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考研经验】5000字谈如何上岸西南交大建筑,23届西南交大建筑


李同学在风暴学习课程记录

风暴23届西南交大建筑考研成绩统计,风暴23届最终上岸西南交大建筑5人,恭喜吴同学取得总分379分的高分,同时也恭喜其他成功上岸的同学。(以下成绩均为真实数据,系统均能查学习班种记录,如有统计错误请联系老师更正)

一.
李学姐全年考研经验分享
01 个人信息
下面是我的考研经验分享,也是对自己两年考研经历的一个总结。
首先讲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一个二战生,在这次23届考研中,考研成绩349,其中政治60,英语65,快题128,理论96,上岸西南交大建筑专硕研究生。
一战虽然是用尽全力备考,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但是效率并不高,最终成绩离学校分数线也是差了几分,第二次备考就深刻总结复盘,因此也有许多感悟和一些个人学习方法。但由于我本人是属于记忆力不太好,理解能力也不足,所以在学习上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我的方法也是仅作参考,大家需要在各种经验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化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02 考研动机
首先是明确目标。在大一大二时有考研的想法但不够确定,真正确定这个想法是在大三后了,当时也没有别的想法,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就只是一心想要读书,继续学习研究与深造,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未来规划,不明确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所以我希望大家如果要考研一定要想好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考研,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的话,那么我想要说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绝不要半途而废,不要因为外在的环境而受到影响,如目前的就业形式如何啊等等,否则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时常迷茫与痛苦。我们这个时候对未来的具体规划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也并不知道未来形式的发展究竟如何,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坚定下去考上研究生,与其工作三年,不如利用这三年的时间深入学习的同时也去尝试不同的选择,比如在之后可以实习也可以钻研学术。
另外建议大家,对于考研务必尽早准备,因为我开始学习就非常晚了,是在大五上半学期的实习期,当时还要面临学校的一些事情比如实习以及后期的毕业设计开题,时间是非常不够用的。那么我了解到现在很多同学都是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了,还会在寒暑假学快题,平时会一直学习英语,所以后面应该可能也会越来越内卷,现在的分数普遍也会越来越高,因此越早开始学习越好。
03 择校建议
关于择校,我想说如果不是非常想要留在省内,也可以报考其它的院校,也许竞争不会那么大,也更容易上岸哦。(但大家一定根据自身专业能力来选择学校,不要盲目跟风)举个例子吧,一战时,班上根据自身情况报考其它省的高校的同学很多都上岸了,而我们大部分扎堆报考西南交大的就有很多没有考上。所以我现在想的是如果当时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选择学校,毕竟二战上岸的喜悦始终没有一战就成功的那么浓了。还有就是千万不要想着考高分,上不了一志愿学校还可以调剂之类的,现在调剂的非常非常的困难了,一志愿上岸是最好最稳妥的了。
此外,选择学校除了看它的地理位置、学科评估等级、报录比、历年分数线等之外,还需要关注它是否保护一志愿、专业课会不会压分等等。那种会大量收调剂同学的学校最好不要选择,压分严重的学校也慎重,尽管你很想报考,我身边有个同学就是例子,她很喜欢那所学校,但是呢专业课压分严重,连考两年都没有上,最终也没有办法调剂,非常地遗憾。
最后在确定学校前,一定要先认真看看所选学校的历年真题卷,对考试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再结合自己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04 资料收集
在确定好学校之后,或者确定考研后就要立刻收集相关学习资料,例如政治、英语、专业课的书籍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视频以及历年真题的资料等等。
05 全年复习总体时间安排
1)春季基础阶段(3-6月):此阶段主要是学习英语和建筑学理论。
a.英语:每天记单词,跟着视频学习长难句、语法、阅读理解,4、5月(根据自己情况)就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04-10年),英文字写得不好的有时间可以练习字帖。
b.建筑学理论:理论如果不报班,就自己过一遍,不用刻意记忆知识点,但要整理好背诵笔记以及图集,便于后期背诵,如果报了班就跟着上课就可以了。
c.快题:如果报了班,跟着完成训练就行,如果没报班,就自己多抄绘优秀案例、优秀快题、效果图等,培养画图手感。许多经典案例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就有,或者b站上有很多相关视频,可以b站上学了一些,tb上也买了一些案例讲解课。

