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为什么现在的车厘子都这么cheap

车厘子,在我国一直是「高档水果」的代表之一。
曾几何时,车厘子一斤几十元,那是起步价。
破百,也是常有的事情。

前几年过年,提着五斤装的车厘子礼盒去亲友家拜年,等同于送五粮液。
由于车厘子实在是太过于贵了。
导致连「车厘子自由」这个词都创造出来了。
看一个人有没有钱,就看他吃不吃得起车厘子:

以打工人的卑微的薪水来看,2019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
而这个数值是人们所自由支配的收入,一个月也就是2561元,
如果一个月的收入全买车厘子,也只够买36.5斤

相信大家是不会这么任性的购买车厘子的。
在一线城市地区,8000元收入还算不错了,但除去房租、日常开支,一个月还剩下3000元,
大家通常会留1000元用于零食、水果等的购买,剩下2000元存起来。
而1000元光买车厘子也只能买7公斤,相信大家不会将钱都花在吃车厘子上。
当然也不排除,你有钱任性除外

@图虫创意
城里人收入高一些,但二三线地区就不同了,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一个月也就1335元,
对农民来说,钱都需要存起来,有什么急事时才会拿出来,
这1335元农民能存上1000元,剩下的335元就当为自己买水果了,
但这笔钱也只够买4.78斤车厘子。

可见,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工薪阶层都不能任性的吃上车厘子,
毕竟“车厘子自由”说的是每天都能吃上车厘子,
但大家可支配的收入,需要存起来一笔,剩下的钱还要购买各种东西。

那么,为什么车厘子的价格会那么贵呢?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地问题。

全球的车厘子,目前集中在智利、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
其中,智利每年大概有90%的车厘子销往中国。

图源澎湃新闻
其他几个国家的车厘子出口量加起来,还没智利一个国家多。
如果你和市场里的批发商打听“它们来自哪里”?
答案一定是“智利”。
数以“柜”计的车厘子从这个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通过远洋货轮横跨太平洋来到上海。

那问题来了,智利在哪里?
在南半球啊各位肥宅老铁们!
所以你能看到的进口车厘子,都是飞机空运的:

轮船海运的:

而且是从南半球跨越北半球,那么长的一段距离。
空运倒还好,一两天时间就到了。

海运呢?得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
这运费你想一下得有多高。

所以车厘子的价格高昂根本就不是因为它本身贵。

而是因为从南半球的智利运过来,路程实在太长了!
你这车厘子海陆空一起来,你不贵谁贵嘛。

因此智利当地的车厘子可谓是“平民水果”。
一斤就8块钱,哪有一点奢侈品的样子。


那今年的车厘子为什么就那么便宜了?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智利2020年的车厘子大丰收了。
去年智利整体气候适宜,雨水丰盈,促成了车厘子的大丰收,产量比往年增长30%左右。

2020年,智利车厘子产量比往年增长30%左右
与此同时,智利当地的农民也明显看到了商机,开始加大车厘子的种植面积。
「丰收」与「扩种」两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造成车厘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正在将车厘子装车的智利果农
也就是我们负产阶级的车厘子自由:

@微博亲亲朱朱宝贝I
与此同时,从我国百姓的角度来说,「疫情」也是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点。
没有人知道在智利车厘子中,是否会藏有新冠病毒。
非常时期,与其铤而走险,还不如小心为上。

综上所述,丰收、扩种以及疫情,是导致智利车厘子价格腰斩的「直接原因」。
当然了,即使车厘子降价了,有的车厘子的价格依然非常昂贵。
这是因为车厘子按照个头大小,分为了四个等级。
XL级,J级、JJ级以及JJJ级:


每一颗车厘子被摘下后,都会放到一个特殊的测量装置中,以便量出其级别。

价格方面,JJ级和JJJ级的车厘子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哪怕降价了还是会有点小贵。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车厘子就只能进口吗?我们不能吃国产的车厘子吗?
这就涉及到问题的关键之处了,朋友们。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国产的车厘子一般不能叫车厘子,而叫樱桃。
为了区分,我们一般称两者为「国产樱桃」和「进口车厘子」。

