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实」当烨伊老师来书友会时,会谈些什么

2021-12-31 14:52 作者:张惴惴的陈  | 我要投稿

文字稿内容已取得了书友会的授权。

本次活动邀请到村上春树的译者烨伊老师做客。

群内氛围很好,有喜欢角色扮演的朋友,非常可爱。

弃猫

2021.12.8烨伊老师做客村友会微信群全纪实

欢迎仪式

NHK收费员:欢迎烨伊老师!

牛河:准备撒花!

任蓓:欢迎烨伊老师!

言:欢迎烨伊老师!

Eva:[欢迎]

李怡踊:欢迎烨伊老师!

张惴惴:欢迎喵

徐晓阳:[撒花]

初美:欢迎!


遥:“烨伊,我想问”活动开始。列队(已抢先)欢迎可以不加克制地开始了。


言:呱呱呱呱

烨伊:[动画表情]

牛河:[喜欢你]

李怡踊:[你好]

白衣卿相:呱~

Witt:哇凹

张惴惴:送猫猫一本签名书吧老师

Witt:爱了爱了

NHK收费员:呱


遥:绵谷升可是久未露面了,你来了,他也来了。


Witt:呱

牛河:我老板来了!

18 Til I Die:呱呱欢迎烨伊老师


烨伊:那我就开始了= =


初美:请请


遥:嗯,时长1分钟的欢迎仪式结束,收!

自我介绍

烨伊:(语音)

哦,大家好,我是烨伊,特别感谢大家这么热情,今天很高兴能在姚老师的邀请之下加入这个村友会,跟这么多村上的书迷们亲密接触。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零八年开始接触图书翻译的,然后一四年就是研究生毕业之后去了新经典做日语编辑。不过那个时候跟村上的书其实没有什么交集,当时我主要做的是生活美学类的书,还有一些随笔,然后一九年就是磨铁的文字工作室有一个工作重心的调整——他们开始以做日本文学为主。因为我个人更加倾向于小说这个品类嘛,所以我就去了磨铁文治,然后也有幸在文字期间参与了《弃猫》《第一人称单数》其实主要是《第一人称单数》的策划工作。

啊,其实在我毕业之后的七年里面,就是从一四年到今年八月底我离职,嗯,我上班的八个小时时间,其实我都是日语编辑。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去公司做翻译的,但是其实上班的第一天,领导就跟我说,你可不能在上班的时间做翻译啊。所以我90%的书的翻译都是在业余时间做的,然后剩下那10%,可能是我们部门突然有一个特别着急要的书,然后我就临时去赶一下进度这样。

我一般那个时候做翻译,最开始是下班回来晚上做,嗯,可能每天从九点做到十点半这个样子。后来就是觉得上了一天班儿已经特别累了,然后可能没法保持特别好的状态,就改成了早上起来先译一个小时的书再去上班,然后通常这一个小时是躺在床上译的。嗯,到了今年就是慢慢儿的,就觉得如果再继续做这两件事情的话,可能因为策划编辑也好,还是图书翻译也好,可能各方面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吧,就会担心自己可能两件事情都做不好。

嗯,这个其实有点像村上老师在跑步那本书里面写的,就是他会写到他年轻的时候关掉那个酒吧,然后专心去写作的那么一个心路历程。就我当时也正好在那段时间看了跑步的那本书,然后就觉得,哎呀,跟我的心情特别特别的一致。对,所以我今年八月底就辞去了在文治的编辑的工作,然后现在是一名全职译者,现在的状态就是基本上每天在家做翻译。

然后我刚刚看到群里大家的昵称,觉得好像各位都非常专业吧。我其实只译过村上的两本书,就是《弃猫》和《第一人称单数》嘛,我觉得可能对村上的认知是比不上很多群友的。但是姚老师说今天是一个挺轻松的聊天儿,所以就跟大家轻松的聊一聊,今天的这个聊天也就只限于这个群里,大家想问什么的话,我能答的基本上都会回答。


Eva:好哎!👏 👏 

牛河:温柔到我牛河了[流泪]

李怡踊:译者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

既定顺序

遥:号码牌1号上线

牛河:!

牛河:

老师您好,不要害怕,牛河我跌跌撞撞地走来了,十分抱歉今天仍穿了那件皱巴巴的西装,毕竟离婚已经许久了。为了维持故事秩序,今天我仅仅是《奇鸟行状录》里的牛河,也就是绵谷升先生的手下!我是脏兮兮的三块豆腐高,让人看着别扭,但对不起,要请您多少习惯我这一存在才行。

言:哈哈哈哈哈哈

牛河:[Hi]


牛河:

村上作品中时常有一些像我一样的特殊人物,诸如牛河我和您翻译的品川猴都是日常生活里被扩大化的异形部分。牛河把异形最直接诠释在外貌上,混迹在人群之中,就像是酸乳酪中的大蜈蚣一样引人注目。品川猴则把异形表现在对待情感的方式举止上,从而将其爱的孤独极致化。


烨伊:就是说不是1Q84里的牛河吗?


牛河:是的是的,为了保持故事原则,今天我仅仅是《奇鸟》里的牛河。(入戏)


羊男君的咖啡馆:@烨伊 《第一人称单数》中,你最喜欢哪部作品?


烨伊:最喜欢养乐多燕子队

(有和老师喜欢一样的朋友吗?)


