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午后写下《堪萨斯》读后感

2022-02-26 22:28 作者:赤曜君  | 我要投稿

  多年以后的午后,我再一次回想起当年不光彩,乃至于灰暗色的往事。

  曾经有个美国女孩当着五十位邻居的面被杀害,但是没有一位邻居报警或是亲自下场制止杀人犯。期间女孩不停地呼救,有许多邻居都打开了窗户观察情况,但是他们却对求救的女孩视而不见。作为对灵魂,精神,心灵这些东西颇感兴趣的人,我自第一次了解这个著名的事件后就再也没有忘记过它。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时,心中满是悲伤与愤慨,因为那些人的无动于衷,一条生命就这样消逝,一场暴行就这样完成。我了解这件事的心理学原理,就是旁观者效应——  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来自百度百科) 

  然后就是在地铁站晕死过去,几十分钟内无人帮助的梁娅事件,虽然我是在大学语文老师授课时才知道这件事,但是我当年特别喜欢看报纸,肯定对这件事做出过可笑的所谓锐评(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批判过那些路人的。但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当年我不过十五四岁,还可以用孩子天真,不懂事来开脱。

  可事实上,当我自己面对相似情况时,我也只是冷漠的路人。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应父亲的期待,前往母亲的店铺帮忙。虽然我知道她很辛苦,确实需要帮忙。但是我是特别懒惰的人,对这种事情干劲实在不足,那天下午又特别热,热得我心里焦躁不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立交桥下,公厕旁见到了一位倒在马路上的老人家。他就那样倒在马路上,一动不动,看上去双眼紧闭,应该是出了什么意外。他穿着一身很符合老人身份的衣服,那种一看就没什么色彩的衣服。

  他躺着,就在一半阳光一半树荫的地方。

  我当场就楞在那里。

  多年来学习的什么助人为乐,什么礼仪道德,我是一个也没想起来。倒是多年来看见的一件件告诫我好心搀扶老人,结果被骗的可怜人的新闻环绕于心。在短短两分钟里,我的脑子停止了运转,它就那样简单地放弃了道德判断。

  回想起当时,多么奇怪,两分钟里我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像是木头人。仿佛一切都停在了那一刻,那位老人,我,阳光。我们全部都停下了。半天都没有车子路过,只有风轻轻吹过身躯,让我身子稍稍发冷。

  然后我沉默着直接离开现场,没有任何负担的,连电话都不带打的,直接离开了。

  当天下午我只留了三分钟思考自己的行为,但是我甚至没意识到自己连电话都没有打,还认为自己的做法无可非议。

  要是我当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会怎么样呢?

  所以我直接打开手机报了警,叫了救护车,然后把老人放在那里不管他,就这样心安理得地过自己的生活去了,也还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继续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所以我报警叫救护车后,守在老人身边,阻止车辆开得过快以至于碾压过老人的身体,等着老人得到救助,然后心安理得的去过自己的日子。

  所以我试图摇醒老人,却加重了他的病情,自责一生。

  所以我试图摇醒老人,结果被老人敲诈勒索,导致家庭环境进一步恶化,我自责于善良的自己和可悲病态的世界。

  但是那些事情都是现在的我的幻想罢了。

  很难不怀疑我是一个假装感动的人,因为真正面对倒在地上的老人时,我只是默默地离开,连电话也不打。

  现在在阅读《堪萨斯》时,我才逐渐回想起当年的这件事,多么可悲。

  老人家就这样被我抛弃在那一半阳光一半树荫的地方,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一动不动。


在午后写下《堪萨斯》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