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伏词话 第七天

2022-07-04 20:44 作者:言午行光  | 我要投稿

#三伏词话 第七天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出自屈原的《离骚》


香文化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多有记载的包括兰、椒、桂、艾、茅等;随着秦汉大一统,丝绸之路带来的经济流通使得当时西方的许多香料传入中国。而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陶制熏炉也证实了当时熏香已在贵族中传播。我们如今最常见的香炉,就是魏晋时期民间的“博山炉”。同时,香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道佛两家提倡用香的影响。


到了大唐盛世,由于国力富强,唐代的贸易空前的繁盛,大量的原材料和技术流入中土,使得大批的文人雅客、医师药师甚至道佛两家能够接触到香的存在,因而香的种种运用也由此充分开发,唐代的香具和品级也跟着上了好几个层次,就连敦煌壁画中都能见到香斗、香炉的身影。


紧接着来到宋朝,此时的香料就好比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家中厅堂熏香;出门携带香囊;甚至就连制作墨锭和点心都会加一点香料,而文人雅客之间有时也会一同制香品香。与唐代相同,宋代代表的器具——瓷器中也不乏香具的影子,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窑中制造过大量的香窑。


到了宋代以后,元明清的小说中,香已经成为了见怪不怪的背景板,譬如《红楼梦》中,曾出现了麝香、迷迭香、檀香、沉香、薄荷等香。


明天讲,温庭筠的《望江南》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三伏词话 第七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