2)暑假强化阶段(7-8月):
a.英语:英语真题每天坚持做一天2篇阅读(11-18年),做完之后跟着讲解视频再梳理一遍。
b.建筑学理论:整理好背诵笔记,开始做真题。
c.快题:这个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快题的练习,我是暑假再去风暴再跟着上课练习(一战也是在风暴学习),有条件的最好是在之前的寒假上一次快题基础班,暑假的时候再上快题提高班。
d. 政治:可以在学完快题后开始复习,跟着视频快速打基础,然后练题。
3)秋季巩固阶段(9-11月):
a.英语:第二遍刷英语真题每天坚持做一天2篇阅读(04-18年),总结复盘每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开始做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基础差的可以结合视频学习再练题。11月可以开始背诵作文。
b.建筑学理论:整理答题模式,开始背诵理论知识(最好是9月就开始),每周做一次真题,形成输入—输出的模式;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跟着图集画图,反复画,配图十分重要!
c.快题:每周练习一套,保持手感,画完可以自己找学长学姐评图。
d. 政治:尽快结束基础学习,每天练题,争取多刷几遍选择题,材料题可以等12月在集中记忆。
4)最后冲刺阶段(12月):
a.英语:后期时间不多,每周末模拟考试一次(19-23年),平时就每天分析模拟考后的2篇阅读以及小三门,作文背诵。
b.建筑学理论:最后一轮背诵理论知识,每周做一次真题;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画图,反复画。
c.快题:每周练习一套,保持手感,画完可以自己找学长评图。
d .政治:做肖四肖八,复盘后反复刷题,背诵肖四材料分析题/腿姐押题讲义。
06 各科学习策略
1)英语
我是四六级低分飘过,所以基础不算很好,因此在英语上花了大量的时间。
a.记单词+长难句学习:可以用墨墨背单词结合手写记忆,我一战是自己用朱伟的恋练有词,然后完全自己手写单词记忆,二战由于有了一定的基础了所以就用墨墨背单词来记忆了。一战用过“不背单词”,但是个人认为“墨墨背单词”这个软件要好用些,缺点就是要收费,看个人情况。单词真的很重要,已经无法用文字描述它的重要性了,反正越早开始越好,这是做英语题的基础,早晚都要记忆,并且每天都要坚持,一直到考前。
长难句:我看的是刘晓燕的课,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看就好。

b.阅读:一战我是看的唐迟的逻辑课,看完还是正确率不高;后来二战我是看的一笑而过里的孔玮老师的视频,她讲的真的很好,会告诉你做阅读的逻辑思维以及方法,能够让你脱离以前的做题惯性思维,了解出题人的出题规律,我是二战才知道这位老师,之后就是很后悔没有早点认识她。
我的建议是在看完基础方法课后,就开始自己做题,然后简单分析文章,标注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注释与摘抄,之后结合真题讲解视频,在深入分析和总结文章。
阅读有时间一定要多刷两遍,第一遍打基础,分析文章逻辑结构,题目类型;第二遍分析每个选项的出处,识别干扰选项的陷阱,了解出题规律。



c.完型:完型我看过很多老师的视频,包括刘晓燕,宋逸轩,易熙人,每个老师各有各的好。宋适合时间不够的同学,快速答题;我个人比较喜欢刘的课,生动有趣而且讲完之后你就会慢慢能做对题了;易他讲得非常仔细,听完后能学到很多,适合先做题,再听讲解,时间很多的同学可以选择他
d.新题型:我看的是刘琦老师的视频课,方法很有用,听完两节逻辑课后,就可以开始做题了,做完之后错误的可以再听真题分析
e.翻译:我是看了唐静老师的课,以前的翻译题很难,好像近两年感觉翻译题简单了一些,所以前期学好长难句很重要。
f. 作文:二战我是跟的周思成,虽然他有时候蛮毒舌,但是讲得真的可以,有逻辑,模板也很好用,而且押题真的神

2)政治
8-9月看徐涛的强化课,打好基础,搭配1000题使用
9-11月一直跟着腿姐直到考前。主要看了她的技巧班和冲刺班,同时每天练习1000题,第一遍是用的书,第二遍开始用小程序,微信里有很多这种刷题小程序,自行选择一个好用的就行,冲刺班后就有论述题背诵材料,可以早点背诵;后期喜马拉雅FM会有腿姐(陆寓丰)最新一期的政治带背,我当时是每天来回图书馆路上和去吃饭路上都在听。
12月上完押题班后,会有押题材料背诵,和冲刺班的背诵材料差不多,稍微改进增加了新的一些内容,一直背到考前。
不论跟哪位老师都可以,适合自己的就好,最后论述题可以选择背肖四或者选择背腿姐的,两者选其一背诵就好。考前最好模拟一两套题。
3)建筑学基础
理论教材首先保证教材先至少过一遍: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构造上下,建筑物理,公共建筑原理,住宅设计原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空间组合论等以及建筑遗产相关知识。个人认为时间不够或者精力有限,最好就报班,有整理好的完整背诵资料,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3-9月:一轮复习,整理背诵资料、每本教材的思维导图以及图集,图集一定要早点整理完,包括建筑史和建筑构造以及公建原理,住宅原理重点图,常用案例图(一些现代建筑如芝柏文化中心、王澍象山校区、崔恺杭帮菜博物馆等等)。
9-11月:二轮复习,反复背诵记忆,每周模拟真题考试。首先记忆教材总体的思维导图,然后再分章节背诵记忆,每天重复记忆,晚上默写思维导图,在导图里面补充关键词。
12月:查漏补缺记忆
重点记忆重要的名词解释,中外建史常用的案例,以前做的论述题真题,建筑技术部分常考的重点内容,另外建筑物理越来越重要,基础的计算题也要引起重视,有时间就最好理解记忆


