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动物模型【北京实验代做】
酒精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动物模型【北京实验代做】
【造模机制】长期的酒精作用可使血脂增高,骨髓内细胞脂肪变性,脂栓堵塞微小血管,同时酒精也可直接对骨细胞产生毒性。
【造模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0~250g),适应性喂养1周。给药前准确称重,此后每周称重一次以调整酒精用量。实验组用 56 度白酒按 6~8ml/(kg·d)[含纯酒精约3~4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大鼠在定制的高笼里喂养,饲料盆和饮水孔均置于高处而使大鼠在饮食时用后脚负重,于20周后取材。主要行大体形态学观察、病理学及透射电镜观察骨骼的结构变化、骨陷窝的数量、各种细胞的脂肪变性和坏死情况及超微结构变化。
【模型特点】大鼠无呕吐反射,可以保证灌胃酒精的体内存留。造模动物酒精灌胃后食量下降,体重增长缓慢,毛发无光泽,活动减少,反应迟钝,弓背畸形。动物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尿和肝脏损害现象。股骨头外观无明显变形,但可见软骨组织失去光泽,颜色较暗,股骨头骨质松脆,与软骨结合不紧密。光镜下可见空缺骨陷窝增多,骨细胞核固缩,紧贴骨陷窝壁,呈“外周化”表现;骨髓增生减低,脂肪细胞增多增大;并有骨小梁变细,断裂紊乱,间距增大等骨质疏松现象。个别区域空缺骨陷窝>50%,骨小梁坏死。
【应用范围】本模型用于研究酒精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及发病机制。
【注意事项】酒精灌胃不可超量,一般SD大鼠用纯酒精量超过4g/(kg·d)时易发生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死亡。
【模型评价】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程度与酒精灌入量呈正相关,酒精灌入量越大上述病理改变就越严重。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