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贻笑大方

2021-02-13 04:08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望洋兴叹

见笑大方


              《庄子·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今译】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到来,大水按时节高涨了。众多大川、小溪水猛涨,全都汇集灌注进入了黄河里,波特汹涌,无阻的水势很大,浊浪滔滔,河面十分宽阔,水大崖远,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见物模糊,难辨事物,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是牛还是马。


这时呀,黄河之神河伯于是乎扬扬得意,欣然自我陶醉起来,以为天下的美盛,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乘兴顺着流水向东而去,到了黄河入海的尽头(黄河注入渤海),面朝东而了望,只见一片汪洋,天水相接,无边无际,看不见大海的尽头,被那里的水势惊呆了。


到这时,河伯这才脸色大变,顿时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欣然自喜的骄傲面目,仰起头来仰望着名叫若的海神,对着北海神若,无限感叹(望洋兴叹),说:“俗语有这样的话:‘有的人懂得了一点儿道理,便自以为知道很多,谁也比不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啊。而且,我还曾经听人说,‘孔丘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气节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亲眼见到了你的浩淼、博大渊深、广阔得不见边际,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如果我不是亲自到你的门前来看一看,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受到那明白大道理学问渊博的人的所嘲笑了。”



【赏析】

“秋水”指秋天的水。《秋水》的中心思想是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这也就是说,人应该如何去认识外物。


这则寓言自以为大的河伯在见到北海后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与浅陋,批评了伯夷、孔子等显名博学之人,作者认为他们夸耀于世的名声、学问,在磅礴天地的参照下,根本微不足道。主旨是在于讥笑儒家圉于狭隘见闻,宣扬道家的齐物主张。


它说明了闭目塞听就会目空一切、盲目自大,因而被人所耻笑。


“望洋兴叹”、“望洋而叹”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很渺小 lament one's littleness before the giant.

后用“望洋兴叹”比喻因大开眼界而惊奇。

因做事能力不够,无从着手,或缺乏条件办不成而感到无可奈何 feel powerless and bemoan one‘s inadequacy in the face of a great task.

view with despair the vast work to be done.


后人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ecome laughing stock of the learned people”压缩为“见笑大方”来表示被懂得道理的内行人所嘲笑笑话 be laughed at by those who know (the experts),一般作自谦之词,也作“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