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兵烽决》为例,观布袋戏中这奇特的对立
照理说天下之心,其强大者莫若王者之心
要不然也不会有并吞八荒这样的句子。但是兵烽决竟然又立了一颗救世之心,这是非常矛盾的!何为救世?救世就是整顿这个世界,简单的说就是平乱。此非侠所能及,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历来主张君主当是一个国家最仁义之代表,德行之典范,怀救世大愿威临天下,广施仁政,秉承天道,成圣君之伟业。圣君必怀救世之心,除了真正的圣主统御海内,率领人民齐心协力做到这一切,其他人是没这个能力的。
也就是说有救世之心的人,不当王,他的作用就会非常微薄,与他想达到的效果可说是萤日之别。偏偏这两家布袋戏都在贬王者之心而又捧救世之心,拥有救世之心的人与拥有王者之心的人必然对立,绝对不会合一 。
拥有救世之心的人呢还要不恋权势,最好他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典型的就是金光的俏如来,他墨家像控制傀儡一样控制其他国家,偏还要给自己按各种辅佐的名头。但也同时证明没有王者,救世之心只会形同虚设,朝令夕改,最后沦为一种精神内美好的愿望,整体上却是空泛而缺乏实际。至于霹雳,选择的是完全割裂,反正有王也是局域村镇类的,大的地方绝对真空,再渡造一个救世主不停的打boss,然后百姓自己安居乐业,属于非常理想化的情况,最贴近道域民众现在的真实想法。
如兵烽决里的荒禘塑造的多好,把王者该具有的智慧与武力分列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非常细致的展现出来,但他偏偏就没有仁者之心。即使他最后赢了,也是诛杀了仁德之心与救世之心后获得的血腥成果。
偏激且具有天真想法的文人历代都有,就像秦始皇、商鞅等等创下非凡功绩的人照样被人诟病千年。而诟病他们的人实际上却同时在享受他们的成果。此为他们成就大功业之大牺牲!
而现实里,道域之人天真的想法:他们的和平生活从天而降,生来就能享有,并且是能一直享有的。实际上它诞生于强者的手掌之中,不是他,也会是他,掌中之物绝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但它却妄想做第二个韩国,真是充满恶意的狂想!

借用韶无非那时的一段台词:最后才发觉这人生中迟来的恶意,原是如此的令人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