牛河:羊男君说完啦

牛河:我继续滔滔不绝喽

牛河:

二者有共同之处,敏感,孤独,善良。牛河我时常觉得自己是夜行动物,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开始,就抱着这样的想法:对谁也不示好,也不轻易流露出感情。这点和品川猴对待女人的情感方式有些类似,都将自我情感置于暗室,隐藏起来。实际上,我们可能都是扎扎实实的深情人物。

牛河:

这些在日常中处于“夜行动物”地位的人物,却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共鸣,让读者产生心疼感,然后反观自己身上格格不入的“异形部分”。


烨伊:您请


牛河:

读者对牛河我较正面的共鸣可能在于,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无所谓的信鸽,替人办事又任人驱使的神灯,尽管自称“感伤和正义感是牛河最不擅长的领域”,但是我细腻的情感性在于:在所处的阴暗的工作环境里熟悉不致受伤的诀窍,且对事情发展的敏感度极高,懂得眼下触动的是否是麻醉好了的部位。这些是牛河异形之下的细腻和温柔,给读者了良性的反射。


牛河:

想问问您,翻译完《品川猴的告白》后,在自己的生活里会不会时常感到品川猴式的共鸣:即品川猴或其生存逻辑就在身边,以哲理性和现实性的方式同时存在。


羊男君的咖啡馆:

@烨伊 《第一人称单数》中,如果用一个主题来概括,您认为是什么,这些短篇背后是否有一条主题贯穿始终呢?


牛河:

羊男君 别着急 我们是领过号的!还没有到自由环节哦!


烨伊:

太牛河了哈哈哈哈哈哈


牛河:

献上牛河水印


遥:

@羊男君的咖啡馆 抱歉,请保持秩序哦,现在是领到号码牌的同学交流时间,后面的自由提问环节有机会。


烨伊:(语音)

嗯,其实提到品川猴的那一篇,给我感觉更深的还是它的告白那一部分。就是嗯,故事里面说的那个极致的爱,还有极致的孤独,我某种程度上,觉得爱和孤独,它可以是划等号的。就是嗯,我们可能说对一个人的感情,即便我们不是单身,即便两个人是在一起的,但是可能在这种爱的过程之中,可能还是会感受到孤独。

嗯,所以说我在这个故事里面看到的更多的其实是一只跟人群,嗯,不太相容的这样一只猴子,然后他也可以说是一个和世俗格格不入的这么一个个体,就是一个异类,怪咖这种存在。然后他喜欢上了和自己不同的人,这种感情可能得不到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就只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比如说文中的方法是这只猴子他去偷了那个喜欢的女人的姓名,然后用这样一些方式去把自己的爱情刻在心底。


牛河:

牛河我离婚了,还很孤独,爱和孤独的双重性在轮番伤害我...

牛河:

谢谢您的回答!!


烨伊:(语音)

就是,其实前几天我也有偶发过这样的感慨,就是觉得,无论是处于一个人的状态,还是两个人的状态,爱情或者是其他,就是很多感情吧,都是一个人的事,是这种一人称单数的。就是因为你对对方的感情,可能对方有的时候他/她理解不到,然后嗯,感情可能是没有办法去要求回报的,然后如果说回报,或者说就是你所说的这种哲理或者现实的话,那可能就是在故事之中被偷走名字的女人可能偶尔会忘记她们自己的名字。嗯,那在现实生活之中可能会以其他的方式显现在对方的身上。只不过,可能对方意识不到,这是你的爱作用在他/她身上而已。


牛河:

烨伊女士,抱歉牛河我刚啰啰嗦嗦了很多,现在化身简洁牛河!

牛河:

阅读了您的译作,觉得您翻译的感觉类似于在剪掉多余的枝叶,回归故事自身是一棵简洁的,在不同读者阅读后会自行生发的树的本质,更追求理智冲淡的文本氛围。和林少华老师营造的那种漂亮的或者有个性的村上氛围(好像在空气中明显挥发的胡椒颗粒那样的)村上氛围不太一样。想问问您是否是刻意追求这种翻译方式和感受。


烨伊:(语音)

啊,其实嗯,谈不上刻意地用理智去冲淡什么东西,因为嗯,在做翻译的时候,我还是以遵照原文为第一准则的。然后就是我觉得可能不同的译者会因为自己的风格不太一样,它呈现出来的文字风格可能也不太一样。就是比如说中文里面你同样说一句话的话,也可能会因为说话这个人的语气,重点位置放的不太一样,然后听到的人感觉可能也不太一样。


然后对于一个日语的句子的话,可能译者的理解就也会有不一样,然后译者翻译出来之后,读者的接受可能又不太一样了。嗯,然后我觉得,同一个作者,他在不同的那种创作阶段,他的用词和他的心态可能也会不太一样。对,所以说,其实我追求的是那种尽量去真实的完整的去传达,只传达出来我阅读了这个文本之后的我的体会和感受。


烨伊:答完啦~


牛河:明白啦!谢谢您!牛河我爱您


牛河:手动欢迎下一位!


遥:世上不存在村上以外的另一个100%的村上,感谢每位译者老师为我们带来各自理解的村上。

2号提问者

遥:号码牌2号拥有者收费员@NHK收费员 请上。

NHK收费员:收费员我来了啦

遥:怎么一激动还整起了港台腔

烨伊:谢谢牛河写了那么多hhhh

烨伊:收费员您好

NHK收费员:老师你好 进了我们村 就要向收费员我缴费 我来收费的时候记得给我开门啦

牛河:这位也是我们牛河大军里的!隆重推荐!

