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的制作工艺


古筝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现代“折面筝”和传统挖筝两类。
折面筝,是用几块不同的木料粘结起来的。由于制作过程中要把面板折弯,所以叫“折面筝”。
折面筝的制作,是先用松木制作一个框架,框架里面再粘接用色木制作成的弦钉板和松木制作的立撑。如下图: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折面筝、半挖筝的面板绝大多数都是泡桐木的。框架绝大多数都是松木的。那些所谓的老红木筝、紫檀筝、楠木筝等,只是指贴在古筝框架上的饰板材料而已。
面板,是用桐木切成的薄板:

经过水浸蒸煮风干一系列处理后,把面板烘烤成弧形,再粘接固定到框架上:

面板粘好的半成品:

折面筝的优缺点:
1:面板是直板经过烘烤挤压形成的弧度,有回弹的应力。木纤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或拉伸。内撑与面板粘接在一起,会影响面板的整体振动,发音不如挖筝自然。
2:使用越久音色越单薄、枯燥。寿命相对短。
3:节省材料。
4:折面筝工期短、收效快、工法简单。购买面板做筝成本低,适合大量生产,价格低,迎合现代普通消费者。
古代制筝,采用“刳桐为体”的方法。即把一段桐木从中刳空,然后再加上底板制成筝体。及至近代,在民国年间或解放初期,民间艺人制筝,仍有用“刳桐”的方法。
而这种制筝的方法,我们今天叫做“挖筝”。
挖筝又分半挖和整挖两种:
半挖筝
半挖筝就是用一整块木头,刨挖出面板需要的厚度和弧度,再粘接上框架。
挖制的面板:

由于面板是挖制的,所以就没有了折面筝面板存在的缺陷。但是需要的木材厚度相对要厚,废料。
整挖筝
整挖筝就是面板加侧板都是一整块木头挖出来的。


整挖筝一般内部不设支撑。有的话,也没有折面筝那么大。面板的振动要比折面筝好。

挖筝的优缺点:
1:木材老化5年甚至更久,需要大量储备木材,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
2:面板的处理需要很深厚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3:以前的制作费时费力,工期长,产量小,技术成本高。现在采用机械挖制,情况有所改善。
4:板材毛孔不会因为挤压变形,音质与音色稳定性高。
5:音色寿命和使用寿命长达30年、50年或更久。
6:音质、音色醇厚、纯净(部分有古琴的味道)。
半挖筝的框架和折面筝一样。整挖筝的边板和面板是一体且都是桐木的,硬度不够。为了增加其强度,保证声音的稳定,也会在表面再粘贴一层硬的红木板。
现在市面上上海筝、西安筝、扬州筝、河南筝,包括台湾筝等,品牌很多。不管是折面筝还是挖筝,优秀的原材料、良好的工艺和制琴师的经验和态度,决定了一款筝的好坏,并不是说挖筝就一定比折面筝好。消费者可以多对比对比声音。好古筝音色清透醇厚,共鸣性好,质感通透,高中低音过渡自然,余音绵长,细腻变化多端,可以将各种曲风展示的很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