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来看看弗兰克尔怎么说|一起来读《追寻生命的意义》

英雄稀有,留下印记。逝去整体的人性已经再也不一样了。弗兰克尔说:不应主动追问生命的意义
自己不能左右的挫折.逝去变得不一样我们自己解答生命的主体
人生课题:人生使命!
人生很多选择每个背后对应不同行动,有的人不能错过世界的各种安排,每逢各种都要去试试!有的一生怎么安稳的度过!有的一生昏睡中物欲所囚禁困猪终身未醒!有的人醒必要,但终生勤奋的懒惰状态,用力不足,振刷不清,关键处突破不了!
弗兰克尔赋予生命的意义。三种途径:经历,际遇和爱
3种途径行动创造作品
行动..创作..和爱
司马迁《货殖列传序》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所以行动皆为“利”字
世界上追逐名利人多,选择不一样人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徐霞客踏遍祖国大好河山, 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贬再贬的苏东波:道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弗兰克尔: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种态度和生活方法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明朝的那些事儿》中写道:只有一种成功的人生,那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一山放过一山拦,行动无非你面前山高,登顶或山脚。但山远而路脚下,必须从心出发,哪怕未必能到达,只因时间流逝。
弗兰克尔创作给生命赋予意义有限.但你创作生命无限。创作穿越历史星河变得更加闪耀。
司马迁《报任安书》写道: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诗《离骚》
左丘失明,著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司马迁在糟受宫刑之后的发愤之作!名垂青史!
生命的意义得以延续
2.创作
创作不只是著书立说!
创作的形式无穷多.
就像不会忘记米开朗基罗的雕像
不会忘记梵高的画
不会忘记莎士比亚的戏剧
也不会忘记达芬奇的交响曲
也不会忘记爱迪生的电灯
贝尔的电话
莱特兄弟的飞机
其实这个时代有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当一个手艺人
木匠是一个手艺人
医生是个手艺人
泥瓦工手艺人
作家也是手艺人
手艺人人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也是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
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不在治病救人
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不在教书
一个作家不在写作
一个木匠不在制作木制品
他们生命的意义增加还是消散?
学好一门手艺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谋生的工具
也是把一个人从虚空沉沦中脱离出来手段
爱与被爱的生命意义的一种!
弗兰克尔:
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
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
在生和死之间
绝大多数人都是被爱包围着
只是爱与被爱在不停发生转变
孟子说仁者爱人: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帮助过你的人,甚至对陌生人表达一份善意也是爱的一种。无数灯火星星点在风中瑶瑶欲坠
明暗不定,但发出一直光亮.世界有时候
酷烈。但小小灯火却长明不灭
他们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
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奥秘
行动。创作。爱。都是追寻生命的意义
还有!
一种是永远也无法越过的高墙!是死亡
柏拉图说哲学的关于死亡的学问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
就不停的走向死亡
死亡不是史铁生笔下的彼岸
彼岸是一种精神恒途
人永远只能“走向”彼岸
却永远也无法“走到”彼岸
但死亡不是这样
死亡是必须面对的事
苏格拉底将哲学视为对死亡的准备!
叔本华说死亡是哲学的起点
我认为追寻生命的意义就是追寻一个生命。
在生死之间的赋予这段时间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明白一个应当如何死去
我们也能明白一个人如何活着!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人终究会死去
但有的人死去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的人如同一粒沙掉进大海
激不起任何涟漪
为什么造成这么大的差异呢?
就因为一个人活着的时候
赋予自己生命意义的差异

春天草木中的一阵颤动,
将比所有博学者,
教会人们更多的道德善恶。
——威廉·华兹华斯
但我还是相信人不能只为了活着本身活着。
总得做一点价值的事!
爱几个值得爱的人
也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虚空沉沦的挫败感中走出,
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