烨伊:我不能偷偷看电视吗

NHK收费员:不行 记得交费哦 老师

初美:怕是没有电视也要敲门的


NHK收费员:我的第一个问题刚刚老师您答啦 我问我的第二个问题

NHK收费员:

我知道老师您曾经是老二次元了,想问您对“中二”这个词的看法。村上现在七十多岁了,可心境却像是一个少年,这种内心的质朴对他的作品和生活产生着影响。这种“中二”的品质是否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着影响?


牛河:对女孩子要温柔些!收费员君!


烨伊:嗯我用答题来缴费


牛河:人类高质量缴费


NHK收费员:没问题!收费员我不拍你的门了


烨伊:(语音)

是想要知道我对中二这个词的看法,是吗?就是中二,它其实一开始的本意不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的那种心态嘛,就其实我最开始接触到这个词,应该是在研究生的时候,嗯,然后那个时候我其实翻完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不久。

后来我就在网上看到,有些读者评论,就是说太宰治其实就特别的中二。然后呢(笑)我反正慢慢的就理解了那种中二的感觉吧,就是我,我其实觉得我确实是挺中二的,但我感觉可能学日语的,或者被日语文学文化,被日本文学文化影响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中二的气质吧(笑)

比如说有的时候工作起来可能会突然一下子给自己打鸡血,然后恨不得像“日剧跑”那种,然后就让自己燃起来,有的时候又会特别特别的丧,我觉得全天下就我最丧,我感觉这种其实都是中二的一部分。

情绪并不是特别的稳定(笑),不是一个情绪稳定的年轻人。

烨伊:嗯大概就是这样。


遥:在看一部太宰的稿子,短篇小说,就真的有许多中二的桥段,边看边想笑的那种。


烨伊:(怎么感觉自己有点像动森的角色在说话...)


NHK收费员:那收费员我问第三个问题啦


遥:(回复烨伊)快别提这一茬,一会儿一群动森爱好者又要涌出来。


NHK收费员:

想要知道老师您对《烧仓房》改编的电影《燃烧》结局改动的看法。我开始看村上的时间比较晚,而且是大多是按着时间线看的。一开始我觉得村上对于一些恶的处理是不作为的,而近些年的长篇开始对这些恶进行了“刺杀”这种动作,而《燃烧》最后也发生了“刺杀”,所以我觉得这个改编是合乎于村上的。想问问老师的看法。


烨伊:哈哈哈哈哈


烨伊:(语音)

我其实看过《燃烧》(电影名),但是并没有看过《烧仓房》。但是你说的那个对于恶的处理,村上的前后的一些变化,我确实也有和你同样的感受。就是嗯,他一开始,好像确实没有明确的做出对最后这些恶的部分,他们有什么样的结局,但到了他后期的作品,往往是会给一个比较明确的答复。


然后在你这个问题之下,我决定这两天回去就把《烧仓房》补一下。

NHK收费员:好的好的 老师

遥:感谢惠顾短篇小说集《萤》。

烨伊:补完之后再来续费!

NHK收费员:收费员收完费啦

3号提问者

遥:3号@初美 请上线。

初美:这里是初美

烨伊:初美您好

初美:那么我就直接切入正题啦。

记得村上在谈到翻译工作时提到过更打紧的是翻译者与作品的气质是否相投,我觉得您的译作交融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所以,很想听听您对老爷子的作品更多是怎样的感觉,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呢?就像牛河君刚刚说的译者之间不同的那种氛围感,我想知道在您心中身上这氛围感是何种形态呢?村上的世界在您看来又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烨伊:(语音)

就是我觉得他的句子其实是,嗯,给我的感觉其实是挺年轻的。虽然在《第一人称单数》这一本书里面,可能八个故事里面有很多都在讲他的回忆阿,也有许多读者评价说,觉得村上上年纪了什么的。嗯,但其实他的句子里面给我的感觉,他始终都有那么一种年轻的一种清爽感,然后觉得比较轻盈,而且他又会在一些比喻和用词上面显得很有个性,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比喻,又会因为这种比喻,然后他就会有他自己本身的那种韵味。


嗯,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笑),更多的可能还是比较谨慎吧,然后会比自己同期,就是这几年去翻译的其他的书相比,会更加谨慎的去处理这个文本。因为对村上的书来说,大家对译本的讨论也确实还蛮多的。

初美:永远十八岁!

烨伊: (语音)

嗯,就是确实,我记得当时那个编辑在交《弃猫》那本书的策划书的时候,他也提到,就是说可能村上他作为一个作者,然后他会有不同的译者,那么,是不是如果村上他本身的文字魅力足够的话,那么由不同的译者来译,然后读者都能够体会到他的一些专属村上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这种内容就是在我翻译了之后,我也会有相似的感觉。

嗯,整体上感觉他的氛围感,其实还是挺青春的。之前会看那些什么《海边的卡夫卡》之类的,那些他比较早期的作品,会觉得哎呀,好年轻。然后一个主人公在一个故事情节里面慢慢的去成长这样一个感觉,然后其实到了他现在的这种短篇,嗯,我觉得那种青春感还是特别的足。

但是他的这种青春感又和太宰治那种颓废的青春又不太一样,就是我觉得他这种青春,他又有一种,嗯,怎么说呢,就是有一种哲理,有一种哲思在里面。


牛河:村上永远前卫!!

