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事
总有些回忆,在某段岁月里,若隐若现。不管自己是否承认,记住的,忧与喜各参一半。
——————题记
梦醒时分,蒙胧的眼还不愿睁开看这个世界,一缕阳光从房屋的木板缝隙间穿射进来,映照在木板地上。屋里并不亮堂,墙上贴的壁画模糊地看得清。那些壁画,我已经看过很多次,闭着眼睛,我都知道画中画得是什么。大厅里偶尔传来几阵脚步声,一阵阵“噼哒噼哒”的柴火燃烧声从火房那边断断续续传来。隐约听到宿舍外有人在说话,听得更清楚得倒是窗外鸟鸣声。我躺在床上,暂时忘却情感的灼伤,安祥地享受着和谐山村带来的快意!
“大弟,起床吃饭了。”
二嫂在大厅里喊我,我应了声便穿戴衣服,打开床边上方的那扇小窗。远处的山被一层薄薄的雾笼罩着,窗前的树间许些小鸟飞来飞去,快活的不得了。一阵晨风吹过,树叶左摇右晃,在太阳光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好看。打开房门,大厅里打扫很干净,正上方放着香炉,旁边有香蜡纸钱,一张半新的桌子摆放在正厅偏右上角,四条长凳围在桌旁,角落里有台二十一寸彩色电视机,一台卫星接收器和一台新型的DVD堆放在电视柜上。火房里,二伯坐在火坑旁,嘴里衔着烟,吐出来的烟蜷和柴火的烟混在一起,从房屋的顶部溢了出去。二伯看见我,左手指了指墙壁上挂的鞋,示意地笑了笑。二嫂和伯母正在厨房忙活着,二嫂看见我进了火房,忙过来为我倒水让我擦脸。直到用饭时,我才发现二哥并不在家,忙问二嫂他的去处。原来,天刚渐明,二哥就牵着马到西北口村外去了。在山村里挣钱并不容易,时逢堪察地形与资源的人进了山区,大量的工具远远地存放在西北口村外,那得把握住机会,攒点钱以备急用。
这里到是很好的,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清新的空气没有任何的污染。与外面嘈杂的世界比起来,倒是安静许多,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引清泉而饮,耕地而食”的生活,也是别有一番风趣。不过,二哥没有选择离开这穷乡僻里,更多的原因在于如今的二嫂吧!提起他们的故事,那得从四五年前说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村子三面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从西北口进来,得走一个多小时的森林路。那几年时常有野猪老熊出没,离村子远点的耕地深受其害,每到庄稼成熟时,都得有人去守着。村里只有几户人家,只有四姓:吴、唐、任、文。进村口第一家是我四伯的家,祖父祖母都跟着他一起生活,不过那时祖母也不在人世了。三伯的家与四伯的家连着,那时在四伯家玩,时而听见隔壁的三伯母给他唠叨着什么!分家的时候,二伯就搬到里村去了,他的家屋后不远处是吴家,右手那边是任家,住在山坡下面的是唐家,也就是我九娘家,她家下边有条用于发电的渠道和水塘,沿着水塘旁边路下去座落着三户人家。就这几家亲如兄弟的在这山林间打滚,大家和和美美地在山里生活着。
前些年,搬进村的有好几户人家,在对面的山上各自选了一片好地,住了下来。虽然他们座落在对面的山上,过河到这边来也用不着太久的时间,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有闲空的时候,他们过河来和原主人家联络感情,希望大家能够和谐共处。有位年轻的姑娘,看到我的二哥总是亲切地叫他:“文二哥”,时而脸上显得羞涩,次数多了,自然会有人注意到的。那姑娘姓李,我二哥也对她有蒙胧的爱意。每次过河来,她和二哥走的很近,二哥也总是靠近她。我的母亲打算在我家这边给二哥找个媳妇,他执意不肯。那时候,更多的人都也心知肚明。这或许是山区第一次自由恋爱的萌芽,但媒妁之言的礼节也是不能够少的。这个媒人自然要落到我四伯娘的身上,但最打紧的还是她们民族一个“风俗”的问题,搬来的这几户人家并不是汉族,她们是苗族同胞 。二哥家有些困难,一时间很难拿出她父母提出来的“抚养金”额数,二哥紧皱着额头,也无法拿出那笔可观的“抚养金”,整天一愁莫展,有些沮丧与失落,时而进林打猎,时而坐在小河边发愣,时而出西北口村外转悠。
数番周折后,选择好良辰吉日,他们决定订婚。订婚地点在李姑娘家,我们有八个人,大概“八”是一个很吉利的数,那时我父亲也在其例,四伯母走在最前面,四伯次之,二哥走在第五位,我和九姑爷走在最后,背着一些订婚物品。这样的顺序,我并不知道有什么含意,但我觉得反应着一种传统文化。到她房屋的左边不远,四伯母停了脚步,九姑爷拿出礼炮,他递给我打火机,执意让我点燃它。礼炮“噼啪噼啪”的响彻整个山区,四伯母才领头进了她家大门。屋里有些暗淡,站了好一会儿眼睛才适应屋里的光线。大厅左边就是厨房,灶头左边放着石磨,她正和一个比自己矮少许的姑娘磨豆腐,那应该是她的妹妹吧,大约十五岁的样子,长得媚清目秀。她看见我们进了屋,从厨房走了出来,示意我们随便坐。她的父母上街还没有回来,说是买些东西去了。九姑爷是个闲不住的人,让她给我们一副扑克,玩起“绥江千分”。没过多久,她的父母回来了,给四伯母闲谈着什么。我站在屋檐下,偶尔听些四伯母的谈话,看着天边被夕阳映红的那片霞光,显得很喜庆,也很美丽。一对羽毛很花色的小鸟,从天边一掠而过,点缀着夕阳的美丽。用过晚饭,她家的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堂妹都聚在一起,开始正式的“订婚座谈会”,她的父亲最先发言,讲些什么,我并没有很在意听,片刻坐着睡着了。或许他们都没有发现,才让我自在地睡了好一会儿。“砰”一声很有威力的火炮声,吓得我全身颤抖,困意刹那间全无。睁开双眼,抬头望去,我发现她坐在灶头前正在偷偷地笑。坐在我左手边的二哥亲自递上了抚养金,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屋外月光洒满了整个山区,偶尔听到还没有休息的鸟鸣音。
听说结婚那天她打扮的很飘亮,穿着她们民族服装,礼仪都是按照她们的风俗举行的。可惜,我在城区上学,错过一次亲眼目睹苗族人民结婚礼仪的千载难逄的机会!而我的事却是在这年后逐渐暗淡下去了,
2008年12月
2009年7月修改
2013年4月再次修改
乡村故事的评论 (共 6 条)
- 观鹅会意 审核通过并说 一缕阳光从房屋的木板缝隙间穿射进来?从什么地方穿射进来的应该写清楚,文章叙述的不清楚,感觉没有章法,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