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林黛玉的治家之才!顶配闺阁教育,能力不在探春凤姐之下

2022-12-21 17:59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今天说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到底会不会管家理事,顺便浅聊一下古代女子的教育。


林黛玉不管家,不代表她不会管,实际上这是她这样的古代贵族千金自幼的必修课,所以林黛玉能轻松算出来贾府的财务危机,也能够把潇湘馆打理的井井有条。


比如《红楼梦》书中其实也没写过林黛玉跟谁学刺绣,但是她的针线活却是一流的,又会绣精致的香囊,会打络子,还会做裁缝呢!


古代如林黛玉和四春等名门闺秀,都要自幼学习针黹女红,诗书礼仪和管家理事。因为她们将来都会嫁入高门望族,婚后注定要做当家主母,肩负起主持中馈,维持家族内部秩序的重任。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讲究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周易·家人》曰:“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古代的女人们被要求要负责内宅事务,在闺中做孝顺的女儿,出嫁了做贤妻良母,孝顺媳妇,维护家庭内部协调安稳,让她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但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都是头一回做人,谁天生就会做这么多事,还要做得好,那肯定是要经过长期的学习的。


男人们十年寒窗或者闻鸡起舞,女人们也自然自幼在闺阁中就开始跟着家里的长辈女性学习做很多事情。


《昏礼 》说 : “母,能以妇道教人者”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


古代那些士大夫权贵官宦家的女孩子更是要修炼一身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本事。


她们不仅要学女红缝补,还要读书学文,掌握更多关于应酬人际社交,管理大家族事务,侍奉公婆丈夫、接人待物的礼法规矩,都是为了她们婚后能成为合格的高门望族的当家主母。


女子的闺阁教育自古就有,据记载先秦时期,就有很多贵族家庭里面,在女儿十岁上就请了私塾教师来教导她学习文化和礼仪。


鲁庄公的夫人穆姜写作的《绿衣》一诗就收在《诗经》里。


和熹皇后邓绥“六岁能史书 ,十二通《诗》《论语》。志在典籍, 不问居家事”,后来邓绥做了太后,还曾让年幼的贵族女子也可以和男孩一样入学堂学习。


《元史·列女传序》载 : “古者女子之居室也 , 必 有傅母师保为《诗史》、《图史 》以 训之 。 ”其中的“傅母师保”就是古代闺阁中的女师傅的称呼。


古代那些比如著名的才女班昭、蔡文姬、李清照等人都自幼接受过极好的文化教育的。


到了明清时期,权贵富豪人家给女儿延请女塾师教导的现象就更加普遍。


很多有学问的女夫子,不但被达官显贵家争相请去做女师,还有的能够进入宫廷,给宫女甚至妃嫔、皇后做女师。比如明代著名的才女陈瑞贞,在后宫教授妃嫔女官们,被称为女君子,女太史。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贾府的三春姊妹,都是出身高贵的古代权贵千金,她们都有非常良好闺阁教养环境。


林如海给林黛玉请的启蒙老师是进士出身,做过知府的贾雨村,林黛玉自幼启蒙学的是古代男子科举教材四书五经。林黛玉六七岁已经读完了四书,仅凭这一点,已经足够羞死贾府的那些表哥表弟们。


贾府的四春应该也是有专门的私塾先生在内宅教育她们读书的。黛玉进贾府的头一天,贾母提到三春姊妹时就说过:“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


至于贾母所说的:“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就是很严重的自谦。


这一点看看贾府四姐妹的文化水平就知道了,大姐贾元春能进宫做“贤孝才德”的女史官。


《周礼·天官·叙官》:“ 女史八人,奚十六人”。 郑玄注谓:“女史,女奴晓书者。 ”周诒让注:“犹内史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逆会计也”。


古代能够进宫做女史官的女子,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精通礼法文史,还得有一定的数学水平才可以。