烨伊:是一种让人思考的青春

初美:初美我正是因为这种思考彻底沉沦了

牛河:永泽他不靠谱!初美快跑!

烨伊:嗯大概就是这样~

短暂的4号提问者

zeng:提问,想给群里421位村友每人整一本村上的签名本。如何达成?

初美:好的,谢谢老师~

遥:这是4号号码牌持有人。

烨伊:我觉得……我应该先搞定自己的村上签名本再说哈哈哈哈哈哈

魚:5号我来了

魚:快接住我

zeng:村上好像在日本经常会有小的研讨会

小川:是个伟大的提问

zeng:好报名参加的么?

烨伊:四号无解,下一位

5号提问者

魚:五号四连击!

魚:5号の提问(图片)

1、开篇的《在石枕上》里面女主提到“偶尔想被人抱一抱”,这种村上描述女性的心情属实吗?(即便不是被心仪的对象抱),还有就是从你理解的角度来看,这到底是种怎样的心情(我是男的,好奇心害死猫);2、《奶油》里面这种女主恶作剧的心情很可怕,想问问您看,与男性相比,女人是否会爱的更深刻?同时恨得也更惊心?3、《棒球场》里面提到村上个人最喜欢的场所,您个人有类似这样的最心仪的场所吗?4、《第一人称单数》里面那个3年前的水边,令男主只能闪身走人。能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善于忘记,甚至故意不去回忆过去某种不堪的往事。那么,您觉得,这到底是种好事还是一种坏事?谢谢。

牛河:品川猴!放大点!

遥:@叫T.F の品川猴 5号竟然懒到如此地步,令人发指。


烨伊:(语音)啊五号的第一个提问,嗯,我看了一下在《第一人称单数》这本书的第九页嘛,就是女生说我偶尔还是想被男人抱一抱的,但是其实呢,它这个上下文好像是她因为喜欢这个人,所以才想被他抱呀。


魚:5号一手是老板 一手是爱的烨伊

烨伊:(语音)好像是她特别喜欢这个男的,然后男的并不是很喜欢她,所以她因为特别喜欢这个男的(笑),才会想让他抱,难道不是这样的情节发展吗?

遥:念在他是匆匆刺杀完boss赶来参加的份上就原谅了吧。

烨伊:(语音)然后如果是嗯,跳出这个上下文情节的话,如果是问女性是不是偶尔会想被不是自己心仪的人抱一抱的话,我觉得这个应该取决于她当时的心情吧。就是,如果她的感受就是特别想找个人抱一抱他的话,那可能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不是她特别讨厌的人的话,应该都没有关系吧。

魚:原来她喜欢男主啊 看来我理解错了 女人原来都是口是心非~

烨伊(语音):然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其实作为一个女性也不知道,也不知道(笑)男人到底能爱到什么程度。或者比如说你认为你作为一个男性,你会偶尔想被一个普通的女人抱一抱吗?

嗯,然后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就比如说好像男人更容易受到荷尔蒙的影响,女人会更加长情一点什么的,但是这个还是因人而异吧,这个事情好像不会因为性别而不同吧。

魚:好问题 让我陷入了沉思

烨伊:(语音)

然后你的问题四,你是问故意不去回忆这种不堪的往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吗?就是我对于你这个问题有点没太理解,然后我就先回答你的第三个问题哈。

第三个问题,你是说养乐多燕子队那篇,应该是说村上他在棒球场度过了很多时光,然后从他自己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写作者变成了一个,对他的书获奖,然后他的作品获奖,然后他出道了,所以说应该是你指的这个地点,对于村上来说应该是这个球场。类似的这种场所,我好像是没有的,也可能我的人生还没有那么的长。嗯,但是我会有比较喜欢的歌手,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在听五月天的歌,然后他们的歌儿会在不同的时候给我不同的鼓励和陪伴,就是会有那样一种感觉,在你有各种各样情绪的时候,嗯,你好像突然就会想去听一首歌。

我觉得可能一首歌或者一个地点,然后一本书之类的,嗯,可能都会成为陪伴一个人的成长,青春老去的陪伴,很长一段时光吧。就是我感觉有一个喜欢的这种,无论是歌曲也好,还是地方也好啊,都还挺好的,可以丰富人生的回忆。

遥:是缘分呐。五月天和村上也有不解之缘。

言:五月天!!!

牛河:!!

魚: (语音)烨伊老师你好,那个第四个问题是这个样子,就是可能不是每个人,但是可能有个别人他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就像书里面男主这样的一个心境:就是有可能在自己过往的人生当中做过一件很不堪的事情,然后这个事情过于不堪,以至于在现在的自己来看的话,不愿意去回想,或者是逃避当初那个不堪的事情,以至于采取了一种故意回望啊,故意忘记不要去揭开这个伤疤的一种情景。


也就是说不要去面对自己内心黑暗的那一部分,所以在这种情景下有两种做法,一种就是说勇于去揭开它,还有一种就是索性让它过去。那么就是我想问的是,就是您觉得这两种方式的话是一种是回避,一种是直面,更加倾向于采取哪一种态度啊,为什么?

