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再度发声:加速淘汰纯燃油车,全面推广混动车,你怎么看?
7月4日,AITO正式发布了全新车型问界M7,作为品牌下的第二款车,问界M7定位于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起售价为31.98万元,采用全新升级的华为Harmony OS智能座舱,增程式动力系统。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问界M7上市72小时订单量数量便超过6万台 ,虽然这只是小定,不满意可以退,但即便有30%的达成率,这个销售数字也非常可观。

7月7日,余承东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华为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业务,同时余承东还补充称“现阶段应该加速淘汰纯燃油车,全面推广混动车型,理由是混合动力要比燃油车省油很多”

余承东这番言论发到网上后,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有的人表示支持,也有人表示买混动也不应该买增程式动力,烧油发电纯属本末倒置。
增程式混动是不是现阶段最优的选择暂且不谈,如果华为真像余承东所说一年要亏损掉十多亿美元,为什么到现在还要继续坚持?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没有利益是不愿意这么做的,能让华为每年亏十多亿美元,主要还是因为汽车业务一旦成了之后,所带来的回报是源源不断的,到时候就不是回本那么简单了。俗话说“小财不出,大财不出”,有投资才会有回报。

我们自主品牌汽车缺的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那就是核心技术。过去很多新势力说自己掌握了哪些核心科技,但这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法,它们依然是把供应链的东西买过来组装在一起,只不过换了一个更“国产”的包装而已。很显然,这种类似汽车制造的方式可以赚钱,但不能赚大钱。而华为一直坚称不造车,只求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也说明了华为的目标是作为供应商。

未来除了电气化之外,还有一样就是智能化,目前汽车智能化更多体现在车机功能方面,比如看视频、导航、听歌之类,这些都是不足挂齿的简单事,并没有什么难度。智能汽车的关键是自动驾驶,只要谁能最快掌握到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谁就能在汽车市场赚大钱,谁就能成为这片市场内的绝对核心。

其次,车辆上使用的软件服务也是有利可图,就像手机视频软件上的会员,以后在车上也会有类似的服务推出,这里面存在着很多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企即便再困难,也想自己做车机。

华为一直在公开场合称自己不造车,只想作为供应商的身份存在,可以看出华为在向着博世这个方向发展,成为一家涉及各个部分的大型供应厂商,尤其是经过了之前手机业务被美国制裁之后完全奔溃的教训之后,更能体会到关键的核心技术不能依赖他人。

华为目前为市场提供三种合作方式,第一种模式就是提供关键部件,比如驱动电机、电池管理系统、车机系统等,这种是最基础的合作方式,相当于去买瓶饮料一样,没有太多后续联系。

第二种叫Hi模式,这里面就包括了自动驾驶、鸿蒙座舱等一些关键部分,它需要华为参与到车辆的制造当中,方便以后的升级和维护。比如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就是依靠这个方式进行合作。

第三种就是华为智选车系列,这种模式下华为参与度非常高,相当于从零开始造一台车,并且也会放在华为的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问界M5、M7就是选择这种方案。

总结
没有人会投资没有前途的领域,正因为华为看到了未来智能汽车这片蓝海,才会愿意不断烧钱来打造自己的汽车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