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书事
大约四五岁的年纪时,村子里来了一支野营拉练的解放军队伍,他们就住在我家屋后的那块空地上。我几乎从早到晚都粘在那个解放军炊事员的身边,帮他捡柴、生柴火,还把家里的洋芋很是舍得地半笼子半笼子的往去送。解放军叔叔在山林里拉练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临离开之前,那位炊事员叔叔送了我两本红塑料封皮的袖珍书,感谢我对他的支持和眷恋。那是我记忆里最早的与书有关的内容,也是我自己最早拥有的两本书,最后才知道,解放军叔叔送我的书是两本《毛主席语录》。
到我上了一年级,哥哥有十多本小人书,我羡慕得要死,每天变着法儿使哥哥高兴,为的就是能看看那些小人书。通过小人书,懵懂的我,心里开始骚动,开始不平静了。刘文学的故事,刘文彩的水牢,半个银元的悲欢离合,刘英俊舍身拦烈马……小人书给我打开了一扇色彩绚烂,瑰丽奇妙的窗口。记得哥哥要到筑路工地上去修筑公路的前夜,他把自己的十多本小人书往那个红布书包里装。哥哥往书包里装一本小人书,我的心就揪紧一下,再装,再揪紧……我多么盼望着那个红布书包里再装不进去书了,哪怕剩一本也好啊!可是哥哥挤着挤着装,还是狠着劲把那些小人书都装进了红布书包,那个红布书包被撑得裂开了线缝子。哥哥看着我失望的神情,安慰我说,等他从筑路工地上回来之后,那些小人书全归我,我晦暗的心情复又欣喜了起来。
最后哥哥的那些小人书真的全归了我,因为他在那年的冬季,就应征入伍,戍边卫国去了。我拥有了鼓囊囊的一书包小人书,第一夜睡觉时都抱着那鼓鼓的书包,生怕它会飞走了似的。
到我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在每年的寒暑假都会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到十几元钱或是二三十元钱,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一笔收入,因为那时我们一学期的学费才一元钱啊!暑假里我到山上拔柴胡、前胡、益母草等药材;寒假里跟着父亲进林割毛竹,扎成扫帚卖,一把扫帚一角五分钱,我一天可以割五个扫帚。寒暑假挣来的钱,除了给我交学费,买学习用品之外,还能扯几尺布,做一件上衣或是裤子,为此我感觉到自己很了不起,父母也因此很是欣慰。只是每次到集市上去卖野药或是卖扫帚,拿到钱后,首先要去的地方是当时公社所在地唯一的一家小书店,先是买两三本小人书,再后来就开始卖《中国神话故事》之类的书。大多的时候,宁肯饿着肚子走三十多华里山路,也舍不得买一个五分钱的花卷馍馍吃。慢慢地,我的小人书、故事书多了起来,那个帆布书包早已经装不下了。母亲看到我如此喜爱书,就在林场修路的工人那给我要了一个装过炸药的小木箱子,我很是欢喜的把我的那些很宝贝的书装进了小木箱,最后钉上了扣子,挂上了铁锁。
到我小学毕业,我的小木箱里已经被书塞满了,我想挪动都不能够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进入中学学习之后,慢慢地就和班上几个“书虫”物以类聚了,我们互相交换,阅读了不少的书籍,脑子里的梦幻也日渐增多,异想天开的景象搅扰得一颗幼小的心不安分起来。就在那时候,我偶然间得到了一本残缺不全的《红岩》,那是第一次读长篇的东西,囫囵吞枣般的浏览了一篇,感觉到很有味道,复又认真地读了一遍,心里滋生了崇敬英雄的情愫。接着又在同学那读到了《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高玉宝》等等的书。我开始贪婪起来,每借到一本书,哪怕饭不吃都行,书是要一气子读完的。
到读初中二年级时,堂哥借给我一本《民间故事》。在那本书里,我知道了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又一个神奇的世界形成在我的脑海,我彻底痴迷于书中了。在初二第二学期时,我在同学那好不容易接到了一本《封神榜》,因为人家限定了时间,我就废寝忘食地看,包括上数学课。结果当我正沉浸在姜子牙封神的境界中时,数学老师很恼怒地一把抢走了书。隔了一天,还书的时间到了,我到数学老师那去要书,人家说要写检讨。我赶紧写了一份自认为很深刻的检讨交给数学老师,并且痛哭流涕,一副痛改前非的模样。数学老师让我到一个老师那去取书,我到那个老师那,那个老师很不在意地说,书丢了。我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最终我赔给那个同学一周的饭票,告饶求情,说了几背篼的好话,才把这件事了结了。为此事,我厌倦了数学,最终在高考中自食苦果。
及至到了高中,语文老师鼓励大家订阅报刊阅读,开阔视野。农村学生订阅报刊,在八十年代初期来说还是一件很鲜见的事情。听了老师的宣讲,我偷偷地跑到邮电所咨询了几次,最终选择订了一份山西的《星火》杂志。为了订阅那份杂志,我几乎饿了半个月的肚子,因为一月的伙食费是固定的,超支了是无法可想的,饭与杂志是不可兼得的。通过《星火》那份文学杂志,我开始揣测小说、散文的写作方法,由喜欢读书开始偷偷地写了起来。我的第一篇小说《请客》是模仿杂志上的一篇小说写的,除换了主人公的名字之外,其它的全部照搬。在几页白纸上写好之后,我就偷偷地把它寄到北京的一家杂志社去了。就在我几乎忘记了投稿一事的时候,大约快三个月的时间,一份厚厚的信被负责收发的老师送到了我们班主任的手里。这份来自北京的退稿信,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声誉,一则是来自首都,二则是一个乡下中学的学生竟然给北京的刊物投稿!很快全校传遍了这件事,我因此而闻名全校,由一个黑瘦的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众人指点焦点。
高考落榜之后,我正式开始写作,幻想着出一本自己的书。接二连三的退稿信塞满了写字台的抽屉,一颗火热的心却不能冷却。在一边劳作一边读书写作的日子里,我只是狂热的写作,有时候一个晚上能写出五六千字的作品,那样的情景持续了大约五六年的时间。随着认识的同好朋友越来越多,心中的悟性也在不断提高,写作不再狂热,开始冷静,开始理性的思考。
从五六岁拥有了两本《毛主席语录》到今天的快知天命之年,自己拥有的书也近千册了,爱好写作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只是生性愚钝,至今也没有写出一本像样的书来,愧疚而又惶恐。沉思之后,又生出几许安慰来:在步入知天命之年,少小时代的许多事情,甚至近一两年的事情,好多都已经模糊淡忘,唯有与书有关的记忆深刻而清晰,这些记忆使我在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今天,依然保持一颗淳朴感恩的心,淡泊而又愉快的生活着,珍惜每一天的拥有,心中时时弥漫着生活的温馨,这都是与书有关的缘由啊!其实,我坚持这么多年的读书写作,为的就是用文字愉悦自己的心灵,使平凡的的生活多几许亮色,如此而已!顿时释然,长啸一声,淋漓而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