此时,小约撤回了一条消息

遥:@小约 请静候。后面还有持牌者,请等待宣布自由环节哦


烨伊:哦,也就是说,你想问的是,嗯,当人生之中发生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是应该勇敢的去面对,还是说去回避对吧?


小约:正在编辑不小心发出去了[捂脸]

魚:对✓

魚:您怎样理解看待这样困惑

烨伊:嗯,我个人觉得就是如果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的话,嗯,可能还是去揭开这个东西,直接去面对它会比较好吧。因为,或者也可能是说和村上的文本也有一定的关系,就是其实他的很多创作都是在搞一个宏大的命题,然后主人公在里面对吧,逐渐的去解开这个谜题,其实也是一种直面的过程。

魚:村上小说中有回避的,也有面对的。

魚:好了,最后很喜欢您的封面,配个话 “我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魚:谢谢 下一位~

烨伊:(语音)但是我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好的事情,面对不面对好像并没有特别的重要。比如我昨天(笑)丢了我的耳机,然后那个耳机其实还挺贵的,然后也蛮有特殊意义的,是我男朋友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然后我丢了之后,一度非常的痛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去买一个一模一样的,颜色和型号都一模一样的,然后这样就会给我一种感觉,觉得这个东西它还在。

6号提问者

遥:@­方兴艾 来咯。

­方兴艾:烨伊老师好!(6号小心翼翼问好,毕竟四舍五入就是与村上搭话)

烨伊:(语音)

但是后来呢,他就跟我说你这个东西丢了就丢了吧,它已经丢了,你再去买一个一样的,其实它还是丢了(语音)。然后我当时的反应就是我问他,这个东西我不去面对,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嘛。所以现在我还是更倾向于去换一个新款。嗯,就是这种,我觉得这个事情可大可小,主要还是取决于它在你人生之中的比例和分量有多大,嗯,我会觉得越是一件大事儿,你可能更应该去面对吧。

魚:哈哈 让他再送一遍!证明对你的爱

烨伊:[萌鱼表情包-对]

烨伊:六号您好~~

­方兴艾:烨伊老师要再平复一下丢耳机的情绪吗

烨伊:[流泪猪猪猫-哭]

魚:你送一个马上就平复下来了。

­方兴艾:等奖学金发下来应该可以的!

­方兴艾:那求联系方式好了

­方兴艾:我还是暂且先提问吧

sxk:得送个不会丢的

烨伊:我还是先平复下来好了

烨伊:来吧六号~~

­

方兴艾:

那我先把问题发出来咯,我的问题是:

您先前作为读者与现在作为译者,对于村上的形象认知除却刚刚提及的年轻化的语言外,还会有什么差异吗?

我可能先入为主地推定了您先前是其他老师译著的读者,所以问题有点趋向于聆听您对译著与原著之间差异的看法。如果您先前是以阅读原著作为读者的话,我们也很好奇您作为译者与村上进行思想上的深度交流时,是否对于村上的形象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呢?

烨伊:(语音)哦,我其实最开始是从读林少华老师的作品接触到村上的。嗯,后来我又读了,因为在学校要写论文,然后读了村上的原著,但不是同一本书的那个原著,没有对照着去看过。

­方兴艾:除烨伊老师外,我只读过林老师的译著,有时会担心自己喜欢的是村上还是林少华老师,很害怕会不会有这种认知差异呢?

烨伊:(语音)嗯,然后当我读到那个原著的时候,确实觉得好像和译本给我的感受还是不太一样,所以当时我也是通过这个感受让我更加觉得翻译这件事情很有意思。嗯,可能每个人译出来的东西都会不同,但是等到我自己翻译过村上的作品之后,我再回看就是林老师也好,施老师也好,他们译的村上的作品,然后我会觉得,虽然每个人好像特点都不太一样,但是其实还是能从他们的中文之中,直接还原到一些。哦,我好像因为我译过村上了,我知道这些地方在日文里面是什么样的表达。

遥:盯着时钟转动的大家不用担忧,烨伊老师已经特地为大家延长了交流时间,还有机会哦。

烨伊:(语音)然后在我读了他的原文,或者是说我做了他的译者之后,我会觉得他原文之中的那种节奏感,其实更加明显,但是这个节奏感,其实它是一种那个日文它本身的一种节奏感,这个东西确实很难通过中文去传达。然后再一点就是,对他本人的那种认知,好像就会更加丰富一些,他的跑步这个事情,然后还有电台这个事情,我也是在今年还是去年的时候听了那个他的电台,然后听到他的声音,跟我想象之中的也不太一样,但是现在这些都联系到一起了,就感觉他的形象更加的丰满吧。

嗯,你说你担心自己喜欢的到底是村上还是林老师(笑),我觉得不用有这种担忧,因为林老师他的那个翻译它本身就很优秀呀。然后再一个就是,其实我在做了村上的译者之后,确实更加能够体会到林老师他很多地方为什么要这样那样的去译了。嗯,我觉得这种认知差异,因为本身你喜欢一本书,作为我的话,我会更加喜欢它的故事情节。

­方兴艾:就像我之前豆瓣悄咪咪私信您,说读《起风了》《人间失格》时一直以为您是一位眉目俊朗年轻先生,看到您的豆瓣后有了一种形象反差的惊喜。[鼓掌]

