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卧底百次,从未失手的缉毒英雄,遭到了毒枭最恶毒的报复
25年一线生涯,他卧底百次,从未失手,他是人民的缉毒英雄,也是各大毒枭的心头恨。
曾经,《新闻会客厅》的主持人李小萌曾这样问他:“听说您的人头很值钱,最值钱的时候,曾到过多少钱?”
他回答:“两百万!”
主持人挑了挑眉,压下心中的震惊,接着问:“当您听说有人悬赏两百万要您的人头,您是什么感觉?”
他淡定自若地回复:“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先把他干掉!”
这是多么自信、多么猖狂的一句话,但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现场没一个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
他叫陈新民,是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曾带领着缉毒警察破获330起贩毒案件,抓获600多名毒贩。
在长年的卧底生涯中,他既扮过富商,也做过毒贩的大哥,与毒贩称兄道弟,所以,他的这句“我相信我有能力先把毒贩干掉”,并不是虚言。
他的缉毒经历,为影视剧提供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素材,但再惊险的缉毒电影,都不及他真实经历的十分之一。
就是这样一个“缉毒英雄”,遭受了毒枭最恶毒的报复,而这也成了他心中永久擦不去的一道伤疤。
我们将走进“缉毒英雄”陈新民警官的卧底生涯,将惊心动魄的缉毒场景重现眼前,同时也将揭秘,毒枭对他做了什么最恶毒的报复?
首次与毒枭过招
1982年12月冬,刺骨的寒风吹在陈新民的脸上,却始终吹不走他心中的害怕,他浑身颤抖,踩在冰冷的河水中,每走一步都觉得艰难至极。
此时,他的身份是一名富商,前来这里是为了与毒贩接头。
这年的他25岁,刚参加公安工作,也是第一次执行卧底任务,或许,连他都未曾想到,未来的他会被列到各大毒枭的必杀名单上,成为人民心中的缉毒英雄。
线人带着他淌过河水,走到半山腰处后,两名毒贩从密林中窜了出来。
背对着毒贩的陈新民,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重意,他僵硬着转过身,在看到毒贩面露凶光的眼神后,他的腿一软,险些就要控制不住自己倒在地上。
毒贩见了他后,微微一笑。
毒贩的笑让陈新民不寒而栗,他心想,这微笑未免也太阴狠了些吧,感觉就像是要把他吃掉一样,陈新民越想越觉得可怕,身体止不住的颤抖着。
只见这两名毒贩互相使了一个眼色。
矮的毒贩说:“这是什么老板?你瞧瞧他那熊样儿。”
陈新民听到这句话后,心中一咯噔,毒贩这是在试探他,怎么办?
此时他特别的心虚、害怕,生怕自己一说错话,毒贩就掏出枪顶着他的脑门崩了他。
陈新民调整了一下情绪,壮着胆大声斥责毒贩:“你骂谁熊样呢!我养尊处优这么些年,从未受过委屈,这么冷的天,过个河你们都不来接应,那水冻得我现在都直哆嗦!”
两个毒贩面无表情地看着陈新民,对他说的话将信将疑。
陈新民见他们还在怀疑自己,放出了狠话:“我来这里本来就心虚害怕,你们还这样盯着我看,谁能不怕,我想现在黑吃黑的这么多,我哪能不怕死?这买卖我不做了,走了!”
说完这句话,陈新民看都不看两个毒贩一样,转头就走。
还没走几步,两个毒贩就拉住了他,个高的毒贩面带一脸歉意的笑容说道:“害,兄弟怕什么啊,我们特别讲交情,黑吃黑哪里是我们能做出的事?”
个低的毒贩忙走到陈新民的眼前,然后伸手拦住了他的去路。
陈新民装作不耐烦的样子:“挡着我干什么,走开!”
还不等陈新民拨开个低毒贩阻拦的手,个高毒贩便抓住了他的胳膊,然后个低的毒贩忙将烟递到了陈新民的嘴里,用打火机点燃。
“哥,吸口烟,消消气。”
在毒贩说完这句话后,陈新民甩开个高毒贩的手。
他用手夹着烟,大口吸了一口,吐出一圈烟雾,淡淡地扫了两个毒贩一眼,装作十分大度的样子说着:“这样吧,生个火,让我暖和暖和,我们坐下来聊聊。”
陈新民是第一次做卧底,并不知,道上毒贩的规矩,他“生火”的这个提议,刚提出来就被毒贩否决了。
个矮的那个毒贩说:“生什么火 !深夜生火的话,目标特别的大,容易引起警察的注意!”
