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寓言+》

2023-03-18 09:26 作者:乾坤大挪逸  | 我要投稿

                                                             《乌龟与兔》

乌龟与兔的寓言故事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 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
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 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乌龟与兔的寓言故事点评
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自己的条件占有优势,但是如果一味的自大与骄傲,那么也是有可能会失败的。而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胜之不武不如不胜,输也扬名。

输就是赢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来而守株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伴随幸运的往往是不幸,人一旦产生了不劳而获的心就会沦为笑柄,令人开心雀跃。

这是病啊得吃药啊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①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②,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③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④,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课文注解: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欧洲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里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宙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神的首领。 ②凡人:这里指世间的人。 ③赫拉:宙斯的妻子 。

④饶头:商人为了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品以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做“饶头”。


一、 为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雕 )diāo像 宙( zhòu )斯 hè( 赫 )拉

庇( bì )护 ráo( 饶 )头 爱mù( 慕 )

是人就可能会犯的错误,只不过轻重不同。

赫尔墨斯

                                                                    《蚊子与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长呼一口浊气,蚊子就是蚊子,不对称打击难防难躲。只能是一物降一物,不服躲着走。

我把秘密告诉了蚊子,蚊子信心十足的想告诉全世界。

照亮思想

                                                                      《女娲造人》


原文:
俗说开天辟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
译文:
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人与人大同小异差一点就差一点点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gài)汲(jí),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而:于是,就。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居:停留。于: 被及:待,等到。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对:应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满脸忧愁的神色。
他的一个朋友为他担忧,关切地问:“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
这个人叹了口气说:“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我的身体到哪里去躲藏呢?”
他的朋友就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 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这个人又说:“这天如果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
他的朋友又劝导说:“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团气体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的。”
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地陷了,人又怎么办呢?”
他的朋友又说:“地,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塞满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跨步、跳跃,每时每 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这个人听后,放心下来,高兴极了。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下来,高兴极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无所寄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③,因往晓④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⑤。若屈伸呼吸⑥,终日在天中行止⑦,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⑧?日月星宿,不当坠邪⑨?”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⑩,亦不能有所中伤(11)。”其人曰:“奈地坏何(12)?”晓者曰:“地,积块耳(13),充塞四虚(14),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15)?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1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 子》

哈哈哈哈啊哈哈啊哈哈哈

杞人忧天寡人患得患失也

不可得而心闷

可得也而身懒

无可奈何也


《寓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