烨伊:(语音)而且其实林老师他的用词,嗯,就是我觉得他能够把村上的那种个性的用词,我前面有说到,就是他的村上的语言,就是在一种特别流畅的状态下,突然会蹦几个很个性的词或者比喻,嗯,然后我觉得林老师对这种东西抓的特别特别的厉害,特别的到位

烨伊:啊我对上号了。。。

方兴艾:烨伊老师的回答让我体会到了本雅明的观点:译者的工作不在于准确直译,而在于将译者的感觉传达给读者[合十]。我的问题问完了,谢谢烨伊老师。


刘村友:老师你好

烨伊:可爱表情包-谢谢


刘村友:

1.看到您在豆瓣的书评才知道原来翻译工作是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做的,而您在辞职之后依旧选择翻译工作,想知道您至今为止坚持翻译工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2. 村上春树在30岁时看养乐多燕子队比赛时突然涌起了写作冲动,而您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某个瞬间对某部作品产生强烈的翻译的想法呢?

3.在出版作品之后,您会关注网友评价(比如豆瓣上的短评或书评)吗?您如何看待网友的评价(比如和其他译者之间的比较)?


方兴艾:原来烨伊老师还记得我呀[让我看看](不对劲)


烨伊:记得~~


烨伊:(语音)

啊,刘村友,你好,这个第一个问题就是至今为止,坚持翻译工作的最大动力,首先还是对对翻译这种文字,转换这这件事情本身的喜爱吧,然后还有就是这些年来读者们的肯定(笑),就是会会经常收到,比如说微博上会收到私信,然后豆瓣的话也会收到一些邮件,然后有的读者会夸我(笑),然后其实还是挺受用的,嗯,会觉得特别的开心。

因为其实现在在国内翻译的图书翻译的这样一个状态,其实译者会,相对于收入来说,译者可能会投入很大的特别大的吸引力吧,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得到读者的肯定,这个真的是会特别开心的一件事儿。其次还有一个我,我个人的一点小情节,就是我在做翻译。从零八年开始,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其实自己是有一种类似于执念的东西,是希望自己关切的人能够看到,能够看到我的作品,然后在这一点上,有点像我最开始说的品川猴的那个样子,不过后来我也发现,我关切的那个人,他也确实有在关注我的作品,所以嗯,我还是蛮欣慰的。

然后你的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对某部作品产生强烈翻译的想法。我其实特别想翻译《浪客剑心》,它是一个漫画,因为特别喜欢这个动漫,然后最早是接触了他的排版吧,应该反正是盗版的书,那个时候还在上学,然后后来又看了动画片儿,然后就是特别喜欢,我是《浪客剑心》的脑残粉,所以特别想翻译这个(笑)。

嗯,第三个问题。我会关注这些评价。嗯,我觉得都还比较正常,就是喜欢某一个译者的风格也好,还是说觉得我译的好,或者不好也好,那些都是读者的个人感受嘛,可能最开始做翻译的时候看到一些不好的评价,还会自己心里面特别玻璃心,但是越做到后面可能会这个状态就逐渐的就没有了。然后有的时候也会觉得一些评论,可能不是无论好评还是差评,就是可能不是冲着作品本身,也许是冲着我,或者是冲着出版方来的,我觉得都OK吧,就是互联网是一个很开放的状态嘛,就是嗯,大家怎么评价就怎么样呗,无所谓。


烨伊:答完啦~


刘村友:好的 谢谢老师[强][强]


遥:还有一位8号企鹅君因为工作关系没能来,我来代劳哈。


遥:

1.由于不懂日文,很多人都只能通过译本去了解村上,我想知道,村上的原文究竟是怎样一种风格,是否可以形容一下?

2.烨伊老师,除了您本人(我很喜欢您的译作),村上中文版的译者还有:林少华、施小炜、赖明珠和刘子倩等几位老师,他们的译文都很出色,但从文字风格上讲,您觉得谁的译文更像村上?

3.您个人比较喜欢的、值得关注的青年作家和青年译者都有哪些?

谢谢!


遥:@海邊の企鵝君 


烨伊:企鹅君辛苦了


遥:等他空下来会很开心收到回复的。


烨伊:(语音)

企鹅君的第一个问题,啊刚刚前面有有适当的提到过一部分了,就是我觉得他的原文其实是挺平实,晓畅的,那么一种感觉,就是读起来的直观感受是特别畅快的。嗯我是在大四写论文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他的原文,然后之前还以为就是像村上这样一个文学性很高的作者,然后读它的原文会不会比较痛苦,但是其实当时读到之后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的。嗯然后会觉得他的那些有个性的比喻就特别的有意思,比如说像那个第一人称单数里面,披头士的那一篇,他会把那个回忆、记忆比喻成躲在外套口袋里面熟睡的、暖呼呼的小猫。


然后这个就一下子你就能感受到,就是他所说的这个记忆,对那个主人公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就是特别的直观。嗯,然后再比如说像《挪威的森林》里面,他会说,对喜欢一个人的比喻说会是像喜欢一只春天的熊,然后就是这种比喻,我觉得特别特别有意思。然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好像有些难以回答吗?就是因为每个译者他都有自己的特色,然后再一个就是港台版的译者,嗯,其实我做编辑的时候,有时候也会买港台的译稿回来,然后,其实我觉得港台的稿件和简体中文版的稿件还是不太一样的。


