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十章 齐家治国

2022-01-15 08:27 作者:夏洛特罗曼蒂克  | 我要投稿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入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译文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是说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从来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就算在家里,也能完成对全国人民的教化。孝顺父母,可以用于侍奉君主;恭敬兄长,可以用于侍奉长官;慈爱子女,可以用于体恤民众。《康诰》说:“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婴孩一样。”内心真有这种仁爱的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从来没有先学会养育孩子,然后再出嫁的女人啊!

原文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官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入者,未有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君主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君主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君主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关联就是这样密切。这就叫作:一句话就会败坏整件事,一个人就能安定整个国家。尧、舜用仁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着学会仁爱;桀、纣用暴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着学会凶暴。君主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相反,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如果他本身怀有不符合恕道的品性,而想教化别人讲求恕道,那是从未有过的。所以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原文《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诗经》说:“桃花鲜艳美丽,输液浓密茂盛,这个女子嫁来了,一家人和和睦睦。”让自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教育一国人都和睦。《诗经》说:“家中兄弟和睦友爱。”家中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教化一国人都和睦。《诗经》说:“仪客没有差错,才能成为四方各国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别人效法时,然后老百姓才会去效仿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的道理。

第十章 齐家治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