说完这句话,个矮的毒贩,看着线人的背包说道:“不就是冷嘛,我们有酒,快把那酒拿出来,我们喝酒!”
于是毒贩们忙里忙慌的将酒瓶子取了出来,递给了陈新民,陈新民“咕咚咕咚”大口的喝着,这是用酒精勾兑的劣质酒,极容易上头,喝完后,陈新民感觉身体里就像是有团火般,瞬间就不冷了。
都说“酒壮怂人胆”,陈新民借着微微的醉意,开始与毒贩谈起了生意:“今天晚上,咱们就先见个面,认识认识,谈谈价格,明儿个,再进行交易!”
“行!”个高毒贩拿起酒瓶子与陈新民碰杯,喝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爽快!”
陈新民咽下一口酒,抿了抿嘴说:“我要的数量,你们有么?”
两个毒贩拍拍胸脯,保证道:“兄弟放心。”
陈新民装作满意的样子,点了点头,他之前和毒贩们讲好的交易数量是25斤毒品,接下来,他将与毒贩叫价。
在当卧底前,他接受过警局的培训,他的上级也曾教过他怎么叫价,价格不能叫得太低,也不能叫得太高,要有回转的余地,让毒贩看不出任何的表演痕迹。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后,陈新民一副老气横秋的语气说:“看了你们的货后,如果质量好,我还可以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给你们加价。
两个毒贩一听陈新民这样说,瞬间乐不思蜀,当场就把这笔生意给敲定了。
次日,陈新民按照事先约定的地点,带着他的马仔来到了一家小吃店,马仔的手中提着一个装钱的小皮箱,里面大概有七八万的样子。
不一会儿,昨日与他碰头的两个毒贩走了过来,两人身后还跟着其他人。
在见了毒贩后,陈新民与马仔对视了一眼。
马仔立马意会到了陈新民的想法,将皮箱打开,让这些毒贩看。
这些毒贩见钱眼开,马上便围到了箱子前。
陈新民见此,满意的笑了笑,他一手夹着烟,一手将手提箱盖子合上,漫不经心的看着这群毒贩:“钱我带到了,货呢?”
为首的毒贩堆着笑,让陈新民稍等。
只见几名毒贩匆匆离去,然后不知从哪里提来了一个公鸡,然后对陈新民说要看“鸡卦”行事。
陈新民心想,这群人老鸡贼了,这哪里是看卦,分明还是在试探他。
果不其然,看鸡卦的人说:“不对啊,不通。”
陈新民一听这话,立马站了起来:“拿上提包,我们走,既然这条财路走不通,我也不好强求。”
为首的毒贩见陈新民要走,忙拍了看鸡卦小弟脑门一巴掌:“胡说什么呢,你怎么看卦的,财路怎么就不通了?”
陈新民心中一乐,有戏。
于是他继续装作要走的样子:“行了,我也觉得这次交易有些不顺,心里没底,我先走了,下次再说。”
陈新民大步向前走去,毒贩们忙挡在了他的眼前。
陈新民继续说:“简简单单的一个交易,你们还讲迷信,这生意做起来黏黏糊糊的,你们还是你不是道上混的哥们,我看不像吧?”
陈新民说完这句话后,几个毒贩在那里小声嘀咕着什么,不过片刻,他们便商量好了,并告诉陈新民“今晚交易,以手电为信号”。
具体的内容就是他们那边亮三下,陈新民这边亮三下,结束后,毒贩过河将毒品送到陈新民身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凌晨五点钟,陈新民提着装钱的皮箱,来到了交易的河边,河对岸的人见他过来,拿着手电筒亮了三下,陈新民见此也拿着手电筒亮了三下。
过了一会儿,一个人从河对岸游了过来,陈新民看着他,气恼的说:“你咋一人过来了?货呢?”
说完,他又拿着手电筒亮了三下。
那人被冻得浑身发抖,打着寒颤对陈新民说:“我得看看钱。”
陈新民不耐烦的将皮箱打开:“看够了么?货呢?”
