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吵架尚九熙《扒马褂》对比张鹤伦版?且看麦香骆驼技术评点
“迟来”的《德云社庚子开箱专场》,已于月初在北展剧场圆满结束。但关于这一场演出的议论近日一直在持续。
阵容“正常水平”
网友们纷纷表示,相比去年开箱时张鹤伦郎鹤炎开场、烧饼曹鹤阳和高峰栾云平参演的阵容,今年的开箱,张九龄王九龙开场、张九南高九成以及一贯的高峰栾云平参演,略显“寒酸”。

但如果对比更早的开箱,其实属于“正常”水平。
2018年的开箱,烧饼曹鹤阳开场,靳鹤岚朱鹤松参演(标配高栾不再赘述,下同)。
2017年开箱,同为饼四开场,冯照洋杨鹤通参演。
2016年,张鹤伦郎鹤炎开场,孔云龙李云杰参演。
2015年,闫云达刘喆开场,郭麒麟孙越参演。
2014年,依然饼四开场,郭麒麟阎鹤祥参演;张鹤伦在这一年跟师父师大爷合演《扒马褂》……

需要提醒的是,不能拿今天德云社众演员的名气来衡量今年开箱参演人员的“咖位”。须知过去每一年开箱演出参演人员当时在德云的分量,以及粉丝体量,并不比今天的龄龙、九南九成高出多少。

尚九熙《扒马褂》被质疑
演出节目后,官录迅速放出。有不少网友在观看尚九熙与郭德纲、于谦合作的《扒马褂》时,批评这一版的水平不如张鹤伦的版本。

其实这样的批评,和对阵容的质疑一样,忽视了太多因素的影响。
过去的官录,似乎是音频和视频都来源于同一机器,所以现场观众的反馈声音简直如在网络观看的网友的周围。而这些真实的笑声很容易产生“云观众”的共鸣影响。而后来,大概由于现场观众越来越热情,官录有意弱化了现场观众的声音。此为其一。
另外,对比张鹤伦演出时,今年开箱尚九熙的演出,受到的限制则更多一些。
在这么一个重要的舞台,跟师父师大爷合作,尚九熙显然有所准备。他真心准备的“我没有闪啊”包袱,联动社会热点,很能给这个节目加分。

但这个热点被刚被头部官媒指名道姓批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影响,优酷选择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一剪梅”。
众所周知,当年张鹤伦被观众戏称为“脏鹤伦”,可不是没有道理的。早些年的张鹤伦甚至整个相声行业,在台上的“底线”可要低得多。
随着舆论氛围的微妙变化,以及自己名气的逐渐上升,尚九熙越来越注意包袱的尺度,那么显得束手束脚也是自然。

《扒马褂》
要更详细地比较尚九熙与张鹤伦的《扒马褂》,您首先得明白这段节目。

群口相声《扒马褂》,灵感来源于清代笑话集《笑林广记》中一则仆人给主人圆谎但故事,且经过数辈相声艺人的努力,也演变出更多的“撒谎圆谎”套路,颇有些《八大改行》和《八扇屏》的意思。
至于入活前的垫话,自然也是各凭喜好,只要能不违和地说出“我不演了”,让腻缝有机会上来扒衣服就成。在过去,似乎多是由逗哏唱了三段太平歌词后宣布罢演的套路。

而在16年的纲丝节,跟于谦、高峰合作《扒马褂》时的郭德纲甚至拿《菜单子》(或者严谨些说,是他改编自《菜单子》的《郭家菜》)入活,自然未为不可。
捧新人
虽然没有成文惯例,《扒马褂》和《武训徒》都可以作为捧新人推出后辈艺人的节目,而后者恐怕level(级别)要低一些,有些新手村关卡的意思。
为什么说《扒马褂》的level要高一些呢?通常来说,《扒马褂》中逗哏的角色由新人负责,也就是负责圆谎的角色。那么这就需要逗哏演员演出“绞尽脑汁帮腻缝圆谎”的感觉,以期达到最好的节目效果。

而这就是为什么在德云社的重要演出,由班主郭德纲和他的搭档于谦带着表演《扒马褂》,成文被公认的“捧新人”的“预告”。
理解了以上内容,就不难去衡量张鹤伦和尚九熙的表演中分别的优劣了。
2014年德云社开箱演出,张鹤伦、郭德纲、于谦表演《扒马褂》。这段表演被部分人认为是“德云社最好的一版《扒马褂》”。诚然,张鹤伦承袭早年的“脏鹤伦”风格,每一个包袱抖出来都能获得台下的热烈反馈。可无论是受限于当时的业务水平,还是他自己风格的桎梏(毕竟整场节目张鹤伦的状态一如既往地咋呼),正活的“圆谎”阶段,张鹤伦真的没能演出最完美的“我在努力帮你圆谎”的状态。

那为什么还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德云社最好的一版《扒马褂》”呢?
我们还是得回归郭德纲于谦安排这段节目的目的——“捧新人”。在和张鹤伦合作时,其实正因为郭于一直在帮助张鹤伦找补疏漏,创造包袱。
还是简单举个例子吧。张鹤伦在说出要唱“昆曲”时,说错成“昆quo”自然是有意为之,但他似乎忘了还得把这个包袱圆回去,反而劳动郭德纲帮他“圆谎”,纠正道:“那字念曲”,以至于于谦在台上直接吐槽:“你怎么听出来的?”
相比张鹤伦毫无后顾之忧地只顾将气氛炒热,然后让二老帮忙弥合,尚九熙则是多次carry节奏,比如抖出褒贬师大爷的长相,让师父逮住机会再现混不吝的风格。

而郭德纲头几次在《扒马褂》中展现这种风格,一次是捧岳云鹏,另一次是捧烧饼。而这两版同样获得很高评价。
多说几句
综上所说,在 麦香骆驼 看来,张鹤伦版《扒马褂》胜在包袱火爆,二老配合搅和,却在展现这段节目的精髓的“撒谎圆谎”部分,无论相比尚九熙,还是其他大部分师兄弟,都少了味道。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听包袱,图痛快,张鹤伦略胜一筹;看表演,品滋味,尚九熙当仁不让。但彼此都没有达到“吊打”或“被吊打”的程度。

声明:本文由 麦香骆驼 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转载请告知并注明作者姓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