然后这种不一样,嗯,并不是说一定是译者翻译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可能港台说话的那种语感和大陆的语感也不太一样,嗯,所以我好像可能无法直接去解答你的这个问题。然后第三个(问题),个人比较喜欢的,嗯,其实我还真的就是说,相对于作家来说的话,可能更会关注一些比较能够达到我心里面去的作品,然后日本的一个青年作者叫朝井辽,就是写《何者》的那个作者,然后我看过他的日语的小说觉得,嗯,挺有情绪上的共鸣的。


然后青年译者的话,嗯,其实有很多我关注的青年译者,都是我的编辑朋友们,就是大家都认识,也许没有见过面。嗯,比如说像那个黄建树老师,他是英语译者,然后他是,他自己也是编辑,嗯,然后我们有的时候会在网上讨论一些翻译上的事儿,还有编书的事儿,然后对于他所说的,就是他的工作量,翻译的工作量,还有他翻译完之后他会回来改稿子,他对那个改稿子的要求和力度我都觉得挺厉害的;然后还有法语译者,像唐洋洋老师,然后最近我看了他的那个《让我独自一人》是一个公版书,嗯,我觉得他的译法挺学院派的。


18 Til I Die:(图片)烨伊老师您好:

  村上曾说,写作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请问您在翻译作品时会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村上?会在某些时候感受到自己,甚至治疗到自己吗?

  您曾在《弃猫》的译者手记中写道:“我们这一批读者不曾经历村上和其家族所经历的那些年代,历史却不会更改,更不容我们忘怀。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看不见的过去影响着。” 对于出生于01年的我似乎赶上了二十一世纪所有的更迭,但是父母的思想会相比这个时代更加深刻地影响我。您在留学日本兼职教中文是所遇到的生于中国、9岁回到日本的老爷爷,跟您可以说是所谓的“忘年交”,您在与他接触时真的会没有或者说较少有年代的隔阂吗?联系你们的是一种对中国的情怀还是别的什么呢?

  您说到会有一种希望自己关切的人能够看到您的作品,您在翻译之余会有写“属于自己的作品”的冲动吗?

  字迹拙劣望包涵:)


烨伊:嗯答完啦~


烨伊:[发呆]


遥:(回复图片)这是在抢滩自由提问第一问吗?


烨伊:现在进入到自由答题的环节了吗~~


NHK收费员:是的是的


遥:持有号码牌的同学已经交流完毕,个个满意而归。(企鹅君的满足感会有延迟)


羊男:我来啦

自由提问环节

遥:接下来进入自由提问环节。限定款,第一个——


小约:可以自由发言了吗


言:刚刚得知老师是个五迷真的很开心啊[笑脸][笑脸]

我是在看到五月天阿信推荐的书单之后才去阅读的村上,之后才会对于文学有这么大兴趣,那么想问问老师您是有着如何的机缘巧合之下才去对翻译或者说您所进行的工作感兴趣的呢?

2.刚刚看到老师您所说日文的的节奏感,老师能为我们准确解答下这种节奏感是什么吗?


18 Til I Die:嘿嘿,看到您在豆瓣里写到“见字如见面,比起铅字很想看手写体”就冒昧的这么写下来了


言:[捂脸]刚刚编辑完,就来了


遥:(回复18 Til I Die)是非常有心的爱的回应呀。


烨伊:那我先回答见字如面的问题吧!


遥:那么@18 Til I Die 先,@言 稍后,也拿到机会咯。


言:好的


烨伊:(语音)嗯,在最后面那一段,你在问我有没有写属于自己的作品的冲动,其实这个冲动有过,或者可能在我开始做翻译之前(笑)就有过,但是我觉得好像自己并不是写作的那块儿料,可能更加适合翻译。嗯,所以最近做了翻译之后,反而渐渐的没有这种冲动了,至少目前并没有这些打算。


嗯,然后你说那个,我在《弃猫》手记里面写的,嗯,日本的老爷爷。对,我们应该就是忘年交了,然后,和他的接触,我觉得可能也是他的一种对我的一种关照吧,就是我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感觉,“哦,他是另一个年代的人”,然后我们之间无法沟通啊,那种感觉没有,其实我当时每一次跟他交流,都觉得自己的口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练习,就是我们会说上一下午这种感觉。


嗯,我觉得联系我们的话,对于老爷爷来说,我觉得应该是一种对中国的情怀,因为他出生在中国,嗯,而且他在和我交流的过程之中,也会经常提起,他以前曾经在中国的这段事情,然后他会认为说这个当时中国的百姓对他们的帮助特别大,所以他也一直有关注,嗯当地的一些中国的留学生。


然后对于我来说的话,一方面是就是自己当时在异国他乡有一种,孤独感和…对,就是不踏实的感觉;然后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觉得我还是可能和老爷爷比较合得来吧,就是和这个老爷爷性格上,嗯,然后也会想到自己家里面的长辈,会想到自己的爷爷啊,自己的姥爷什么的,就是特别亲切的一种感受。


烨伊:(回复言)下面答这个


18 Til I Die:感谢您的回答![玫瑰]


言:刚刚得知老师是个五迷真的很开心啊[笑脸][笑脸]

我是在看到五月天阿信推荐的书单之后才去阅读的村上,之后才会对于文学有这么大兴趣,那么想问问老师您是有着如何的机缘巧合之下才去对翻译或者说您所进行的工作感兴趣的呢?

