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母舰简单汇总(一)

2022-08-27 19:21 作者:鸡撒豆  | 我要投稿

一:大型航空母舰

赤城号航空母舰

赤城号的前身是按照1922 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停止建造的战列巡洋舰,依照日本海军主力舰命名规则,战列巡洋舰的舰名取自日本国内的著名山岳,赤城山是位于位于群马县东部的锥形复式火山,海拔1828米,赤城的摇篮曲,古代侠客国定忠治的故事都与赤城山有关,而赤城号被改造成为航空母舰后也保留了原命名,该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先后参与偷袭珍珠港、南方支援作战、印度洋攻略等行动,最终于1942年6月4日被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击沉在中途岛附近海域

简单舰历

1920年12月6日于吴海军工厂开工

1922年2月5日中止建造

1923年1月12日开始航母改造工程

1923年11月19日正式变更舰种

1925年4月22日下水

1927年3月25日竣工

1927年8月1日服役

1933年11月~1934年1月于横须贺海军工厂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改装

1935年10月24日~1938年8月31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装

1941年12月7日作为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旗舰参加偷袭珍珠港

1942年1~2月参加南方支援作战

1942年3~4月参加印度洋攻略作战

1942年6月4日参加中途岛海战被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击沉(1942年6月5日4时55分最终沉没)具体沉没地点为北纬30度30分,西经178度08分

基本数据(1938年改装后)

造船厂家:吴海军工厂

船籍归属:横须贺镇守府

施工情况:1920年12月6日开工,1922年2月5日停工,1923年1月12日开始航母改造,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竣工,1927年8月1日服役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36500吨,公试排水量41300吨,满载排水量42750吨

主尺寸:全长260.7米,宽31.3米,吃水8.71米

飞行甲板尺寸:249.2×30.5米

动力装置:8台技本式高低压蒸汽轮机,4轴推进,19座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

输出功率:133000马力

最高航速:31.2节

续航力:8200海里/16节

燃料搭载量:重油6000吨

兵装:6门单装50倍口径三年式200mm舰炮,6座双联装45倍口径十年式120mm高射怕,14座双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炮

载机量(1941):72架,其中零式舰战21架,九九舰爆21架,九七舰攻30架

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带127mm,机库甲板57mm

首末任舰长:海津良太郎,青木泰二郎

1925年4月6日在吴海军工厂刚刚进水的赤城号航空母舰

1927年6月17日正在伊予湾试航的赤城号航空母舰,可见此时的赤城号还是独特的三段式飞行甲板
1930年8月15日停泊在横须贺港的赤城号航空母舰,旁边的是长门号战列舰
1941年12月正在向珍珠港前进的赤城号航空母舰
1942年6月4日上午在中途岛海战中躲避美军空袭的赤城号航空母舰,其后方是野分号驱逐舰

加贺号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中,加贺号是和赤城号齐名的航空母舰,两者出身相似,都是“八八舰队”计划案中计划建造的大型主力舰,最终都改装成为航空母舰,不同的是加贺号的经历比赤城号要更加曲折,是接替关东大地震中受损的天城号战列巡洋舰改装成为航空母舰,加贺在各种方面都与赤城号较为接近,部分观点甚至将两舰划为准同级舰

依照日本海军主力舰命名规则,战列舰的舰名取自日本古代国名,加贺是现在石川县南半部的前田侯百万石之地,以金泽平原为中心,在古代是越国的一部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加贺号先后参加偷袭珍珠港、支援南方作战等行动,最终于1942年6月4日被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击沉在中途岛附近海域

简单舰历

1920年7月19日于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

1921年11月11月17日下水

1922年2月5日停工

1922年7月转移至横须贺港

1923年11月19日正式变更舰种

1924年9月2日于横须贺海军工厂进行航空母舰改装

1928年3月31日竣工

1929年11月彻底完工

1932年1~2月参加上海战事

1933年5~6月于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改装

1934年6月25日~1935年6月25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造

1937年8~10月华中作战

1938年华南作战

1941年12月7日参加偷袭珍珠港

1942年1~3月参加南方支援作战

1942年6月4日参加中途岛海战被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击沉(最终于1942年6月4日19时25分沉没)具体沉没地点为北纬30度20分,西经179度17分

基本数据(1935年改装后)

造船厂家:川崎神户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

船籍归属:佐世保镇守府

施工情况:1920年7月19日开工,1921年11月17日下水,1920年2月5日停工,1924年9月2日开始航母改造,1928年3月31日竣工 (残余工程于1929年11月大体完成)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38200吨,公试排水量42541吨,满载排水量43650吨

主尺寸:全长247.65米,宽32.5米,吃水9.48米

飞行甲板尺寸:248.6米×30.5米

动力装置:2台布朗柯蒂斯式蒸汽轮机,2台舰本式高中低压蒸汽轮机,四轴推进,8座吕号舰本式高温高压重油专烧锅炉

输出功率:125000马力

最高航速:28.3节

续航力:10000海里/16节

燃料搭载量:重油7500吨

兵装:10门单装50倍口径三年式200mm舰炮,8座双联装40倍口径八九式127mm高射炮,11座双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炮

