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咨询日记:心理咨询需要投入创造性
现在信息的触手可得,即使从没走进过咨询的人都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咨询是什么样子,在体验之前已经内化一个“应该”的模板。
这个模板当然有它的用处,可以用来甄别一些不靠谱的咨询师,比如有一条伦理红线,咨访双方不应该发展除咨访关系以外的关系,这是绝对绝对不能逾越的(关于私密性、时间的设置,我也是相对严格的),除此之外,其他的条条框框都有松动的余地。
如果原先内化的“应该”和当下的咨访关系不那么一样,质疑是难免的,但在质疑之余,更需要去投入地感受当下的体验,和任何人的相遇都是一份独特的体验,都会创造性地建立独特的互动方式。
从咨询师的角度来说(至少是我),一个不变的目的始终是帮助来访成长,但如何能达到,模板告诉不了我,只有通过投入到和来访的互动中,去寻找只有我们才能找到的那条路,这个过程会犯错,会有挫败感,就像成长本身一样,也像艺术创作一样,是很美妙的过程。
不仅是咨访关系,任何关系现在都有“应该”的模板,但除了模板,也不要忘记,和你相遇的是一个独特的人,你也是独特的,不要忘记投入地去体验,你们可以创造属于你们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