古代大家闺秀学算术也不是多么稀罕的事,甚至她们学算术比文史知识还要重要,比如《红楼梦》里伯爵王家的女儿王熙凤,她大字不会写几个,但是心算水平非常强,只听一遍账目,就能精准指出来哪一处算错了。


贾探春也是文采飞扬,就连比较弱小的迎春和惜春都能出口成章,平时在大观园里结社做诗也好,元春省亲这种大场合也好,她们都是可以正常参与的。


当然了,对古代这些高门贵女而言,私塾教导只是她们闺阁教育的一部分,还有家中长辈女性的言传身受,耳濡目染的教育,也非常的关键。


林黛玉的母亲是荣国公嫡女贾敏,父亲是探花郎林如海,她自幼就受父母教导,知书达理。


纵然是满腹经纶,见过大世面的贾雨村,仍旧对林黛玉评价很高,夸赞她:“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他对此的最直接反应就是:“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而贾府的老太太贾母的智慧和手段自不必说,管家理事的手段可是一等一的,贾敏和贾元春都是她亲自教养的。


就连她调理的大丫鬟鸳鸯,那性情才华都比王夫人还要强不少。能够自幼在这样一位女性长辈的膝下成长,就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本事。


除了让姑娘们上学跟着先生们读书之外,贾母还专门安排了一位“女夫子”寡嫂李纨陪伴贾府的姑娘们成长。


书中写李纨守寡的生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所谓“针黹诵读”肯定不止包括绣花和读《女训》、《女诫》等女四书,应该还有些规矩礼仪、伦常德行方面的教导与提点。


所以林黛玉才会跟李纨开玩笑说:“这是叫你带着我们作针线教道理呢”。


二嫂子王熙凤其实也是林黛玉和贾府姑娘们的“人生导师”之一。她应该也常带着林黛玉做帮手,否则作者不会安排她找黛玉帮忙,又抓宝玉的壮丁写单子,还曾经亲口点评过黛玉管家理事能力不错,


王熙凤愿意教林黛玉,一方面是她的文化水平有限,需要利用黛玉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贾母授意的,王熙凤乐得讨好贾母,反正黛玉身子弱,就算将来做了宝二奶奶,也不可能分走她所有的管家权。


贾探春也很喜欢与王熙凤交往,王熙凤病了,她就会喊着黛玉去探望。多跟这么精明强干的二嫂子聊聊天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可惜这个道理,王熙凤的亲小姑子贾迎春是不明白的。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探春管家立刻就能上手,连贾府那些经年的刁奴仆妇都觉得她“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而王熙凤也非常地认可贾探春的能力,愿意派出平儿大力扶持帮助探春。


关于古代传统女性的在闺阁中,到底要跟着女性长辈学那些事情,在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里写姚太太教养女儿就比较详细了:


姚太太对女儿之严,正如她对儿子之宽。她对女儿严是给女儿传统的教育,理当如此。在这方面她认为是讲得通的。自己的女儿是生在富有之家,长在富有之家,可是她们不能在家过一辈子,不能永远享受那份儿财产呀。她们要嫁到别的人家,贫富高低不一定呀。所以她们必须有女人主要的美德: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善理家事,以及育婴、烹饪、剪裁缝纫等。


木兰和莫愁在八、九岁,就要学正坐,两腿紧并在一起,丫鬟宁可在四周围闲着没事做,木兰姐妹必须自己洗内衣(当然要晒在不会有男客人看得见的隐密的地方儿),帮着在厨房做事,发面蒸馒头蒸包子,擀面烙饼,自己做鞋,裁衣裳,缝衣裳……她们必须学会女人在社会上的礼节风俗,诸如怎么送礼,怎么赏送礼的佣人,记各种节气,各种不同应时的食物名称,婚、丧、生日的礼节规矩,辈分高低,远近许多父系母系方面亲戚的称呼……木兰十四岁时,在一家丧礼客厅里,用眼睛一扫,就凭棺材后头那些人的丧服记号儿特点,就看得出死人有多少儿子,多少女儿,多少儿媳妇,多少女婿……