载机量(1941):75架,其中零式舰战21架,九九舰爆27架,九七舰攻27架

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带280mm,机库甲板57mm

首末任舰长:河村仪一郎,冈田次作

1928年9月15日在管山湾试航的加贺号航空母舰
1928年11月20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舾装的加贺,舰艉两侧设置的通烟管道非常引人注目

1930年拍摄的加贺号航空母舰俯瞰照片(后期上色)甲板上停放的飞机为一三式舰攻
1936年正在实施舰载机着舰作业的加贺号航空母舰
1941年正在向珍珠港前进的南云机动部队,照片于瑞鹤号航空母舰上拍摄,前方的巨舰为加贺号航空母舰

翔鹤级航空母舰

翔鹤级航空母舰是日本海军在《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失效后制定的第三次舰艇补充计划中设计建造的第一款大型航空母舰,该级舰的两艘被列为第三次舰艇补充计划的第三四号舰(一二号舰为大和,武藏),该级舰在服役后不久就赶上了太平洋战争,两艘姊妹舰在太平洋战争中东拼西杀,参加了除中途岛战役外的所有航母大战,随着瑞鹤号在恩加诺角海战被击沉,迎来的便是日本舰载航空兵的没落

翔鹤号航空母舰实际上已经是第三代翔鹤,舰名之由来如字面所喻“翱翔天空的鹤鸟”

鹤鸟自古以来被尊崇为吉祥之鸟,在冠以象征幸运的“瑞”字作为二号舰之名,实为无上吉庆

简单舰历(翔鹤)

1937年12月12日于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

1939年6月1日下水

1941年8月8日竣工服役

1941年12月7日参加偷袭珍珠港

1942年1~2月参加南方支援作战

1942年3~4月参加印度洋攻略作战

1942年5月参加珊瑚海海战受创

1942年8月24日参加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1942年10月26日参加圣克鲁斯海战受创

1944年6月19日参加马里亚纳海战被美国海军刺鳍号潜艇(SS-244)击沉(最终于1944年6月19日14时10分沉没)具体沉没地点为北纬12度00分,东经137度46分


简单舰历(瑞鹤)

1938年5月25日于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

1939年11月27日下水

1941年8月14日转移至吴海军工厂最终舾装

1941年9月25日竣工服役

1941年12月7日参加偷袭珍珠港

1942年1~2月参加南方支援作战

1942年3~4月参加印度洋攻略作战

1942年5月参加珊瑚海海战

1942年8月24日参加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1942年10月26日参加圣克鲁斯海战

1944年6月19日参加马里亚纳海战

1944年10月24~25日参加恩加诺角海战,被美国海军TF-38航母特混舰队击沉(最终于1944年10月25日14时14分沉没)具体沉没地点为北纬19度20分,东经125度15分

基本数据

造船厂家:翔鹤横须贺海军工厂;瑞鹤川崎神户造船厂/吴海军工厂

船籍归属:吴镇守府

施工情况:翔鹤1937年12月12日开工,1939年6月1日下水,1941年8月8日竣工服役;瑞鹤1938年5月25日开工,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竣工服役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5675吨,公试排水量29800吨,满载排水量32105吨

主尺寸:全长257.5米,宽26米,吃水8.87米

飞行甲板尺寸:242.2米×29米

动力装置:4台舰本式高中低压减速齿轮蒸汽轮机,四轴推进,8座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

输出功率:160000马力

最高航速:34.2节

续航力:9700海里/18节

燃料搭载量:重油5000吨

兵装:8座双联装40倍口径八九式127mm高射炮,12座三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炮;瑞鹤1944年10月时:8座双联装40倍口径八九式127mm高射炮,96门九六式25mm高射炮,8座120毫米28联装对空火箭炮

电子设备:21号电探2座、13号电探1座

载机量(1941):84架,其中零式舰战20架,九九舰爆32架,九七舰攻32架

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带105mm,机库甲板84亳米,轮机舱46~65mm,弹药库132~165mm

首末任舰长:城岛高次,松原博(翔鹤)横川市平,贝塚武男(瑞鹤)

1941年8月23日新建成的翔鹤号航空母舰
1941年9月25日刚刚竣工服役的瑞鹤号停泊于神户湾内
瑞鹤1941年开战时状态
1944年10月正在向命运之地前进的瑞鹤号航空母舰(居中),距离镜头最远的是瑞凤号航空母舰,最近的是若月号驱逐舰
恩加诺角海战中弥留之际的瑞鹤号航空母舰

大凤号航空母舰

1939年9月初,在第三次舰艇补充计划出台仅三年后,日本海军随即制定了第四次舰艇补充计划,要求建造大和级战列舰三、四号舰(三号舰即改装成为航空母舰的信浓号)为首的80艘军舰,总吨位高达321000吨,而由于承重的预算压力,这80艘军舰中只有1艘航空母舰,编号130,即后来被称为“机动部队最强空母”的大凤号航空母舰,这也是日本海军专门建造过的唯一一艘装甲飞行甲板航空母舰,但大凤号生不逢时,服役仅三个月,第一次参加海战就被潜艇鱼雷袭击,后因航空轻质油爆燃导致沉没

