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没有辣子的“裤带面”是没有灵魂的

2022-02-15 17:45 作者:陕西农业品牌网  | 我要投稿

陕西,也称“碳水天堂”爱面人士“快乐老家”...逛不完的景点,吃不完的面

裤带面,陕西八大怪之一,关中传统面食!这种面名字的由来纯粹而直接,就是面条像裤带一样。

因为在制作面的过程中总能听到“biang、biang”的声音,也称 “biang-biang面”。正宗的裤带面,原料是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擀制而成,一根面条所用去的面粉通常可达2两左右,胃口小的朋友一根面可能就饱腹。

裤带面的面条光滑、柔软、有筋性,加上青菜、豆芽、葱花、当然不能少了辣子,用热油泼洒,激发食材的香味,搅拌均匀的面条吃起来非常带劲。

“民以食为天,食以秦为先”。

早在4800多年前,周代的先祖后稷就在今天的咸阳教稼,以小麦研磨成粉制作面食,后渐渐成了秦人延续生命的饱腹之物。到秦兴盛定都咸阳城时,面食制作更为精良,因裤带面顶饱、扛饿,制作简单,没有烦琐的工艺,符合秦人倔强、怕麻烦的性格,已经成为秦人日常饮食。


在秦人眼中,只有吃“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才算“咥了一顿正经饱饭”。乡间有顺口溜: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齐吼秦腔,吃一碗biangbiang面喜气洋洋,不调辣子嘟嘟囔囔,也能看出秦人对面的喜爱。

“走,咥面去!”是秦人招呼客人的惯常用语。随意走在陕西的很多地方,多能看到饭店匾额上写着“biangbiang面”,关于“biang”字,写法比较烦琐,字典里查不到,但当地人都能识会写,“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边,挂个钩担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这个字的写法也成为了当地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

咸阳是大秦王朝的首都,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更是秦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千年帝都的文化底蕴和民俗内涵当然也侵染到日常饮食,在这里,吃面就是穿越时空,回望历史,感受生命繁衍不息的律动。

沿着那条哺育秦人千年流淌不息的渭河慢慢行走,当来到咸阳古渡码头时,也就找寻到裤带面初始的扬名地。


没有辣子的“裤带面”是没有灵魂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