姚太太把家里的事也渐渐跟木兰商量,叫她用笔写下来,比如说装在箱子里是哪些东西,好帮着记忆……上次五月节送哪一家什么礼,收到哪一家的什么礼,她就不必自己记了。


此外,木兰已经开始学怎么熬药,开始由纯粹经验,渐渐进而懂了中药的道理……


《京华烟云》历来有“现代《红楼梦》之称”,姚木兰也被很多读者称为“理想女性”,但她的家庭背景其实就和《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家差不多,甚至也有一个不怎么样的哥哥。


《红楼梦》里的贾府四春和林黛玉在闺阁中受的教育,其实是类似于姚木兰的,但是却更为高阶一些。


书中写道四春和林黛玉:每个姑娘还有四个教引嬷嬷和一个乳母日常陪伴伺候左右,都是负责照顾监督丫鬟们侍奉姑娘饮食起居,教导姑娘礼仪规矩的。


而在古代一般像荣国府这样的权贵高门里,很多教引嬷嬷甚至是从宫里出来的年长宫女,那可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也是贾府中的闺阁教育环境与条件比较好,林如海才选择送林黛玉进贾府,毕竟贾敏过世后,他工作繁忙,又无心续弦,黛玉如果只跟着老父亲生活,由林家的几位庶母抚养长大,那么等她十来岁上谈婚论嫁时,可能会被那些门当户对的权贵人家嫌弃教养不行。


古代又有“五不娶”的风俗,其中有一条叫做“丧妇长子不取”,意思就是如果这个姑娘是家中长女,婚前母亲去世了,就会影响她说亲。


在林如海看来,荣国府还算能支撑的住,贾母又十分有诚意的派了船只来接林黛玉,她能培养出贾敏和贾元春,自然也就有能力教养好林黛玉。


林黛玉在贾府中和三春姊妹的接受的教育都是差不多的,但也有个“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的差距。


不管是面对塾师,还是贾母、李纨、王熙凤等长辈们,以及教引嬷嬷们,学多学少,学好学不好,都要看个人悟性。


资质差的就是迎春这种,只学到了做“死灰槁木”的精髓,惜春虽小,却学到了如何独善其身,对身边的人和事体察入微,后面她驱逐入画,怒怼尤氏何等厉害。


贾探春和林黛玉就都是优等生,她们都是天赋聪慧,心性高强,比别人聪明还比别人格外努力的典型,学识眼界自然都不凡。


林黛玉管家理事的水平应该并不低于贾探春,她在林家自幼跟着做当家主母的母亲贾敏经历过,也曾男孩子一样跟着贾雨村上学。这些是探春跟着早已经不管家务事的贾母和“甩手掌柜”王夫人无法获得的体验。


所以薛宝钗敢在探春理家的时候嘲笑她:“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但是她绝不敢对林黛玉说这种话,因为林黛玉虽然自幼丧母,但贾敏过世的时候,林黛玉已经六岁多了,她是跟着贾敏经历过一些大节目事的,比如林家和那些权贵世交的来往应酬,以及年节礼品打点和生日宴会等等。


林黛玉自幼应该是经常跟着父母那些去官宦亲友人家赴宴应酬的,所以她才能够在见到贾府奴仆和贾府的家中景象的时候有一个明确对比,认为贾府与别家不同。


在《红楼梦》六十二回中,林黛玉听到探春在管事决策,宝玉感叹探春“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黛玉当时就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林黛玉作为自幼熟悉这些内宅管理规则的大家闺秀,又与王熙凤交往甚密,她能看破贾府的经济危机实在是太正常了。