两人站在河岸等了好一会儿,但人始终未来,陈新民心想,这群人也太小心翼翼了吧,还不出现?
于是,他放出狠话:“行!没货是吧,这生意我不做了!”
那名毒贩见此忙拦住了他,并扎入冰冷的河水游向对岸,说立马拿货。
等到毒品拿过来后,陈新民接过货,然后拿出火柴将其中一部分货点燃,他嗅着味道,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陈新民验货划火柴的动作,是在给周围埋伏的警方发信号,当火柴亮起,便是告诉埋伏的警方,可以行动了。
不过一会儿,缉毒警方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围住了这批毒贩,而陈新民也趁机后退,来到了警察这边,这时,这群毒贩们才知,原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富商,而是警察。
可这时才意识到陈新民是警察,已经晚了,毒贩们已经被警察重重包围了,根本没有办法逃跑了。
这是陈新民第一次执行卧底任务,那时他的伪装还很生涩,面对着凶恶的毒贩,也常常生出害怕的心思。
但随着执行的卧底任务越来越多,陈新民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面对毒贩的怀疑威胁,他面不改色,未露出丝毫破绽,带领着缉毒警察,侦破了一起又一起的缉毒大案,为国家的禁毒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身份暴露的危险
1992年,为了表彰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缉毒警察,全国第一次对缉毒警察进行公开表彰,陈新民被评为了“中国十大杰出民警”。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缉毒警察的形象往往会以马赛克的方式出现,但那个年代的人们还没有这个意识,这就给陈新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当时,组织也是考虑到陈新民的身份已经公开,为了安全起见,让另一个线人代替他执行任务。
那个线人来到与毒贩约定的地点时,陈新民就在身边作陪,此时,距离毒贩到来的时间还有两小时,陈新民不断地交代着细节问题。
正交代着,却不想毒贩提前来了这里。
陈新民借口去卫生间方便,打算躲一躲,进了卫生间后,为了不使毒贩起疑心,他打开了水龙头。
毒贩在听到水声后,以为陈新民真的在方便,于是和线人说:“你觉得这个是不是有些面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
线人脑子一转,忙解释道:“那是我大哥,他刚从缅甸飞过来,你咋可能见过呢?”
陈新民将毒贩和线人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他大跨步从洗手间出来,然后淡定地看向毒贩:“我说哥们儿,我看你咋这么面熟呢,我们见过?”
毒贩接话:“刚刚我还在说,看你也面熟呢。”
陈新民点了根烟,脸上丝毫不见紧张:“我从缅甸来到,你去过那里么?”
毒贩点点头:“常去,不知......”他提了两个名字,问陈新民认不认识。
陈新民吐出一圈烟雾,小声地在毒贩耳边叮嘱着:“跟他们打交道,万事小心,否则你怎么吃亏了都不知道!”
就这样,陈新民以“过来人”的身份,成功蒙混过关,让毒贩对他产生了信任,而他也在说完这句话后,找了个借口开溜,逃离了危险。
后来,这名毒贩在抓捕现场见到身着警服的陈新民时,才恍然大悟。
他自嘲一笑,对陈新民说:“我当初可真是瞎了眼了,你不就是那个被宣传表彰的缉毒警察么?”
陈新民没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示意警方将他带到警车里,在押送到警车的这段路上,毒贩一直在大声地笑着。
陈新民明白他在笑什么,或是不甘、或是悔恨......
但无论如何,都为时已晚。
恶毒的报复
25年的一线生涯里,陈新民卧底百次,从未有过失手,自从他的形象被公开后,毒贩便更为记恨上了他,一些大毒枭,甚至对他悬赏了高额的赏金,为的就是将他挫骨扬灰、置之死地。
为了逼迫陈新民现身,这些毒贩想尽一切办法,查到了他家人的身份,开始对他的妻女实行恐吓。
陈新民的妻女,也因此过上了隐匿世间的生活。
这些毒贩们无法对陈新民的妻女发泄,于是便转移了目标,将魔爪伸向了陈新民姐姐的儿子身上,也就是他的外甥。
他的小外甥遇难那年,也才不过13岁,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
他们趁着孩子放学无人看管的时机,开面包车找到孩子,然后用抹了蒙汗药的手捂住孩子的嘴,一个麻袋套上去,将陈新民的外甥给带走了。
当小外甥醒来后,看到的不是熟悉的校园,也不是温馨的家,而是黑漆漆、冷冰冰的地下室,他被一块破布堵住了嘴,身上也缠满了绳子,被绑在一个椅子上。
他奋力地挣扎着,可惜都无济于事,一个成年男子都挣脱不开的绳子,又岂是一个孩子能轻易挣脱得开的?
