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宅门》二奶奶不让杨九红戴孝,绝非不喜欢那么简单

2022-10-23 15:36 作者:青苔的光影  | 我要投稿


《大宅门》是郭宝昌从16岁就开始写的一部小说,四十年年间,原稿3次被毁,几经波折,最终能呈现出来,实属不易。

全剧的灵魂人物二奶奶顶着压力接管白家,用她高超的运营智慧,出色的外交手段和精明的理财方式,把白家从一个泥潭里拉出来,走向另一个辉煌。

这个女人把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夫家。

她可以和詹王府和解,接受仇家女儿当儿媳,可以包容混不吝的老三白颖宇。

为什么这样一个胜过男儿的女人,却容不下一个杨九红呢?


01、 二奶奶临终交代

二奶奶去世这一幕,是群像戏,也是名场面。

二奶奶的离开,预示着白家告别一个时代,临终前要交代的事情也一定是重中之重。

家里老少都在屋里听候二奶奶安排,结果是二奶奶用尽最后力气,只说了一句“不许杨九红戴孝”。

在场的白景怡也咂摸:“怎么想起这么一句。”

是啊,怎么想起这么一句,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

从这里也能看出二奶奶的智慧。交代事情,只说具体可控的。

白家老号百草厅,她早就交给儿子、侄子们管理了。自从她把早年存进银行、票号的钱拿出来后,她对白家已经尽到职责了,以后的好与不好,她也是鞭长莫及了。

二奶奶在生前能看到最疼爱的孙女白佳丽成婚,也算是圆满了。其他儿孙,由着去了。

既然事业和儿孙都不可控,那么唯一可控的就剩下杨九红这一桩了。


二奶奶看出了黄春不是长寿的人,如果不做安排,杨九红上位是早早晚晚的事。

既然她预料了以后,那就在生前提早布局。

“不让杨九红戴孝”,就是她最后的倔强。

通过杨九红前后事情的结合,才能知道二奶奶的识人之术多么高明,临终前还要把杨九红的转正之路堵死。

除了是白家祖训外,更是二奶奶的深谋远虑。

02、 杨九红的算计

杨九红的可悲在于她一直在用力地挣扎,白家门里的女人最要不得的就是这股争斗劲儿。

父母没了,哥哥把她卖到畅春园,这是身不由己。可是,她偏偏不认命,做窑姐也有做头牌。

职场不好混啊,尤其是潜规则多的地方,没心思、没手段,都不活不来,更别说出头了。

杨九红做到了,所以说杨九红不简单。


她拿全部身价给自己赎身,在提督府门口一天一天的等,为的是和白景琦吃苦受累吗?黄春跟着白景琦是真苦,可杨九红认识的白景琦,早已是名震济南府的七爷,整合28家泷胶庄,创立黑七泷胶庄。

青年才俊加京城富二代,跟上这样的男人,怎么算都不亏。风月场混的杨九红,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杨九红跟玉芬回京城,不就是想和黄春一样,拿孩子当进大宅门的叩门砖。

说到底,杨九红和黄春不是一路人。

孩子被抱走,安排在外宅,如果杨九红不计较名分,就用不着那么恨。

用白景琦的话说:“大宅门里这样的事多了。”

但杨九红要的可不止住在外宅,当个可有可无的妾室,她想要的更多。


她的野心早已被二奶奶看穿,几十年都没通过二奶奶的考核,所以才有了二奶奶的临终安排。

在二奶奶和黄春相继离开后,杨九红便不再伪装。她要做新宅的女主人的心思,昭然若揭。

训斥槐花,管教香秀,无不透露着杨九红想上位的心。杨九红拿出风月场上的手段,争风吃醋,争宠夺爱。

她从关外把几十万两的药材运回北京,庆功宴上就开始给槐花和黄里泼脏水。

她忘了给槐花的难堪,就是让白景琦下不来台。

得势就张狂,杨九红的阴暗面藏不住了。


再看她对白佳丽的做法。二奶奶抱走白佳丽是明着来的,而且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考虑。

杨九红抱走白佳丽的孩子,毫无道理,就是要报复,通过别人的痛苦,让自己解气。

她抱走孩子还是用骗的。

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一比便知。


03、白府的女人

杨九红错就错在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看看白府的女人们,就知道杨九红是多么不符合豪门媳妇的标准了。

白萌堂的媳妇白周氏,活了个稀里糊涂。一辈子就研究点心了。对于百草厅、秘方,一概不知。白颖园的媳妇白殷氏,除了照顾孩子,家里啥都不做主,愣是管不了白颖园补贴老三,把自己弄得穷死。

白颖宇的媳妇白方氏,别看机灵,也是以夫为纲。

二奶奶白文氏精明,但是她的精明只对外人,从来都是厚待家里人。

还有雅萍、玉芬这些嫁出去的姑奶奶,那个不是行得正,坐得端。


转过来看杨九红就知道,她非但不安分守己,还处处针对人,精明和算计都用在了白家人身上。

偌大的白家,几十年风雨,就没有非正常死亡的人。槐花让杨九红逼死,是唯一一个非正常死亡的人。

二奶奶刚去世,杨九红还没进白家门,就已经开始搅和了。这才是二奶奶不让杨九红进白家门的根源。


《大宅门》二奶奶不让杨九红戴孝,绝非不喜欢那么简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