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民谣,品社会(24)的相关文章
读民谣,品社会(24)中国的民谣已经走过几千的历史了,在今日,它已经达到了高峰,官员和平民,男人和女人,工人和农民,企业和农村,爱情和结婚,还有吃喝拉撒睡,都成为了它的针砭的对象,它还渗入到语言之中,利用错别字、词语新解和词语造句来批评当今的社会。有一则《中国特色错别字》的民谣这样说:爱名如子;百衣…阅读全文
2015-12-26|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2|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3|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3|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5|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5|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4|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4|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6|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6|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5|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1|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2|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2|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3|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4|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5|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6|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5| 作者:刘郎闻莺
2015-12-26| 作者:刘郎闻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