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用中医如何恢复
运动神经元病是累及到脊髓前角细胞的一组神经系统变性病,目前认为损伤范围更广,包括脊髓侧索以及大脑,特别是额叶皮层的运动神经元,主要表现是运动神经细胞逐步死亡导致功能缺损,患者可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和跳动的症状,是一种比较恶性进行性病变。

临床上主要是手部的肌肉萎缩,还会伴有肌肉的颤动;下肢则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基本是对称性的损害。随疾病发展,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晚期则会影响抬头肌力和患者的呼吸,这是运动神经元造成的危害。

运动神经元疾病,还是渐冻症,侧索硬化症名称在中医称为“痿症”。并且古人早在千年前就有相关资料表明对于“痿症”的治疗方法。
治疗运动神经元,是根据症状表现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药物配伍搭配而成,纯中药进行熬制,不掺杂多余物质,以达到最佳效果。讲究因症施治,随症加减,灵活辩证运动神经元。
一、化浊,祛湿治其标。
湿浊内蕴是运动神经元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治,指出湿热既是主要病机要素之- ,亦是病理产物。 临证时应祛除湿浊,痰瘀等有形病理产物的堆积以减轻三焦气机的阻滞,降低病情的顽固性,同时亦为进一步的健 脾补肾提供条件。
.二、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治其本.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中精气充盛,则髓海得养,肾精亏损必脑髓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萋缩、肢体软弱.无动之气血不足之虚象。而脾胃居于中焦运转全身上下气机统领阳明经脉,肾中阴阳为机体正气之本。因此平补肝肾,阴阳双补,刚柔并济则肾脏功能得以恢复,精髓化生充盛。
三、活血通络,疏肝解郁,巩固病情
运动神经元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冶,疾病后期湿、毒、瘀、虚互结,胶结于络脉,壅堵阻塞身气机,而致脉络不通,从而形成毒损络脉的病理环节,最终形成络病.病情缠绵难愈,长期以来心境抑郁,且肝气郁结活血通络,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悦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