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郭威 字文仲

2022-12-23 08:0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郭威 字文仲


郭威(904年-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或本姓常,幼时随母亲适郭氏,故改姓郭。3岁时徙家太原,不久就成为孤儿,由姨母韩氏抚养。他身材魁梧,习武好斗。或云18岁时往依潞州(今长治)故人常氏。其时李继韬在潞州招募兵勇,郭威前去投军,得到李继韬的赏识。郭威犯了杀人重罪,李继韬怜其才勇,将其释放。
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之后攻下开封,定为都城。郭威因助刘知远称帝有功,升戳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位至宰相。不久,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郭威和苏逢吉同时受命,立其子刘承佑继位,是为后汉隐帝。郭威被任命为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权。当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公元948年,隐帝刘承佑遂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后立栅筑垒,分兵围困。李守贞屡次突围,均被挫败,相持日久,城中粮草俱尽。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举攻进城中,李守贞自焚而死。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之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公元950年,后汉隐帝与其宠臣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于是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以企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见事情紧急,即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隐帝令郭威诛杀诸位将领。于是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隐帝见郭威起兵造反,并派兵抵御郭威。七里坡之战,后汉政府军战败,隐帝被郭允明所杀。郭威带兵入京,觐见太后,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刘赟为帝,随后突然闻报契丹南下,于是率军北上抵御,途径澶州,士兵兵变黄袍加身,郭威返回汴梁,并逼太后任他为“监国”,夺得国政。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他又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改元“广顺”,史称后周。
郭威立国后,努力革除唐末以来的积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改变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郭威崇尚节俭,仁爱百姓,曾对宰相王峻说:“我是个穷苦人,得幸为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他不但重视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自己带头俭省,下诏禁止各地进奉美食珍宝,并让人把宫中珍玩宝器及豪华用具当众打碎,说:“凡为帝王,安用此!”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重。他自己知道难以恢复,便嘱咐柴荣说:“我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安葬后,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30户,蠲免他们的徭役,让他们守护陵墓。陵墓前替我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几句话,就说我平生习惯于节俭,遗诏命令用纸衣瓦棺。”又告诫郭荣说:“我从前西征时,见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寝统统被人发掘、盗窃,这都是由于陵墓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的缘故,而汉文帝因为一贯节俭,简单地安葬在霸陵原上,陵墓到今天还完好无损。你到了每年的寒食节,可以派人来扫我的墓,如果不派人来,在京城里遥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河府、魏府各葬一副剑甲,在澶州葬一件通天冠绛纱袍,在东京葬一件平天冠衮龙袍。这件事你切不可忘了。”接着,他大封群臣,命柴荣继位说:“我看当世的文才,莫过于范质、王溥,如今他俩并列为宰相,你有了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当晚(壬辰日),郭威病死于汴京宫中的滋德殿。郭威死后的庙号为太祖。






统帅 B
(郭威西平蒲阪,北镇邺台,有统御之劳,显英伟之量。旋属汉道斯季,总虎旅以荡神京,揽龙图而登帝位,鲁国凶徒,望风而散,并门遗孽,引日偷生。)
武力 A
(郭威年十八,负气用刚,好斗多力,李继韬奇之,或逾法犯禁,亦多假借焉。尝游上党市,有市屠壮健,众所畏惮,威以气凌之,因醉命屠割肉,小不如意,叱之。屠者怒,坦腹谓威曰:“尔敢刺我否?”威即剚其腹,市人执之属吏,继韬惜而逸之。)
军谋 B-
(郭威好读《阃外春秋》,略知兵法。隐帝时,河中李守贞、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次反,隐帝遣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讨之,久皆无功。隐帝乃遣威以安慰招抚为名,西督诸将。时论以白文珂、常思非守贞之敌,闻威西行,群情大惬。威至河中,自栅其城东,思栅其南,文珂栅其西,调五县丁二万人筑连垒以护三栅。诸将皆谓守贞穷寇,破在旦夕,不宜劳人如此,威不听。已而守贞数出兵击坏连垒,威辄补之,守贞辄复出击,每出必有亡失。久之,城中兵食俱尽,威曰:“可矣!”乃治攻具,为期日,四面攻之,破其罗城,守贞与妻子自焚死,思绾、景崇相次降。)
智略 B+
(郭威性聪敏,喜笔札,及从军旅,多阅簿书,军志戎政,深穷綮肯,人皆服其敏。初,范延光叛于魏,命杨光远讨之,威当行,意不愿从,曰:“杨公素无英雄气,得我何用?能用我其刘公乎!”汉祖累镇籓阃,皆从之。及镇并门,尤深待遇,出入帷幄,受腹心之寄,威亦悉心竭力,知无不为。汉祖即位晋阳,时百度草创,四方犹梗,经纶缔构,威有力焉。及征李守贞,军次河上,威虑其争济,临岸而谕之,未及坐,忽有群鸦噪于上,高祖退十余步,引弓将射之,矢未及发而岸崩,其衅裂之势,在高祖足下,高祖弃弓顾群鸦而笑曰:“得非天使汝惊动吾耶?如此则李守贞不足破矣。”于是三军欣然,各怀斗志矣。)
内政 A
(郭威在民间,素知营田之弊,至是以天下系官庄田仅万计,悉以分赐见佃户充永业。是岁出户三万余,百姓既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又,东南郡邑各有租牛课户,往因梁太祖渡淮,军士掠民牛以千万计,梁太祖尽给与诸州民,输租课,自是六十余载,时移代改,牛租犹在,百姓苦之,至是特与除放。未几,京兆府庄宅务及榷盐务亦归州县,依例处分。或有上言,以天下系官庄田,甚有可惜者,若遣货之,当得三十万缗,亦可资国用。威曰:“苟利于民,与资国何异。”)
魅力 A
(周太祖昔在初潜,未闻多誉。及伐李守贞,在军居常接宾客,与大将宴语,即褒衣博带;或遇巡城垒,对陈敌,幅巾短后,与众无殊。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稍立功效者,厚其赐与;微有伤痍者,亲为循抚。士无贤不肖,有所陈启,温颜以接,俾尽其情,人之过忤,未尝介意,故君子小人皆思效用。及乎继位,期月而弊政皆除,逾岁而群情大服,勤俭之美,终始可称。然而二王之诛,议者讥其不能驾驭权豪,伤于猜忍,卜年斯促,抑有由焉。)


全史人物评鉴-郭威 字文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