小建议:
A.由于我记忆力比较差,所以我一直都是反复记忆,例如一本教材一共八章,那么每天两章记忆,第一天是1、2章,第二天就1234章,第三天就是123456章,第四天就是12345678章,第五天重复记忆前面所有内容(即12345678章),第六天输出或者模拟考试做真题,即拿着框架,默写关键词,关键点。
B.关于填空题知识,我是会把相关知识点自己录音,每天有空就听,亲测真的有用。
C.总结论述题答题模式,论述题的整理建议分点论述,逻辑要清晰。对于参考答案,不一定完全照抄,而且有些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还需要在网上大量搜集并整理成自己的完整回答,这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D.此外理论题的背诵一定要结合图示记忆的,图一般是占了很大的分值,甚至有可能没有配图就不得分的情况,所以不能掉以轻心,每天都要抽时间反复画图。对于建筑史图集,比如佛光寺大殿,巴黎圣母院,雅典卫城等等画的时候比例不能出错。对于建筑构造图,要把构造做法标注出来,建筑物理部分也要做到尽量配图,另外还有公建原理以及住宅原理的重要图也要记忆。
E.每周模拟考试一定要规定好时间练习,分配好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以及答题篇幅,因为考试时间只有三小时,题量较多,时间非常紧张,如果不练习很有可能会存在考试写不完的情况。通常名词解释题占A4的1/3,简答题占1/2,论述题A4一页。
4)快题
3-7月:前期时间较多,可以抄绘一些案例,学习体块组合以及造型设计手法
7-9月:我的快题复习起步的较晚。一战暑假期间我在风暴上过一次快题班,才开始接触快题,从基础学快题。集训期间当时是在一个很好很温柔的画炭笔很厉害的一位女老师来上课,后来我也在她的指导下学会使用炭笔来画快题。
9-12月:每周练习一套,可以不局限于报考院校的真题,也可以多尝试练习其它学校的真题,画完之后可以和同学相互评图,或者找学长学姐评图。
总之,快题就是不断的练习然后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画图方式,建议需要报相应院校的快题班,在集训期间可以进行一个有效的提高。
小建议:
A.刚开始画快题,不仅画不完而且图面很空,造型也不好看,也抓不住重点,后来就是通过不断的抄绘,学习一些画的好的表达技巧关键是各种配景以及体块的化整为零、建筑开窗方式等等,然后开始慢慢提高图面表达的丰富程度。
B.期间也通过总结大量的案例,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半个多月的不断的训练,总结规律,才熟悉了快题解题思路以及画法,总之后期需要熟练掌握一些体块的组合方法。
C.我画快题其实非常慢,并且一战时我的快题其实并没有画完,因为考试时没有时间紧迫的感觉,画平面图也花了很久的时间,所以最后得分也不高。因此在后来二战,我又再去上了一次快题提高班,然后深刻总结复盘,在图面表达方面、解题思路和应对策略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画图速度。考试前就着重练习自己熟悉的体块组合模式,抓大放小。
D.当自己设计不出好看的造型时,可以先尝试抄绘,快题案例抄绘可以直接在微信里搜索快题名称,就会出现很多别人画的很好的快题可以学习。
E.此外可以学会一套分析图的画法内容以及一些局部透视的小图画法。(加分图)
F.今年是要求A2图纸,不知道明年会不会也是A2,所以平时A1,A2最好都要练习。
二.
李学姐快题学习优秀作品







风暴设计教育在线咨询
单击二维码扫描添加咨询朱老师

高效且专业的手绘、考研培训机构——风暴设计教育
官方网站:www.fengbaojy.com
微信平台:fbsh19946951310
免费电话:1994695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