2.刚刚看到老师您所说日文的的节奏感,老师能为我们准确解答下这种节奏感是什么吗?

3.在这本书的《奶油》一篇中,村上有写到这样一句话“你的大脑啊,是用来思考难题的,是为了想方设法 把不明白的是想明白而存在的。可不能软趴趴地偷懒哟!”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村上为现如今的年轻读者所说的话吗?以及在这边中所提到的“有好几个圆心,而且没有圆周的圆”,让我想到人生,人生莫不是这样吗?我们的人生莫不似绕着几个主题兜兜转转,反反复复的吗?


烨伊:(语音)下面回答五迷的(笑)问题,我还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吧,第二题(笑),第二题我愣了半天都想不到怎么去很好的解答。

烨伊:嗯,这个问题已经扩充到三道题吗?(笑)三道还是四道了?


言:哈哈哈哈哈第三道是昨天写的[捂脸]


烨伊:(语音)

我先答第一题啊,就是那个机缘巧合,就是我在零八年的那个时候,我大三,然后我自己是一直比较喜欢看书,然后比较喜欢文学这个东西,然后呢,大三的时候,我有一个学姐,她办了一个版权公司,嗯,他当时需要一批学弟学妹给他,帮他做翻译,对,然后从这个机缘巧合之下,嗯,然后接触到的图书翻译。


嗯,你的第三题,你的第三题可以理解为是他对年轻读者说的话呀。嗯,我觉得村上在这一本书里面,他的个人输出,他的个人观点输出还是挺多的。嗯,然后你的感受,对,你的感受我也看到了,“人生莫不是这样吗?”(笑)嗯,挺好的(笑)。

我们晚安叭:哈哈哈哈哈 嗨~学姐![亲亲]


烨伊:还可以再接受一位!


羊男(同时):

烨伊老师,您好~《奶油》中提到有无数个圆心,但没有圆周的圆,可否谈谈您对此的理解?(先把问题放上来,待会再回答我的就行,这是全书唯一一处读得不太顺畅的地方)


小约(几乎同时):

为缩短篇幅,夸赞的话就一句,因为作品好读,所以贡献5的销量送朋友们啦。有的问题被上面的朋友问了,那我还有两个问题:一是您在创作(翻译)中,对周遭环境有要求吗,比如推开窗就有植物,比如有音量适中的音乐萦绕,或是有设置什么特定的环境再进行创作?二是在创作过程中如何保持专注,不受琐事影响,抵御来自各方的聒噪。

遥:很多有这种传承环境对走上这条道路也有助推作用,就像远坤也是,当时出道是因为在学校论坛看到了征集启事。


烨伊:(回复我们晚安叭)你去国图了吗?


我们晚安叭:没有!


我们晚安叭:我找到那本书啦!


羊男:抢到了最后一位[让我看看]


小约:抢位置[坏笑]


烨伊:(语音)羊男的那个问题,就是他有无数圆心,没有圆周的圆,这个可能每个读者的理解都不一样吧?就是我感觉他这篇,其实嗯,他的也不能说是说教意味,就是他的观念感还是挺强的,我觉得也许就是他所说,人生中的奶油或者奶油中的奶油,可能就是人生之中的那种精华部分,那他说有无数个圆心,但没有圆周,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就是它有很多个精华的关键的点,然后但是这些点他未必能够,他未必一定要连接起来,一定要就是有多么的成体系,多么的成逻辑,嗯,你觉得呢?(笑)


我们晚安叭:有一位姐姐给我找到了『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国』的中文的电子版[害羞]


烨伊:(回复小约)这个我也答了吧~最后一个回答答完就去吃饭啦~~


我们晚安叭:嘿嘿嘿 学姐辛苦啦!


遥:感谢加班答附加题的温柔。[玫瑰]


烨伊:(语音)我在翻译中的,对环境的要求是,一定要有很好的采光,然后我希望我的写字台可以对着窗户,就是在窗子下面。


言:辛苦老师啦


遥:答完这一题下班咯。


烨伊:(语音)然后也会比较喜欢听音乐,但不会一直听,有的时候,听着听着要停一下。嗯,可能会听一些,我还会听一些白噪音。


斯普特尼克:祝老师工作快乐,永远青春呢


羊男:好的~谢谢烨伊老师的解答,我也尝试自己再去理解一下


烨伊:(语音)最后这个创作过程中如何保持专注,不受琐事影响。这个我觉得一旦你有了死线(笑)卡住你,对,然后你就会保持专注了,再一个就是,当你那个进入到文本里面的时候,你会逐渐进入一个状态,之前看过一个书,这叫什么心流的状态吧,就是你就会看进去了,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出活儿了。


烨伊:(语音)好啦,我答完啦~


遥:感谢烨伊今天来,午饭在招手,要吃得饱饱的来抵御北京冬天的寒冷哦。


Eva:比心

羊男:准备去吃午饭啦~

小约:辛苦啦

18 Til I Die:老师太温柔了!

彭少君:感谢烨女士[抱拳][庆祝]

方兴艾:感谢烨伊老师 [小海獭鼓掌]

遥:好,接下来请在去吃饭的路上接受无限量表白,bye~

烨伊:谢谢姚老师的全程守护!还有各位群友的热情支持!

yln:     默默听着的读者终于可以出来了!

……

下一期会更新施小炜老师的。

「纪实」当烨伊老师来书友会时,会谈些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