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EP:组合性(Compositionality)

2020-07-08 19:20 作者:屋顶现视研  | 我要投稿

原地址:https://www.douban.com/note/769458346/

*翻译: 第1,2节及作者尾注: cjy, 第3节: zz,第4节: 折口

 校对: cjy

(翻译计划来自于江ノ島语义淆与煎饼果子俱乐部,如果对相关方面有兴趣的话可以进来玩耍玩耍)

*作者Zoltán Gendler Szabózoltan.szabo@yale.edu,他是耶鲁的哲学与语言学系教授,主攻语言哲学与形而上学.

*英文术语标识,引用标识,和一些拿不准的地方会用小括号在文中标识出来,作者尾注会用中括号上标进行标识,而自作多情地作为一些基础性的注释与补充,会用正文中括号标识出来,以示区别。

*逗瓣不能打公式,连居中都没有,它就是个文傻网站,我也懒得专门为它再重新编辑一遍(虽然其实也不是很多),直接放图片将就看吧(

*参考文献部分请参原文: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compositionality/#Bib



First published Thu Apr 8, 2004; substantive revision Wed May 24, 2017


任何值得被称作一个语言的东西都必须包括,从其他有意义的表达建立起的有意义的表达。但它们的复杂性与意义是如何相关的呢?传统的观点非常严格:一个复杂的表达式的意义完全由它的结构,以及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决定,所以一旦我们将部分的意义和它们如何进行组合的,放在一起,我们没有任何余地完全说明了整个表达式的意义。这就是组合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它是大多数语义学(semantics)工作的基本前提。


组合性的支持者通常会强调我们的语言理解具有生产性(productivity)与系统性(systematicity)。我们可以在我们第一次碰到一个表达式时,就能理解到这样一个很大的,或者说是无限大的,复杂表达式的集,以及,如果我们理解一些复杂表达式,我们就将倾向于通过重组这些复杂表达式的组成部分以去理解其他的表达式。而组合性原则就应该是对这些现象的最佳解释。但组合性的反对者则通常会指出一些案例,一个较大的表达式看起来取决于说话者意图,语言环境,或者其各部分并没有类似依赖性的一些表达。他们尝试回应通过生产力与系统性进行的论证,坚持这些现象都是有限的,并建议我们采取其他解释。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SEP:组合性(Compositionalit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