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科普】认识常用非处方药之抗病毒感冒药
人生中不乏有头痛脑热的经历。而抗病毒感冒药就是一种泛指具有改善感冒症状作用药品的名称,多指复方制剂。
粗略地说,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因为其病因的复杂性,目前完全检测致病原需要耗费的时间和金钱与效果不成正比。因此,一般的抗病毒感冒药复方制剂除了像金刚烷胺这样针对常见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之外,所含药多为对症治疗。
第一部分 解热镇痛抗炎药
虽然中医学和西医学不可类比,但是正如中药中的君药和臣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可以算得上是抗病毒感冒复方制剂中的“君药” 了。
解热镇痛抗炎药发挥抑制合成前列腺素所必需的环氧化酶COX-1和2的作用。前列腺素和疼痛与炎症、发热密切相关。因此解热镇痛抗炎药得以发挥作用。此外,因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不含有激素特征的甾体,所以也被称为非甾体抗炎药。其的作用包括缓解各类疼痛、炎症、发热等。
其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我们一般使用的是“便宜大碗” 非选择性类别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诸如此类。其同时影响COX-1和2之作用也导致了不少副反应,例如凝血功能改变等。炙手可热的选择性解热镇痛抗炎新药却皆是处方药,譬如塞来昔布。究其原因是虽然消除了固有选择性较低的弊端,但化学结构的改变也会产生不可控的因素。常见用于感冒的解热镇痛抗炎药见下:
第一小节 布洛芬

布洛芬,化学名为异丁苯丙酸,是一款经久不衰的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经过时间的沉淀,事实证明了其长久的作用及较少的副反应,以胃肠道刺激居多。但缺点是起效时间较慢。
布洛芬是一种双跨药,既是处方药也是非处方药甲类,即红标OTC。在高剂量剂型下不得擅自购买服用。
同时,布洛芬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退热已被证明安全有效。通常以包装可爱的混悬液针对儿童出售。
第二小节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是唯一可以与布洛芬相提并论的解热镇痛药。起效快,但是超剂量服用可能激发肝毒性,引起不良后果。通常在感冒复方制剂中运用较多,含有诸如“氨酚”、“酚”亦或是“氨”字样基本可以确定其中含有扑热息痛。但较布洛芬不同的是,起的抗炎作用很小,几乎没有,因而基本不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
扑热息痛被世卫组织推荐应用于2~3个月以上儿童的解热镇痛药。
第三小节 其他复方制剂中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注意:本节所述一切药物,专业组织均不推荐用于儿童。

其他同类型药物因为副作用过多等原因并不常被使用。然而却在复方制剂中多见,通常包括阿司匹林、 非那西丁、安乃近、安替比林、异丙安替比林、 氨基比林等。例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II)中就含有异丙安替比林进一步提高药物起效速度,但也因此不建议用于儿童。
阿司匹林作为第1款非甾体抗炎药,其历史意义毋庸置疑。但因为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较小,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被淘汰。但也让其在治疗血栓方面继续发光发热。
安乃近在之前是退热常用药物,但因近期被证明的免疫系统毒性被注销绝大部分制剂。 异丙安替比林最快起效速度为15分钟,是非常快的,但是因为副反应问题不推荐用于儿童。
第二部分 第1代抗组胺药
感冒时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相信是折磨了不少人的生活。第1代抗组胺药充分发挥其抗组胺和抗胆碱能作用,能够起到缓解上述症状的作用。也是不少复方抗感冒药的常客。因为第2代抗组胺药(例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不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因此一般不适用于改善感冒的有关症状。常用药物见下:

氯苯那敏是一种“古朴”的抗组胺药,又称扑尔敏。以前作为抗过敏药使用,但因为其靶向性不高误打误撞的具有抗胆碱能的作用,因而“老药新用”产生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的功效。因其另外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副作用常见有嗜睡。常见剂型有马来酸氯苯那敏。
苯海拉明同样是火极一时的抗过敏药,抗胆碱能和中枢抑制作用相较氯苯那敏更甚,还具有抗毒蕈碱作用,阿托品样作用。镇静作用显著,还可增强镇咳药的作用。
这些药物均不建议长期服用。
第三部分 镇咳药和祛痰药
第一小节 镇咳药
感冒时的咳嗽也是一种十分恼人的问题。而镇咳药,又称止咳药则会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镇咳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痰多咳嗽不能单独使用镇咳药,因为镇咳药会使痰液粘稠更难以排出。
以前右美沙芬是最常见的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作用,效用比可待因更好或相同。有趣的是,在之前的说明书中号称“长期使用无耐受性和成瘾性”的内容已被剔除,2021年末国家药监局也把这种药物转换为处方药。近些年的过量服用导致成瘾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必须要正确面对的程度,过量服用右美沙芬可致精神病、癫痫甚至死亡。右美沙芬的化学结构极有可能是可待因修改而来,可能对μ阿片受体发挥一定作用。

“右美沙芬止咳奇迹”的倒下给被压制已久的其他镇咳药喘息之机。喷托维林作为效果约等于可待因的1/3的中枢镇咳药发挥作用,常见副作用有局部麻醉感等。但目前所知的运用喷托维林的复方制剂甚少。
那可丁属于外周性镇咳药,虽然也是从阿片中提取,在100多年的临床历史中似乎未见成瘾性,但具有一定中枢兴奋作用,其效力和可待因等同。
第二小节 祛痰药
祛痰药是一种使得痰液更容易排出抑或是溶解痰液的药物。愈创甘油醚在非处方药复方制剂中应用最多,有促进痰液稀释的作用。
第四部分 伪麻黄碱与苯丙醇胺

伪麻黄碱可以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充血,舒张支气管,减轻鼻塞的症状。虽然效率很强,但是需要用身份证实名购买,原因是因为其的中枢作用超剂量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成瘾性,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作不法用途。同时也容易导致全身血管收缩,进而引发眼压高、高血压的种种问题。新康泰克曾经因为伪麻黄碱制毒事件反复修改药品制剂,可见一斑,并且不允许个人非处方单独购买或者网上售卖。
苯丙醇胺是一种苯乙胺(单独制造就是管制毒品)衍生物,且已不用于抗感冒药,其作用与麻黄碱相似,但血管收缩作用更强。而且可能与解热镇痛抗炎药产生相互作用。
这些药物安全剂量范围狭窄,过量服用容易出现问题。但如果已经购买了含有这些药物的复方制剂,不必过于担心,定量服用即可。
第五部分 抗感冒药中出现的其他中西药
人工牛黄:是一种中医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的作用。常用于复方抗感冒药中或与抗生素制成复方制剂。
咖啡因和无水咖啡因:兴奋中枢神经,缓解感冒带来的四肢酸痛和乏力,同时也能加强解热镇痛抗药的作用,舒张血管病缓解血管搏动性头痛。抵消第1代抗组胺药带来的嗜睡。
金刚烷胺:抗流感病毒药,对因治疗,清除部分类型的流感病毒,但是因为耐药性有关问题,效果与奥司他韦相距甚远,因而不推荐单独使用。此外其还具有抗帕金森作用。
第六部分 抗生素和尾声
有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没有抗生素?固然,抗生素作为老百姓眼中的“神药”在各个治疗领域锋芒毕露。然而,感冒作为以病毒为主要致病原的感染并不适合抗生素这一以治疗细菌感染为主的药物,并且,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问题。目前,本是处方药的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在大街小巷的药店上甚至可以随意购买,足以见得目前抗生素合理用药事业形势的严峻。
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抗感冒药亦是如此。在感冒中,应该切合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方能以最快速度疗愈。
这一系列的专栏可能会继续下去,目的是为了向诸位介绍常见非处方药的使用。
合理用药,享受健康生活。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