林黛玉绝不是一些人刻板影响力那个只会只会吟诗爱哭的“病秧子”。她非凡的能力和格局都藏在细节里。


比如“周瑞家送宫花”一段,很多人觉得黛玉太小气了,但实际上就是周瑞家的仗势欺人,恶奴欺主,在故意的轻慢林黛玉,活该被教训。


此时林如海还活着,黛玉还是贾府的贵客,周瑞家的无非是仗着王夫人的势力拿大习惯了,才不把黛玉一个小孩儿放在眼里,故意拿着薛家的小礼物来试探林黛玉好不好欺负,反正宫花也是些小东西,她应该是以为林黛玉不会为此生气给她没脸。


但林黛玉就不惯着这些臭毛病,她不能容忍周瑞家的这样一个奴才蹬鼻子上脸没规矩,当场就给怼回去,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贾府里有一些老奴有体面,可那些体面都是贾府主子给的,不过是贾府主子们假仁义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些恶奴倚老卖老,欺辱到了小主人头上,按规矩是该被教训的。


黛玉怼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就和贾探春打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一耳光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这两位颇具管家才能的姑娘,都非常清醒的懂得,管理这些奴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他们知道:上下尊卑有序这个道理。


同样的事情林黛玉还做过一次,那就是在薛姨妈居住的梨香院里,她怼宝玉的奶妈李嬷嬷,管她是什么有头有脸的资深奶妈,没看好贾宝玉,还好意思嗔怪林黛玉不劝宝玉,林黛玉是不可能给她这个脸面的。


还有《红楼梦》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开深夜宴会,请了众姐妹。黛玉向李纨、探春、宝钗三个管家说道:


“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以后怎么说人。”李纨笑道:“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无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


黛玉这话其实说的很对,管理最忌的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级领头破坏规则秩序,不但损伤管理者的威信,还会上行下效。


当然了李纨、探春和薛宝钗也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只是她们都知道自己管家时间也长不了,既然是“临时工”,又处处掣肘,干脆卖个人情给宝玉吧。


王熙凤也在书中正面对林黛玉的管理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说: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她。


注意这里王熙凤点评黛玉和宝钗做对比,后面还对比上了贾探春。认为她们都有管理能力,可黛玉只是身体健康方面有缺陷,不能够太操劳。


但薛宝钗就是自私,她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可能真的会帮亲戚家的事操心,后来她在管家的过程中也体现的十分精致利己,不但抢了贾探春承包大观园的成果,去收买婆子们,而且还给茗烟的娘谋肥差,还在那装清高,结果被平儿当众揭穿,干脆装都不装了,继续给自己谋利益。


而且薛宝钗在她自己家的管理能力也不怎么样,堪堪只能和嫂子夏金桂打平。她的丫鬟莺儿没规矩,乱说话惹事,蘅芜院的婆子聚赌吃酒。


但是,反观林黛玉的潇湘馆在大观园里是和探春的秋爽斋、李纨的稻香村一样整肃干净的。完全没有偷窃、聚赌、吃酒、闹事等任何乌七八糟的事情的。黛玉手下的丫鬟婆子也有十几个人,但都是忠心安分的,没有一个生事的人。


只有紫娟试玉差点惹了大祸,但是紫鹃却又是贾府的丫鬟,又是贾母所赐,林黛玉也不好十分管她。


林黛玉关于处理内宅事务的见解也不同于一般古代女性,她在迎春被下人欺负却麻木不仁的时候说:


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


林黛玉用了梁武帝萧衍的典故来讽刺,但是迎春愣是没听懂。作者这里表达的事林黛玉认为齐家管事,要站在男主人的角度看问题。这份胸襟格局,真的要感谢她的父亲林如海自幼将她做男孩教养的功劳。


总体来说,林黛玉她从来也不是一个只会哭只会耍小性子的病美人,她的才能也不仅限于诗词歌赋。古代像林黛玉和贾府四春这样的大家闺秀,她们的才能和家教也不仅限于读书知礼。


作者官评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比干可是宰辅贤臣呀!作者也通过很多细节暗写了林黛玉有管家理事才能谋算,格局眼界,只是她怀才不遇,难以施展。


红楼梦:林黛玉的治家之才!顶配闺阁教育,能力不在探春凤姐之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