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国考丨从题型“小技巧” 学申论“大格局”
在申论考试中,有的学生在茫茫文字中找不到方向,材料里边的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哪个才是得分词;有的学生盲目抄材料,无效信息太多反而丢失了得分词;有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
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真正的作答技巧,你以为它“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其实它“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底如何把握申论作答技巧呢?重点在于把握五大题型答题本质,牢记题型特点,根据各类题型的特点,有的放矢的作答。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些题型“小技巧”,感受申论“大格局”。
阅读技巧——归纳概括得分的关键
鉴于申论是采点给分的规则,我们在阅读申论材料时,常常需要借助一定的技巧快速地找出得分关键词
举例:去年投入1500万元,新建宴会厅、住宿、餐饮、娱乐等接待设施,可一次满足上千人就餐、上百人住宿。”龙泉山庄负责人任民介绍,由于硬件提升,今年游客已突破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0余万元。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概括龙泉村是如何发展乡村旅游的。
【参考要点】
提示词:硬件提升
提升硬件。投入资金,完善宴会厅、住宿、餐饮、娱乐等接待设施,满足需求。
技巧点评:此题材料中前面提到投入资金建设一系列设施,后面提到“由于硬件提升……”,可见,“硬件提升”一词可成为囊括前面列举的一系列设施,即为本题的要点关键词。所以我们在阅读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前后是否有相关的提示词相互呼应。
对策技巧——提出对策的重要来源
我们在针对一些问题提对策时,一定要学会掌握好对策的几种来源。在材料中,对策往往会以直接对策(经验做法)的方式呈现,也会以问题、原因、教训(反面案例)等形式出现。
举例:郑志涛说,去年10月的一天,在西开发区崇武街人行道上行走,他认为自己是走在盲道上,走的速度就很快,没料到,竟一头撞在了一棵大树上。从此以后,凡是外出,郑志涛再也不愿走人行道了,“还不如走机动车道,顺着马路牙子走,不会撞到树。”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对该市人行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建议。
【参考要点】
问题1:树木占道。树木挤占盲道、人行道。对策:加强人行道树木管理,规范建设盲道设施,确保盲道畅通。
技巧点评:此题题干指出概括问题并提出对策,很明显是概括+对策的题型,但材料中只提到问题“树木挤占盲道、人行道”。因此,在提对策时,应该思考如何解决“让树不再占道”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是砍树,一是重新修路。结合平时积累的热点素养,我们知道城市树木和道路是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的,作为普通市民既不能砍树,也不能修路,只能让相关的部门来解决,所以我们所提的对策是“加强人行道树木管理,规范建设盲道设施,确保盲道畅通。”
分析技巧——梳理题干、材料逻辑最关键
分析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围绕一句话或一个观点、现象进行解释或者评论,也有一些题目要求谈启示。启示类的题目在作答上比较简单,只要分条列出你所获得的启示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解释一句话”或者“谈认识(见解)”的题目,我们需要梳理清楚作答逻辑。
举例:“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唱几场戏,更重要的是要‘种戏’”。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对“种戏”的理解。
技巧点评:题目要求我们谈对“种戏”的理解,我们在作答时本着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结合材料,首先谈清楚“什么是种戏”;然后结合题干中的这句话,来谈为什么我们要为乡村群众“种戏”,最后要谈谈“如何为乡村群众种戏”。这样就能理清做答综合分析题的基本逻辑。
贯彻执行技巧——格式+思路缺一不可
除一些注明不要求格式的题目外,贯彻执行的题目一般都是有格式要求的,不同的应用文格式和写作思路均有区别。
举例:请你根据“给定资料”,为《江城日报》即将发布的这篇报道写一则短评。
技巧点评:短评主要就是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个观点、文章写出一段评论。那么格式上需要有标题,正文部分主要是按照开头+主体+结尾的思路来答即可。
举例:H市近期准备召开“社区治理与服务经验交流座谈会”,你作为石板街道负责人,将在座谈会上发言。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以“清河社区的治理之道”为题,写一份发言提纲。(20分)
技巧点评:发言提纲就是发言稿的简略形式。格式上与一般的发言稿无异,需要标题+称谓+正文。结合题干限定,正文部分主要讲“清河社区的治理之道”,也就是说把清河社区治理的优秀经验作答列举出来即可。
应用文的种类繁多,这里受篇幅限制不一一列举,除了申论考试,考生如果想要学习更多国考相关内容,可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http://jx.offcn.com/?bz
公职考试备考资料考点知识免费分享:https://w.1yb.co/N11eKLO0Q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