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请给家长撑起一片蓝天
为了解乡村中一脉相承的家庭金钱观,并从中探究庄稼人对于家庭的理解,2023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知法守法不犯法社会实践队走进基层乡村,通过走访的形式了解农村家庭的经济花销情况。 实践队队员走访了多户人家,采访对象年龄大约在30至50岁之间,对于“努力赚钱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听到的最多的回答便是“为了孩子。“简短的四个字中包含了太多的期待与希望。当实践队队员进一步提问到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时,大部分家长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孩子可以吃好穿好,为了孩子有车有房能娶到媳妇。但是像“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的回答却少之又少,于是实践队队员提出如果用数字表示家庭的金钱分配情况的话家长会如何表示,结果显而易见,大部分家长用了孩子比家长为七比三的表示方法,甚至有家长直接给出了九比一的回答,这令队员们震惊不已。 但事实确实如此,村民们的经济收入来源有限,在有限的经济基础下,农村的家长选择对孩子进行百分之百的投入,一代又一代延续不断,这样的家庭金钱观在家长眼中仿佛成了约定俗成。自从孩子降生,家庭重心便整体移向孩子,尤其是在农村,这种现象颇为明显。但希望家长在严格履行法律中所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而活,家长的世界里不只有孩子,更有自己。家庭不只为孩子提供避风的港湾,也要为家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