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神坛第二人——诸葛亮
有人用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诸葛亮的一生,一直以来作为良相的典范被捧上三国神坛,智者中的第一人。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是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评价诸葛亮对于蜀汉的作用,我要说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诸葛亮出山的时间把握得相当好。刘表老迈将死,曹操劳师远征刚回来,但是士气正盛,挥师南下是迫在眉睫之事,孙权刚安稳下自己的位置,而刘备奋斗多年依旧只有弹丸之地。最重要的是,曹操的首席战略谋划家郭嘉病死了。
诸葛亮选择的扶持对象相当好。刘表两个儿子,老大软弱,老二完全是蔡瑁架着的傀儡,所以他不选。西蜀刘璋拥有益州多少年了竟然毫无作为,也排除掉。西凉太远,而且一山二虎,迟早出事,过滤掉。东吴孙权,这时候倒表现得不错,不过江东政权实际上把持在各世家门阀手上,且孙权羽翼丰满,去了前景不怎么样。北面的曹操太强势了,去了更不一定能得到重用。而此时唯一能入眼的一方诸侯只有顶着皇叔高帽的刘备了。刘备,要名气,他有。要声望,他也有。要猛将,他还有。唯独缺个谋主。
这些都看得出来,诸葛亮很会给自己物色老板。
但是他的隆中对却实实在在的把他的阅历不足暴露了出来。确实,他聪明。但是再聪明的人也会疏忽,尤其是他的政治头脑,实在让我不敢恭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是一盘大棋,天下诸侯都算了进去,甚至边疆蛮夷。对于二十六岁的诸葛亮来说,这是天才般的布局。但是这个布局却实在不怎么牢靠。通篇下来,很明显看得到,诸葛亮是要和诸边而抗曹,对象包括蛮夷和孙权两家。但是孙权真的会跟你结下攻守同盟吗?太理想化了。蛮夷会跟你结同盟吗?更理想化了。看看孙家的地图,他和曹操在北面漫长边界线上都是战场,要向北拓展唯一的可能就是打败曹操。可是事实上他打不过,他没那个国力来拼。于是他的扩展方向如果仅是北面的话,那等一百年也不一定能打过淮水。于是,南下取了交州。再往东开发海路。作为西面,他会让你刘备一直占着?下荆州将是孙权扩展的唯一出路!于是,这个同盟,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事实证明一切,孙权抢得刘备所谓的荆州只有南郡一地而已。再说蛮夷,本来就是落后地区,且民族矛盾极大,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跟你和谈?后来诸葛亮自己还不是得靠拳头把蛮夷打趴下再谈。年轻的诸葛亮,这时候把政治想得太理想化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刘备千辛万苦终于拿下了汉中,于是,孙刘联盟开始变得微妙了。孙权不可能让你刘备坐大,他需要一个实力上和他对等或者小于他的盟友,如果盟友坐大,那他就不可能安心。这时候刘备手上的荆州就成了孙权和刘备之间实力的天平,孙权打荆州的主意无可厚非。但是诸葛亮又犯错了,竟然要关羽配合北伐!这不是明摆着给孙权机会吗?事实证明,孙权绝对是会钻空子的,于是一口咬下荆州,顺带的把关羽喀嚓了。
荆州之失对于蜀汉来说是个极大的地震。这时候刘备要出兵伐吴,问题来了。北面曹魏虎视眈眈,你们孙刘大打出手,得利的只有曹魏。只要有点脑子,谁都知道。这仗不能打!刘备从关羽死后准备了两年时间用于东征,诸葛亮没有阻止住。这时候诸葛亮是什么职务?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后来刘备兵败,诸葛亮竟然说可惜法正不在,不然肯定能阻止东征之举!你是丞相啊!人家法正早两年就病逝了,阻止刘备东征的事你扯上法正干什么?不就是你没能阻止刘备吗?这就像曹操赤壁兵败高呼郭嘉,难不成这是当时的潮流?
这时候诸葛亮明白了靠盟约不管用,于是南征蛮夷,他怕了。
好了,后方安定了,又和孙权结盟了,诸葛亮开始北伐壮举了。
不错,蜀汉要发展,必须北伐!但是凡事也要量力而行啊!诸葛亮却在这时候犯下大忌——穷兵黩武!
打了一次又一次,从228年到234年,六年时间六次北伐!这不叫穷兵黩武那什么叫穷兵黩武?
234年8月28日,病逝,仅五十三岁!史上记载为——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这就能稍微理解他连续六次北伐的疯狂之举了,因为他等不及了,他积劳成疾了!其实,这是他自找的。
其实他还可以多活很多年的。我们可以从很多资料上看到,诸葛亮能力很强,而且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一个肚子里跑船的宰相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只能说他不会做官。
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有如下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你没那个金刚钻干嘛揽那个瓷器活?不长于军事还要亲自北伐,不是找死吗?孙子兵法你又不是没看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劳民伤财的北伐六年,你死了,这个国家的根基也毁了。
诸葛亮出山便是赤壁联吴,以荆为栖,而后西取蜀川,拥有厚基,再北得汉中,达到极盛,可惜痛失荆州,惨败夷陵,实力已经是大幅度削弱了。这时候连续六年北伐,蜀汉的家底可谓败得一干二净了。更要命的是死了还要姜维继续北伐。要说军事才能,诸葛亮还不一定比得上姜维。就诸葛亮留下的烂摊子,姜维能破郭淮败曹爽,打得雍州几乎一蹶不振,就是临死也能唆使钟会谋反,收捕了邓艾,钟会和邓艾父子三人死于非命。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蜀汉江山真是成也卧龙,败也卧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