不过一会儿,地下室的门被打开了,几名面露凶相的毒贩走了进来。
小外甥害怕极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不断的落泪,在心中企求着毒贩不要过来。
先进来的毒贩并没对他做什么,而是分成两列而站,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小外甥看向门外,几名衣着华贵,带着大金链子的大毒枭,从门外而入。
那些分成两列站的毒贩,纷纷朝着他们鞠躬。
小外甥心里明白,他接下来的命运,和眼前的几人息息相关。
为首的大毒枭走上前,一把扯去小外甥嘴中的破布。
他蹲在地上,猛地上前,将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然后紧紧的盯着小外甥,面带阴狠的笑意,看的小外甥心中发毛,害怕的打着牙颤。
他舔了舔了干涩的嘴巴,发出沙哑的声音:“别怕,你舅舅和我还是兄弟呢,他的外甥就是我的外甥,我会把这里最好的东西给你,等下,你就知道了。”
说完这句话,他站起身退后,并朝着手下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按计划行事。
只见毒贩们取出针管和药瓶。
小外甥惊恐的摇着头,不断的挣扎着,绳子将他的身子束缚出一道道的红印,他不觉得疼,只觉得毒贩手中拿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东西。
“你们要做什么!”
“别过来!”
拿针管的毒贩,用手指弹了弹针管,指甲碰撞到针管壁上,发出了清脆的塑料声。
这声音,令小外甥更觉恐怖。
毒枭大哥下令:“按住他,别让他乱动!”
话落后,几名彪形大汉上前,将小外甥胳膊上的袖子往上拉,露出了白皙的皮肤。
在小外甥的眼里,那名拿着针管毒贩,带着令人发毛的恐怖笑意,离他离得越来越近,小外甥的瞳孔渐渐放大,只见针管插入到了他的皮肤里,一阵短暂的疼痛过后,针管被抽了出来,药剂也被彻底推入了血液内。
毒枭大哥见事情办好后,哈哈大笑:“哈哈哈,陈警官,我抓不到你,就让你的外甥尝尝我的报复!”
笑完后,毒枭大哥走出地下室,走之前还嘱咐属下:“好好看管这个小孩儿,等他毒瘾犯了,就给他注射毒品,我要让他一辈子都戒不掉毒品!”
就这样,小外甥每次犯毒瘾时,都会被强制注射毒品,而这也使他彻底依赖上了毒品,每当发作毒瘾时,如果不注射,就会痛苦得在地上打滚。
这群毒贩见小外甥依赖上了毒品,于是便找了个时机,将小外甥给放了出去。
对于为首的大毒枭来说,他想要的,是陈新民的愧疚,他要让陈新民一辈子都活在愧疚与痛苦中,亲眼看着他的小外甥被毒品折磨得不成人样。
2007年6月,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请到了缉毒警察陈新民上节目。
在节目中,主持人李小萌针对这件事问道:“你的姐姐会恨你么?”
陈新民说:“姐姐恨我也没有办法,这是我的工作,没办法。”
随后,陈新民又说道:“我小外甥吸毒这件事,已经是好些年的历史了,现在通过方方面面的教育,已经截断大概一年多了,没有再怎么沾过了。”
主持人:“您觉得为了这个事业,牺牲是必然的么?”陈新民:“我觉得是必然的,人要是不付出,想获取是不可能的。没有张着大口,老天爷给你掉馅饼下来吃的,为了一个事业,就得有点精神。”
在这个和平年代,缉毒警察是危险最大,牺牲最多的警种,他们无畏危险,冲锋在缉毒的前线,用血肉牢筑进度防线,守卫着人民的健康安全。
他们甘愿藏身黑暗,在禁毒的一线生涯里,他们冒着自身身亡、家人受威胁的风险,甘愿化身为无名英雄。
他们是无私的、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奋斗在一线,从未在乎过我们的回报......
最后,让我们向这些缉毒警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