真的,我也不知道是哪个鬼才的主意,非得把外国的樱桃称作“车厘子”。
我们中国产的樱桃,就不能叫车厘子了?
英文名不都叫Cherry嘛。

那有的小伙伴就又要问了:
国产樱桃与进口车厘子到底有啥区别?
从生物上来说,樱桃和车厘子属于“同属不同种”:
都是樱桃,只不过品种不一样。

细细一看的话,还是能找出一丝不同的。
进口车厘子颜色暗红,个头较大,味道较甜,皮厚易于长时间保存;
国产樱桃颜色鲜红,个头较小,甜中微酸,皮薄汁多不易于长时间保存。

也正因为国产樱桃过于「娇嫩」,导致它们无法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这无形中也为车厘子的畅销提供了方便。

但现在,问题在逐渐改变。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陆陆续续引进了,多个甜樱桃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如今,我国已经培育出了一众优秀的国产樱桃选手。
一些国产樱桃的味道与进口车厘子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我国的山东省更是全国最大的樱桃种植地,其种植面积高达130万亩。
由于其地理位置与水土较好,因此山东的大樱桃,个个又大又甜。

撇开进口车厘子的口味优势不谈,在抗疫期间偶尔支持一下国货也挺好的。
这一个个水灵灵的樱桃,吃起来也挺香的嘛。

进口车厘子在近些年强势崛起的背后,是进口水果逐渐普及的缩影。
秘鲁蓝莓、新西兰奇异果、墨西哥牛油果等进口水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这好吗,这很好。
这证明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吃得起昂贵的进口水果了。
当然了,也有不好的地方。
这些价格不菲的进口水果,正成为国人消费升级的“见证者”。
一些黑心商家只需要把「樱桃」的名字改为「车厘子」,就能卖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

与车厘子类似的,还有「牛油果」这种水果。
牛油果原名叫“鳄梨”,因形状像梨,粗糙的外皮又很像鳄鱼而得名。
然而鳄梨一直卖得很不理想,一度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资本家们心生一计,将鳄梨改为「牛油果」,再贴上「低脂」、「瘦身」的标签后: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牛油果就能以更昂贵的价格,而后瞬间从欧美横扫到亚洲,成为不少人趋之若鹜的健康水果。
但实际上,它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身价却节节高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近6年来,有机食物消费量都维持着两位数的高年增长率。
2017年中国消费者进口了10万吨车厘子,总额超过7.71亿美元。
而从2010年到2017年,我国的牛油果进口量暴涨160000倍。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X数据线
还有被视为高价值的奇亚籽,
一罐360g的墨西哥进口奇亚籽就要卖到五百多元,光这个价格就非常中产。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近6年来,有机食物消费量都维持着两位数的高年增长率。
2017年中国消费者进口了10万吨车厘子,总额超过7.71亿美元。
而从2010年到2017年,我国的牛油果进口量暴涨160000倍。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X数据线
还有被视为高价值的奇亚籽,
一罐360g的墨西哥进口奇亚籽就要卖到五百多元,光这个价格就非常中产。

据BBC《健康饮食的真相》研究表示:
奇亚籽的保健效果主要来源于其中的欧米茄3脂肪酸,
但其实像南瓜子,葵花籽,芝麻等其他坚果也都是一样的。
好家伙!体会了一把一字千金的阳谋,消费者还不得不乖乖地掏钱买!

@图虫创意
实际上,那些改名换命的“中产水果”不过是伴随着“中产阶级”的概念而生,
与中产焦虑、中产生活一起搭上了新消费主义的快车。
随着供需关系的平衡,在中国市场火了三年的车厘子和牛油果,终于走下了神坛。
那么下一个走上神坛的水果,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