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新时代榜样的力量
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艳茹)“学雷锋最重要的不是学,而是做。在汶上县汶上街道西门社区,我们积极探索了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建立起以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志愿服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教育基地,为广大学雷锋志愿者提供培训、学习、交流的平台。” 汶上县雷锋展馆馆长张茂路说。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善行济宁”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第1场),会上,济宁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张茂路、李爱华、高晓霞、刘怀明,分别讲述了他们无私奉献、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积极向上的先进事迹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
汶上县雷锋展馆馆长 张茂路
从20世纪60年代,张茂路开始收藏毛主席像、雷锋像、纪念章、党史党建资料等红色藏品,退休后更是专心致力于红色收藏事业,迄今为止藏品已达10万余件,其中有关雷锋的藏品就达1.3万余件。“2002年退居二线后,我发现自己学雷锋、做雷锋仅仅是个人追求,引导更多的人了解雷锋,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才更有价值。于是我就投身到了雷锋精神宣讲工作中,成为了一名雷锋精神的讲述者和践行者。”张茂路说。
汶上县学雷锋志愿服务教育基地、汶上县家庭雷锋精神展馆、汶上一中“雷锋精神永恒”展馆、汶上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展馆、汶上县雷锋展馆等一大批宣传雷锋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阵地,都能看到张茂路的身影。“现在我已经71周岁,别人问我还能讲几年,我一直都在说讲到我不能讲为止。只要我讲得动,我就一直会讲下去。” 张茂路说,他将继续发挥基地的教育引导作用,对基地的培训课程进行扩展延伸,提升汶上县志愿者们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打造一批可操作性强、社会贡献大的志愿服务项目。
嘉祥县第三中学教师 李爱华
“荣誉的背后都是艰辛,坚持的背后都是初心。”李爱华坦言,家中上有四老,下有两娃,能帮助分担的丈夫还属于国家。作为军人家属,不能够拖部队后腿,她用默默的付出支持着丈夫。家里有了她的尽心操持,丈夫张怀忍能够安心戍边,恪尽职守,报效国家,为边疆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生们的背后有无数个家庭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李爱华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先后荣获嘉祥县教学能手等十几项县市级荣誉。“军嫂也姓军,能顶半个兵。边疆有他我安心,小家有我他放心。这是我们的约定,更是我们的初心!”李爱华说。
市生态环境局任城区分局环境监测科科长 高晓霞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工作的“眼睛”和“哨兵”,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等生态环境质量和企业污染源监测,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环境执法提供法定证据。“从事环境监测工作27年,见证了任城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碧水蓝天污染治理的艰辛过程。”高晓霞说。
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高晓霞在环境监控工作中,参与编写修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多个管理体系文件,连续3年带领监测技术骨干参加全市环境应急演练监测技术比武活动,获得“监测技术能手”称号。此外,高晓霞荣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环保专业论文6篇,出版著作一部,获得了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市环保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我将一如既往投身环保事业,把一生交给我最热爱的工作,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实现我人生的价值。”高晓霞说。
鱼台县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发起人 刘怀明
“‘被需要’的呼唤和爱心服务的价值感,是我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动力。”据刘怀明介绍,2018年,在老砦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成立了老砦镇小红帽志愿服务队,也就是鱼台县小红帽志愿服务中心的前身。每到周末以及节假日,小红帽志愿服务队深入鱼台县各镇街的敬老院、村庄,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为他们送去温暖。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只要老人拨打电话,我们小红帽志愿服务队随时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多样化服务,我也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刘怀明说。近年来,服务队荣获了济宁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巾帼志愿服务队”等荣誉。“我们要用爱心、奉献和美德,向全社会展示富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青年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刘怀明说。