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0052】鄢陵前夕——范燮为何想阻止晋军南下?
(2123/-575年)
在上期,许国迁走后,楚国把许国故地外加汝阴之地都给了郑国
于是,捞到肥肉的郑国立刻背叛晋国投奔楚国
毕竟谁送红包谁大哥,给谁磕头不是磕?
收下土地后,郑国立刻攻击晋国铁杆盟友宋国
刚开始,宋国难得打赢一回,然后没戒备于是被郑国打败
又送了一批只在地上摔过一次的崭新装备
因此,晋国伐郑,楚国救郑
第一次弥兵会盟结束,一共维持了三四年左右,连两坤年都没到
成果是中原战争的烈度因为没有晋楚参与,烈度略低了一些
在刚知道郑国投靠楚国的消息时,晋厉公是非常生气的
我晋国没给你发狗粮吗?你怎么能背叛我呢?
看看人家宋国,前朝余孽忠心耿耿
再看看你,身为姬周王室之后,成天朝晋暮楚,像陀螺一样欠抽
于是先是让卫国去打,自己让栾书准备一下军队,本次亲征
但范燮不想打,他认为,如果诸侯们都背叛,那我们晋国没事
如果只有郑国背叛,那晋国的忧患救来了
他的大意是,晋国的麻烦是内斗,敌人越多越会缓和
如果只有郑国跳,那晋国轻易收拾完郑国后,回来就会很happy的内斗
但栾书坚决主张出兵,他说,绝对不能在我们的时代失去诸侯的拥护
栾书的想法也对,毕竟做视郑国倒向楚国,那下一个就是宋国
之后就是墙头草的小国,这些已经在邲之战后得到验证了
最后晋厉公认可栾书,在朝堂上,晋厉公拉着手风琴说道
让晋国再次伟大!
然后决定出兵伐郑,此时,因为中军佐中行庚,新军将赵旃去世
晋国四军八卿为
中军栾书,范燮
上军郤锜,中行偃
下军韩厥,智罃
新军郤犨,郤至
范燮,郤锜是长逝次补,中行偃是插队
此时八卿里,郤家独占三卿
四月十二日,晋厉公亲自带队,晋国正式出兵
这规模一看就不是为了郑国
所以郑国知道晋军南下后,立刻去给楚国报信
于是楚共王也亲自带队
司马子反率领中军
令尹子重率领左军
右尹子辛率领右军
北上亲自救郑
路过申地时,子反问申叔时觉得这次出兵怎么样
申叔时说:内忧外患,您尽力去办吧,我恐怕见不到你了
五月,晋军度过黄河,知道了楚国也北上,范燮说
我们不如假装逃避楚国,这样就能让国内缓和矛盾
称霸诸侯这个事可以让后人去办,咱们团结的侍奉国君就行了
一把手栾书扔下两个字:“不可。”然后继续率兵南下
六月时,晋楚在鄢陵相遇,二把手范燮又想避战,八把手郤至说:
韩原之役,晋惠公被抓
箕之战,先轸没回来(自杀)
邲之战,荀林父战败
这三场败仗是我们晋国的耻辱,先君时代您也是了解的
如果此时我们避让楚军,这不是又添一份耻辱吗?
范燮则说:先君屡屡对外作战是有原因的
我们晋国东西齐秦,南北楚狄(这里主要指当时荀林父,士会打的赤狄)
如果我们不全力打他们,那晋国就要衰弱了
如今,齐秦狄都被打服,只剩下楚国
只有圣人能国无外患也无内忧
我们不如留下楚国作我们长期的外患
但大家多半都是主战派,都不同意范燮的观点
人办事无非名利,从名上看,所有人都希望洗刷邲之战的耻辱
从利上看,不打仗怎么立军功?楚国不服怎么收中原小弟的保护费?
所以,就算认可范燮的道理,也觉得此时退让楚国不合适
就连他的儿子范匄也不认可他
当时是六月二十九日,楚军清晨逼近晋军大营
晋军这边阵地施展不开,于是范匄说:
我们填井平灶后疏散列阵,晋楚都是天授之国,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
范燮没想到儿子和自己唱反调
气得要死,然后抄起戈追着自己儿子边打边骂
你这个小孩子动什么国家大事?
栾书说:楚军轻佻,我们抗住前三天后追击,必然能够取胜
郤至说:楚国有六个弱点,我们绝对要主意
1臣子不和,2亲兵年迈
3郑国军队拖后腿,4蛮族和郑国一样
5开战日子犯忌讳,6士卒混乱
当时,楚共王登车看晋军情况
子重让太宰伯州犁陪同
毕竟,伯州犁来自晋国,能根据情况告诉楚共王情况
楚共王问他,晋国那边车子左右跑在干嘛?
伯州犁回答,那是在召集军官集合中军是在谋划战事
还有祷告占卜等事情伯州犁都告诉了楚共王
而晋国这边也有一个楚国通,他就是苗贲皇
他也将楚国的状况告诉晋厉公
大家听完后都倒吸一口凉气
无不贝齿轻咬红唇的表示,楚军勇猛,不可当也!
但苗贲皇出主意,楚国的精锐都在中军,我们可以分兵攻击左右
然后再集中起来攻击楚国中军,楚军必败
晋厉公让人占卜吉凶
卦象显示,晋军大吉,南国蹙促
射中他们的国王,箭头伤害他的眼睛
南国必然失败,于是晋厉公决定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