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成魔 消磨殆尽——1986年法国爱情片《巴黎野玫瑰》观后感
1986年法国爱情电影《巴黎野玫瑰》

观影缘由: 电影《生死之间》的主角们因它相识——男主为她同译三小时的《巴黎野玫瑰》,纯碎是好奇心驱使~

观后感:《生死之间》两陌生男女是怎么看完这部躁动而又惋惜的法式电影呢?

剧情:这是一段神奇的爱情故事——相识于“干柴烈火”,相聚于“无路可走”,相恋于“受宠若惊”,相知于“他的书稿”,soulmate~

两人相处融洽,“我愿意和你呆在一起”,互相奔赴,一起刷墙,“我很有信心,我们还年青”。面对房东的“刷墙”无理要求,两人爆发争吵,女主依旧会安抚他:“如果我不钦佩你,我怎么会爱你呢”?平心而论,他一无所有,怎么会值得她钦佩呢?因为他收留了她?还是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

争执不下,暴躁的女主狂摔东西,意外地发现了书稿,她认为他应是大作家,不是水管工,房东的挑衅更让她坚定决心,她烧了房屋,男主只得随她飘荡,任她折腾~

一起来到城市,她日夜打字,他坚持写书,这一刻,超级和谐~

出版无望,女主极度崩溃,疯狂地伤人,庆幸的是:男主懂她的痛,替她摆平一切~

陪朋友回老家,男主两人留下来卖钢琴,一切都在变好:忘却烦恼,幸福生活,有求必应,女主不满的都改造,女主想要的都满足~

突然意外侵袭,男主砸墙,女主却又想到了他的书稿,怏怏不乐地离开~

闷闷不乐的女主控制不住内心的暴躁,再次爆发,暴走,自残,离家出走,被男主追回~

第二天,女主恢复理智,一切再次正常,男主却慢慢地转变了,拒绝了她的“散步”要求~

双份惊喜:生日快乐,女主怀孕,两人的生活渐渐步入正常化,而男主“嗨”后吐真言——你真无趣,总是让我感到孤单,而躺在床上的女主听到了吗?耐人寻味~

生活步入正轨:男主写作,女主顾家,可假怀孕打败了一切,她疯癫地自残,一步步地走向深渊~

女主再次疯狂,戳瞎了眼睛,医生:“这女孩完全疯了”,男主跟医生大打出手,男主:“我们一起出发度蜜月”,我以为男主要带她离开医院,不曾想:他亲手终结了女主毫无活力的肉体~

他俩的互相奔赴:她和他一起干活,“我很有信心,我们还年青”,她认为他应是大作家,为他奔前走后;他视她如命,尽其所能地爱她,而爱情必须有面包,卖钢琴难以维持,他便去抢劫~

他们的互相救赎:她发现了书稿,带他离开,催他成长,“你是个作家”;他待她如初,即使她疯癫,仍然不离不弃,“我得救她”~

他俩的互相体贴:她懂他的自卑,“我的文章可能永不会出版”,不,你是“现今在世的最伟大的作家”;他懂她的躁动,“她不能忍受静止不动”,因而面对屋主的欺凌,她和他吵架“你这懦夫”,他只是沉默无语,没有撂狠话“这是我的房子,你走”,女主一次次的疯狂,他的好脾气终究消磨殆尽,难以承受她的喜怒无常~

他们的相知相爱:她对他的崇拜“如果我写了这本书,我的生命便有了意义”;他对她的专情“她是我一生中唯一珍惜的东西”,“压抑欲望”,为她守身如玉~

主线是他俩的爱情悲剧,穿插了几段意外事件,推动剧情发展:自私的房东,傲慢的出版商{类似于蔚来hr辞退实习生事件,hr本可以温和,非要言辞激烈},共情的jc,互关的朋友~

一朝被蛇咬的清理员,互怼的新老jc,卖粉求财的小哥,主动示好的警卫,流水账式的描述,形形色色的人儿,五颜六色的世界~

面对老板娘的色诱,男主从开始的躁动到后来的拒绝,如此波动,导演借此来表达着爱情、情欲与婚姻之间的联系,“为了感到我是自由的,我压抑我的欲望”,始于她,忠于她,又或者自由有更深的含义: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

结局超乎想象,更残酷不已——书出版了,她却疯了,他终究无法拯救她,作为旁观者,我和老友有一样的吐槽——这是男主的不称职,怎么会让她的病情愈发严重呢?

面对时不时暴躁的她,男主无微不至,慢慢地,男主的耐性被磨灭着,他还能做什么呢?帮她解脱,给她自由~

第二遍,第三遍,我悟了——她的执念引发了她的狂躁,造就了她的悲剧,那如何科学地拯救她呢?答案只有一个——自我开解,外力根本无法深入,就像国漫《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的主题“心底有光,无人能挡”,正所谓“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自弃者天弃”。

附录
这电影剪得我难受,“明明爱还在,人却不在了”。所有的所有,归于一句“放下执念,享受生活”,会不会太过随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