舰名大凤所喻为比大鸟更加雄伟之物,也由此窥探日本海军对此舰的期待

简单舰历

1941年7月10日于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

1943年4月7日下水

1944年2月3日转移至吴海军工厂最终舾装

1944年3月7日竣工服役

1944年6月19日参加马里亚纳海战,被美国海军大青花鱼(SS-218)命中一枚鱼雷,导致航空轻质油泄露,后爆燃沉没(最终于1944年6月19日16时28分沉没)具体沉没地点为北纬12度05分,东经138度12分

基本数据

造船厂家:川崎神户造船厂/吴海军工厂

船籍归属:舞鹤镇守府

施工情况:1941年7月10日开工,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竣工服役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9300吨,公试排水量32400吨,满载排水量37268吨

主尺寸:全长260.6米米,宽27.7米,吃水9.67米

飞行甲板尺寸:257.5×30米

动力装置:4台舰本式高中低压减速齿轮蒸汽轮机,四轴推进,8座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

输出功率:160000马力

最高航速:33.3节

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

燃料搭载量:重油5700吨

兵装:6座双联装九八式65倍口径100mm高射炮,22座三联装九六式mm高射炮 (另有资料为17座三联装,20座单装)

电子设备:21号电探2座,13号电探1座

载机量(马里亚纳海战):75架,其中零式舰战27架,九九/彗星舰爆27架,天山舰攻18架,二式舰侦3架

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带55~165mm,飞行甲板95mm(装甲飞行甲板覆盖面积约为飞行甲板总面积百分之50),水平装甲甲板75mm

首末任舰长:菊池朝三

1944年6月上旬拍摄于塔威塔威海湾的大凤号航空母舰,其左上是翔鹤号航空母舰,右上是长门号战列舰(后期上色)
大凤号航空母舰受击想象图
试航中的大凤号航空母舰
大凤号航空母舰线图

信浓号航空母舰

信浓号原本为日本海军第四次舰艇补充计划中计划建造超级战列舰大和级的三号舰,也是第四次舰艇补充计划中排在第一的战舰,信浓号于1940年开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便停工,,原因倒不是日本海军的重心开始偏向于舰载航空兵,而是信浓号竣工至少要到1945年,而日本根本没有打算进行如此漫长的战争,眼下需要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到短时间内可以完工并立即投入战争的武器,以便能尽快击败美国

1942年机动部队中途岛惨败,在修订的改五计划中便决定将未完工的信浓号战列舰改装成为航空母舰投入战争,可这艘还未服役就夺得“最大航空母舰”头衔的巨舰在服役后第一次出航就被美国海军射水鱼号潜艇(SS-311)击沉,创下了“最短命航母”的记录

舰名为日本古代信浓国,现位于长野县中部高原,在改装成为航空母舰后信浓号也保留了原舰名

简单舰历

1940年5月4日于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

1942年6月30日开始航母改造

1944年10月8日下水

1944年11月19日竣工

1944年11月29日在日本近海被美国海军射水鱼号潜艇(SS-311)击沉(最终于1944年11月29日10时57分沉没)大致沉没地点为北纬32度,东经137度

基本数据

造船厂家:横须贺海军工厂

船籍归属:横须贺镇守府

施工情况:1940年5月4日开工,1944年10月8日下水,1944年11月19日竣工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62000吨,公试排水量68060吨,满载排水量71890吨

主尺寸:全长266米,宽36.3米,吃水10.31米

飞行甲板尺寸:256米×40米

动力装置:8台舰本式高低压减速齿轮蒸汽轮机,四轴推进,12座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

输出功率:150000马力

最高航速:27节

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

燃料搭载量:重油9000吨

兵装:8座双联装40倍口径八九式127mm高射炮,37座三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炮+40座单装九六式25mm高射炮,12座127毫米28联装对空火箭炮(沉没时只安装了一部分)

电子设备:21号电探2座,13号电探2座

载机量:计划搭载47架,其中烈风舰战18架,流星舰攻18架,彩云舰侦6架,备用机5架

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带200mm,飞行甲板95mm,机库甲板190mm

首末任舰长:阿部俊雄

信浓号航空母舰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拍摄于1944年11月11日,信浓号航空母舰正在东京湾进行海试,此时距离沉没还有一周多
信浓号想象图
信浓号作战想象图
为信浓号护航的著名祥瑞舰雪风号驱逐舰,克死了信浓后下一个倒霉的就是大和了
击沉信浓号航空母舰的功勋潜艇射水鱼号(SS-311)

以上为日本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六艘大型航空母舰,下一期将汇总中型航空母舰,此作为新人试水之作,若数据有误欢迎批评指正(大佬们轻点喷)


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母舰简单汇总(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