有木床、砚台、帘子、桌凳等,看起来年代久远,说不定有的用具还是陈寿当年所用之物。想想千年以前陈寿就在这里查阅典籍、奋笔疾书,撰写成了一部千古良史,不由得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拾级而上,我们到达了万卷楼,此处曲径通幽,林木葱茏,碧瓦红柱,庄严古朴。草坪的中间有陈寿的坐像,稳重睿智,让人敬畏不已。进得展厅,看到四周墙上挂满彩画,从“黄巾大起义”到“三家归统一”,展现了三国的历史兴亡,而且有专栏介绍《三国志》的影响,读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藏书阁的匾额下有一副对联,为:“千秋笔写千秋史/万卷楼藏万卷书”,陈寿因《三国志》而万古流芳,万卷楼因陈寿而千年不朽。

往事越千年,我夹杂着现代文明的气息与当代人的浮躁,踏上了这片净土,来感受先贤的足迹与智慧,只怕惊扰了氤氲千年的圣人故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230013/

观陈寿故居随想的评论 (共 6 条)

  • 王鹏
  • ❤忆寒❤
  • 浅笔抒写
  • 着墨
  • 婉约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